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陈锋

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主要从事农村社会学、政治社会学研究。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平乐园100号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工作系

分利秩序与基层治理内卷化——资源输入背景下的乡村治理逻辑


 

分利秩序与基层治理内卷化**

 ——资源输入背景下的乡村治理逻辑

 *

  要:农村税费改革以后,国家资源的不断输入为农村发展和乡村治理带来新的契机。然而,资源输入乡村社会,基层组织却无法有效承接,并遭遇官民不合作的困境。基层组织主要呈现出两种样态:消极作为与难以作为,以及富人和灰黑势力主政后的摆平式“积极”治理。两种治理形态皆导致国家公共资源的耗损,基层组织的权威与合法性进一步下降。在资源不断输送的利益链条中,权力寻租者、地方富人与灰黑社会势力、谋利型的机会主义农民等几个...

Read more

论乡村治理中的资源耗散结构


 论乡村治理中的资源耗散结构*

 

 

王德福    

 

摘要:对中国这样一个超大型国家来说,国家与基层社会之间资源耗散结构的形成与约束,始终是国家政权建设和完善基层治理体制绕不开的问题。认识和把握资源汲取与资源输入过程中耗散结构生成逻辑与运作机制差异,是完善基层治理体制、实现国家与基层社会、国家与农民有效对接的基础,其关键在于改变资源输入体制、激发村民自治活力、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培育农村中间阶层、增强基层社会自主性。

关键词:乡村治理;资源汲取;资源输入;资源耗散结构

 

2...

Read more

新生代农民工为什么要返乡?


 新生代农民工的返乡动因及其社会适应[1]

               ——以云南沙村为例

 

陈 锋  徐 娜

 

(首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北京,100124)

 

摘要:本研究考察与分析了云南沙村新生代农民工的返乡动因及其社会适应。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返乡主要受到家庭生活事件、家庭生命周期、主动...

Read more

乡村新“慈善”遭遇旧逻辑


 乡村新“慈善”遭遇旧逻辑

 

原文载于《半月谈》2015年第6期

近春节,接到乡镇中心小学老校长电话,他邀请我于正月初四参加本乡2015年春节乡亲恳谈会暨教育基金理事会。据悉,基金会理事几乎都是本乡镇的企业家或“暴发户”,捐资数额都以万计。作为本乡镇为数不多的博士之一,且在大学任教,并非理事的我也得以受邀参会。

本乡教育基金会于2011年成立,是本县第一个乡镇级别教育基金会,其资金主要用于本乡镇的奖教助学:奖励近年考上重点高中或考上本科以上的学生,以及乡镇教师的一些补课补贴等。据了解,基金会首次募款...

Read more

宗族性村落的公私人情


宗族性村落的公私人情

第一年参加工作,曾在年前做了一个过年预算,过年给长辈(约7000元)和小孩的压岁钱(约3000元)、岳父的寿辰(需要贺礼与送年,累计6000元)以及其他各种人情往来(同学结婚、长辈做寿、亲戚串门等),累计近两万元。这些钱,大体都是按照我们当地的一般标准预算的,而非是我们出手多么大方。这样的预算结果,着实把我们自己吓了一跳。

在农村,按照习俗,订婚即是意味着成了家。这就意味着不再仅仅是父母操持的母家庭中的一员,而是需要承担起家庭的一份责任,更是逐渐成为了宗亲与姻亲家庭中的人情单位之一。也就是说,农村里,自我人情单位独立形成的主要标志是成家,而不是你成年了,或者仅仅...

Read more

地权认知的“权利迷信”陷阱


——评《地权的逻辑II——地权变革的真相与谬误》

陈 锋

土地问题一直是近年来学界、政界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尤其是频频曝光的征地冲突,使得中国土地制度成为了众矢之的。一个普遍而且主流的观点是:让农民拥有更大的土地权利,甚至说土地私有化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药方,中国土地制度的变革迫在眉睫。在他们看来,这一药方至少可以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农民对土地权利的增加是保护土地权益的基础。二是还权赋能,盘活土地资源、显化土地价值,完备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农民就能在土地流转中获得更高的收入。这些主张我们可以将其统括为“农...

Read more

贺雪峰:就地权的逻辑答周其仁教授


周其仁教授是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研究领域的老将,早在1980年代初即在杜老手下从事农村政策研究,尤其长于土地制度研究,1987年贵州湄潭县“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试验即出自周其仁教授的设计。我则是农村土地制度研究领域的新兵,过去主要研究村民自治和乡村治理,在全国农村到处跑,至今驻村调研时间应超过一千个工作日。十多年来,不断与农民接触,不可能不对作为中国农村基本制度的土地制度有所接触,便在2009年写了一本专业以外的关于中国土地制度的书,取名《地权的逻辑——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向何处去》。因为是新兵,且对土地制度素少研究,就不自信,写作目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