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陈锋

主要从事农村社会学、政治社会学研究。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平乐园100号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工作系
“闪婚”与“跨省婚姻”:打工青年婚恋选择的比较研究
三农视野下土地制度变革方向辨析
连带式制衡:基层组织权力的运作机制
农村“闪婚”现象的社会学解读
富人治村易提高參政門檻
陈 锋
富人因為擁有強大的財力和社會資源,可給村庄提供更多公共品,但依靠這種資源運作公共項目的同時也提高了其他人參政的門檻。
1990年代初期以來,隨著民營經濟在沿海發達地區的勃興,先富能人當選村組干部成為常見現象。一些先富起來的私營企業主、個體工商戶積極參加競選,他們以較強的致富能力影響選民的投票,甚至以承諾、捐贈、買票等方式獲得多數選票而當選村干部。進入21世紀以來, 富人參政的跡象更加明顯,其中最典型的當屬浙江地區,筆者2010年在浙東地區A鎮調研時發現,該鎮70%的村支書和村主任由先富能人擔任。
增強村庄公共品供給
富人治村得...
治理转型下的农民国家认同与基层治理
——鄂东北杨村修路案例对于农村公共品供给机制的启示*
陈 锋[①]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湖北武汉 430074)
摘要:本文通过杨村修路的案例展现了如何激发农民集体合作的过程。在资源输入的背景下,发挥民主机制来表达农民公共品需求偏好及其决议,有利于激发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与实现公共品供给的合理性。通过...
大规模农地流转之忧思
大规模农地流转之忧思
陈 锋
(湖北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430074)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在强调稳定农户土地承包权的基础上,始终允许和鼓励承包期内土地使用权自愿、依法、有偿流转,但明确土地使用权的流转的前提是土地的承包关系必须稳定,农户是决定是否转让经营的主体。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农村流转有所加快,但农民自发流转速度一直相对还较慢,规模也相对较小。由此,当前一些地方政府基于追求政绩冲动,担当起了积极推动农地大规模流转经营的角色。
笔...
交换与强制:地缘性村落互助合作的维持及其趋势
——基于皖中地区一个移民村落的实地考察
陈 锋
[摘要] 本文通过对一个移民村落进行考察发现,地缘性村落通过人情网与本组通婚构成的“拉拉子亲”网络,形成面子交换的“内部化”机制,使得互助得以维持;通过排涝水利的涝灾惩戒机制特点构成了水利共同体,民间信仰对村民则是起到了惩戒和强制的作用,使得合作得以维持。地缘村落的互助合作机制的社会基础在于散射格局下松散、开放、缺乏结构性力量的性质。所以,在地缘性村落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