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四望:有多少的谬误可以修正
有多少的谬误可以修正
——电视剧《天地民心》有感
有人对央视播出的电视剧没有好感,可事情却是那么的怪诞,央视的电视剧有一些是有点意思的,或从说教中流露出与现代市场经济观念格格不入的理念,让有良知的人们从中明白有些群众期盼的事情为什么无法开展;或从历史的陈迹中寻觅出国弱民贫的根由,追昔抚今无限唏嘘。最近央视八频道热播的《天地民心》就是属于此类。
&...
作者文章归档:赵秀海
一代名相祁隽藻
新疆广播电视报社
2010年07月14日
电视剧《天地民心》正在央视八套热播,该剧讲述了晚清一代名相祁隽藻传奇的一生。据史料记载:祁隽藻(1794—1866年),字叔颖,号淳甫,因避讳穆宗载淳之讳改号为实甫,山西寿阳平舒村人。祁隽藻历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五朝,22岁中进士,曾官至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正一品),是当时晋人在朝中居官最高最久者。他曾为道光、咸丰、同治三代皇帝授课,所以,人们称他为“三代帝王师”。
&n...
戏里戏外祁隽藻
时尚读物 | 时间:2010-07-19 03:20 | 发布人:孺子牛aaaa | 来源:21CN
祁隽藻,字叔颖,号淳甫,山西寿阳县平舒村人。他生于乾隆五十八(1793)年,历经乾垄嘉庆、道光、咸丰、同治五朝,于同治五年去世,终年74岁。他22岁中进士,曾官至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正一品),并为道光、咸丰、同治三代皇帝授课,被人称作“三代帝王师”。
7月16日,随着40集电视连续剧《天地民心》在央视八套播出结束,一代大儒祁隽藻悲壮而传奇的一生被淋漓尽致地展示在观众面前。那么,历史上的祁隽藻到底是怎样的人?他的思想为后人留下哪些可鉴之处?连日来,记者来...
随笔: 民心,私心??
看电视剧《天下民心》
作者:开县晓泉 出自:晓泉文学工作室
日期:2010年7月18日 10:52
一部40集的电视剧《天下民心》昨晚播完了,我是一集不落地看了一遍。总的感觉是,这是部内容丰富、题材宏大、主题深刻的长篇优秀作品,很值得一看,特别是那些地方为官者要好好看看,看过之后好好想想为什么要做官、怎样做一个好官的问题。
《天下民心》以一个4朝元老的自述形式,记录了清朝4代皇帝更替、都没能改变清朝腐败无能的事实,其原因就是,朝庭的皇帝不是尧舜之君,...
《天地民心》观后感 - zhenyany的日志
2010-07-18 16:48:01
前天晚上看完了中央8台播放的电视剧《天地民心》最后一集,剧情和剧中人占据了我的脑海,满脑都是剧情和剧中人。
《天地民心》太好了,太感人了,我还从未被古装剧这样感动过。
我非常感谢中央8台,为我们观众播放这样的好古装剧,我非常感谢《天地民心》的编剧,写出了这样一部好剧,非常感谢编剧、导演、演员,合力塑造出了一位祁隽藻这样的形象楷模。
他,有理想,并终...
祁隽藻的人才思想
黄河新闻网 2010-07-14 09:51:52
祁隽藻(1793-1866)字叔颖,号春圃、淳甫、实甫。晚号观斋,又号息翁。山西省寿阳县平舒村人。他历事四朝(嘉、道、咸、同),历任六部要职,并多年在南书房、军机处和内阁中枢供职,进谏帷幄,久参密勿,实力匡襄,殚精竭虑,尤为皇帝所重,被誉为一代贤相。他辅佐皇帝,一生政绩很多,现只试述他的人才思想。
&nb...
新华网-读书频道 >> 读书文选
为了不该忘却的记忆——记海军作家朱秀海
文/凌波
一个声称除了胡椒面什么都无法再让他流泪的读者在看了朱秀海的长篇小说新作《音乐会》之后竟流下了热泪,随后,他把这本书寄给了远在美国留学的朋友,朋友也流下了眼泪。他说,流泪的还有传看这本书的他的朋友的朋友们,自然,他们都是中国人。他们说,这本书向他们提醒着我们民族那苦难的记忆,他们读后都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他们好久都没有过这种感觉了。
的确,朱秀海写作长篇小说《音乐会》的起因就在于他无意中走进了我们民族苦难的...
看电视剧《天地民心》有感
xiaoyuan339的日志 - 网易博客
2010-07-15
19:23:55
近来在看中央八套的电视剧《天地民心》,其实我一直是对古装戏没有什么兴趣的,所以也没有好好从头看起,只是无意中看到了小宋佳在剧中男扮女装的造型,后来又看到了许还山演的嘉庆皇帝,还看到了王洛勇、吕丽萍、孙海英等人,就多瞄了几眼,谁知这一看竟一发不可了,让我很受感动,很久没有看到这样一部正史电视剧,讲述一个“三代帝师”、“四朝重臣”读书人祁隽藻的传奇一生。这部剧中的祁隽藻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看了二...
音乐会
玲馨星翼
百度空间2010-05-20 22:20
我现在心情已经平静下来了,但约一个小时前,我的心情非常澎湃,因为我看了一本书,看了一个小时后,我觉得我不能再看下去了,要休息下,不然我的情绪会受不了的。昨天我去图书馆借了几本书来看,其中有一本就叫做《音乐会》上(应该还有中和下吧),是朱秀海写的,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因为情节的开端是以作者第一人称去采访开始的。这本书很厚,一晚上我只看了四分之一,这对于我这个高效的人来说实在是有点慢,但我想慢慢体会里面的情节,所以速度稍稍降了些。虽然只看了一小部分,但对我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