作者文章归档:程一身

.

米沃什:晚年的成熟


不算快,迟至九十岁来临,

我才感到心里开了一扇门,通过它

我走进透明的清晨。

  

过去的日子一个接一个离去

像轮船,载走了它们带来的忧患

  

而我笔下的乡村,城市,花园,海湾

却越来越向我靠近,

如今,我可以把它们描述得更出色。

 

我不曾与人群分离,

悲伤与怜悯加入我们。

我们忘了——我常常说——我们都是国王的孩子。

 

因为在我们出生的地方,既不分

对和错,也无论现在,过去和未来。

 

可怜的是,我们使用的只不过是

从人生长途中获得的礼物的百分之一。

  

昨天以及数百年前的时...

Read more

拼命三郎的摇滚之夜


他开着摩托从舞女中间穿过
在舞台前沿让嘟嘟声停住
斜跨在后座上开始摇滚

 

他的光头象一块狂吼的石头
灯光闪射,他低下头抬起脚
他要把自己折叠起来凝成一团

 

在忽明忽暗的震耳声中飞翔
他把红框子的眼镜扔向台阶
他脱光上身,露出纹身歌唱

 

他撕开上衣,挂在脖子上歌唱
他踢掉鞋子歌唱,他转身拿来
一根短棒,腰间挎着两把菜刀

 

他抽出菜刀砍削木棒
他把菜刀卡在木巢里
他赤裸双脚站在利刃上

 

他想把整个世界纳入舞台
他想把自己献给每个观众
他全身的血在沸腾,渴望交换

 

他把啤酒倒进喉咙里歌唱
他不许任何人离席,他迫使
观众热烈...

Read more

麦芒回到故乡的夜晚


甚至空气也被相机的咔嚓声剪断

这时不需要诗歌,也不需要词语

相机足以完成一切,被带入历史 

 

的企图尚需时间判决。而我

宁愿相信记忆,坚持把它带进词语

面对那么多人,沉默是不道德的 

 

至少它让你感到压力,迫使你

在话语的空隙找到一个入口

并随时准备着被打断或被淹没 

 

刚刚吐出嘴唇的词语仿佛失去棋盘

的棋子,沿着暗红的沙发落到光洁

的地板上,悄无声息地滚进阴影里。 

 

就像这些词语,所有消失的事物

如同从未存在过。这个世界不完整

也不连续,它在不断被打断中存在着 

 

...

Read more

凝聚词语的力量


凝聚词语的力量:《闻一多诗学语言问题》后记  

 

    这部书稿超过了二十万字。如果每个词语是一块石子,可以铺满我家乡那条小河的河床;如果每个词语是一棵幼苗,可能会覆盖我村子南边那片辽阔的土地。这些词语从哪里来呢?是什么把它们安排成了一个整体?

    词语在心灵的呼唤声中纷纷出场,并依据一定的秩序被凝聚在一起。整个过程如同一次众人合作的魔术。在这里,我首先要谈到耿占春先生,是他启动了这次词语呼唤的仪式。那天下午,我在河大东门一家小书店看书,耿先生也出现在那里。于是边翻书边聊天,他建议我写闻一...

Read more

关于“桃花源诗群”的发言稿


中国当代诗歌传统与“桃花源诗群”的提出

 

    在我看来,中国诗歌经历了上升、衰落和变异三个阶段,从“关雎”(前1046——前771)到杜甫是上升期,从杜甫(712——770)到《尝试集》为衰落期,《尝试集》(1916——1920)以来为变异期,变异的目的是为了使诗歌步入一个新的上升期。而中国当代诗歌大致处于已经完成转型但尚不稳定的状态。这里的转型指的是从旧体诗到新诗的转型,体现了“五四”时期那一代人求变创新的强烈愿望。但是,从总体上来看,“五四”时期是新旧诗体的过渡期,当时不仅涌现了一批新诗人,还出现了一些以旧体诗著称的作...

Read more

与唐力在水泥厂谈翻译


沉重坚硬干红,像鸟巢
倒扣在头顶,在太阳下反光
戴上它,你才可以走向水泥厂
水车从后面开过来,飞尘
与水珠突然把我们裹住

 

时刻在轰鸣,搞不清
机器的具体位置,你谈起
弗洛斯特一首诗的汉译
比较多一个字少一个字
造成的语气差异

 

这时我们站在窗口前
看一个浑身铁钉的巨轮
缓缓转动,我猜想
多一点原料少一点原料
水泥将会出现什么不同

 

随后我们被带进高大建筑
的内部,谈话转向了晚年
失明的博尔赫斯和他的译者
我们用脚摸索着台阶上升
眼睛注视着对方的嘴唇

 

交谈一旦深入,词语
就会清晰可见,如同睡莲
操作室里只有几台电脑
我们沉默下来,依然看不...

Read more

词语雕塑的女子


1

 

火焰的倒影,向下飘拂

随风弯曲时飞出火星

它燃烧,却不留下灰烬

 

头发就是头发,找不到喻体

麦子覆盖土地,头发覆盖

生长的秘密;永远是这样

 

当你察觉,头发已变长

似乎青丝银鬓像线团一样

储藏在大脑里,夜深时

 

被梦的手抽出,越抽越长

供你梳洗:挽高髻或编辫子

有时也不妨披散于地

 

像门帘一样遮住眼睛

遮住整个面孔;柔软细长

曲直相间,香洁的发丝

 

最美的线,多么自由

随意组成不同的汉字

组成一部爱的奥义书

 

2

 

两个倾斜的平原连成一片...

Read more

“三行体”诗的提出及其当代意义


在中国文化典籍里,“三”是个常用词,有时未必确指,表示多。事实上,中国人并不喜欢这个词,普通人青睐的是“二”,所谓成双成对、阴阳和谐;而大人物追求的是“一”,所谓孤家寡人、唯我独尊。大体而言,中国文化贵“双”重“偶”,那些单独的,奇数的往往不受欢迎,甚至被认为是不吉利的东西。因此,闻一多认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均齐”:“《易》所谓‘两议’、‘四象’、‘八卦’,其数皆双。双是均齐底基本元素。”[1]正是由于这个缘故,中国古诗的主要体裁是绝句和律诗,一首诗无论四句、六句或八句都是以“二”为基础的。在律诗里,每两句称作一联,四联组成一首诗,中间两联存在着严密的对称关系。词曲自由一些,出现了...

Read more

环绕


环绕

 

童年,被自由的大气环绕
离家之前,被亲人的目光环绕
认识你以后,被温柔的肌肤环绕

 

自从有了孩子,被父亲这个名字环绕
如今的我,被尘世的幸福环绕
每晚的散步,被透明的安静环绕

 

在安静中,幸福如同离我而去

 

有长条灯的夜晚

 

室内有灯,洁白的长条
悬在屋顶,在它的柔光里
吊扇飞速转动(扇页连成

 

一片)玻璃如倒立的海
被扇页划开又迅速愈合
天井里,簇拥着玻璃窗

 

的夜色象浪花一样颤动
我感到对面那间房里
有我的童年(随电棒浮现)

Read more

声音中的“牧羊人”


三月三十日晚,参与罗鹿鸣主席创办的“诗歌沅澧”节目,在市广播电台与主持人文静对话,宣传佩索阿的诗歌代表作《牧羊人》,并朗诵了他的几首诗。节目结束后,立刻得到杨亚杰的回应:这个世界上又多了一个佩索阿的读者。附上我翻译的《牧羊人》目录:

 

《阿尔贝托·卡埃罗诗集》序

 

一 牧羊人(组诗49首)

0 《牧羊人》小引

1 我从不曾养羊

2 我的目光清澈

3 读塞萨里奥·瓦德

4 这个下午暴雨骤降

5 丰富的形而上学

6 想到上帝就是违背上帝

7 我们唯一的财富

8 少年耶稣的故事

9 我是一个牧羊人

10 嗨,牧羊人

11 那位女士有一架钢琴

12 维吉尔的牧羊人

13...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