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产业投资安全意识,导致产能过剩恶性循环
无论从哪方面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已经步入穷途末路!假如有这样的一个循环:产业结构调整应当向产业价值优化的方向螺旋上升,而中国目前尚未看到这样的迹象。没有方向和目标的调整多么可怕!这是因为无论优化,还是转型,都没有可以量化的标准。
产业投资理论同样适用于经济学本身。尽管经过三十余年的经济学专业普及大跃进,貌似完成了与世界经济学专业的同步。这一点,市场经济与当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一样,是以“计划”的方式,成批量地从西方趸来,不管适用不适用中国现实,但还是有计划地将中国经济行为进行了格式化。但没有多少人意识...
作者文章归档:崔新生

全面改革忽略只分担不分享的中国模式
核心观点:一、全面改革忽略了最核心的一环:只分担、不分享的“中国模式”。
二、中国资本市场只想着圈钱、没想过分红,这一点在国际资本市场上无出其右。
三、结汇、退税等,政府只想着往自己兜里装钱,满足行政极权的便利,而没想过怎么提升加工企业如何向制造业转型。
四、地方政府只想怎么通过买卖土地从房地产业赚钱,没想过土地是全民资产,让本地区的“全民”从中获利。
五、能源企业、垄断企业,只想如何攫取公共资源牟取政策暴利,根本不可能从自己身上开刀,向用户分享暴利蛋糕。
六、只分担、不分享,成为社会群...
日本从来不惧怕擦枪走火,中国战斗力心里没底
核心观点:一、美国想打而不能打,日本想打而不敢打,中国是能不打就不打。韩国等是可以小打,别大打。
二、美国的选择困境:如果支持日本“擦枪走火”,日本不达到目的(打到可以成为正常化国家为止)不干;美国可以强行抑制日本在非正常与正常国家之间的边界“擦枪走火”,但这样可是帮中国的大忙,比如只要日本不是为了正常化而战,对中国只有好处而没有多大害处如中国可以在东海、南海地缘政治中建立威望,同时有利于国内强化治理权威。这一赔本买卖,美国更不划算。
三、日本的选择困境:日本从来不惧怕“擦枪走火”,而且一直心...
日本从来不惧怕擦枪走火 中国战斗力心里没底
核心观点:一、美国想打而不能打,日本想打而不敢打,中国是能不打就不打。韩国等是可以小打,别大打。
二、美国的选择困境:如果支持日本“擦枪走火”,日本不达到目的(打到可以成为正常化国家为止)不干;美国可以强行抑制日本在非正常与正常国家之间的边界“擦枪走火”,但这样可是帮中国的大忙,比如只要日本不是为了正常化而战,对中国只有好处而没有多大害处如中国可以在东海、南海地缘政治中建立威望,同时有利于国内强化治理权威。这一赔本买卖,美国更不划算。
三、日本的选择困境:日本从来不惧怕“擦枪走火”,而且一直心...
中国改革实践需慎视的七个陷阱
核心观点:一、改革实践需要理论创新,削足适履的杂拌理论已经难以指导中国改革实践。
二、改革需要新思想、新思维,教条地套用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概念只能误解中国现实。
三、选择增量改革路线,行政改革既要换汤更要换药。
四、怎么保证改革结果不走样,需渐行渐评估。
“CCVI中国改革指数”课题就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决定》目标任务进行信息数据量化,搭建指标体系并随时实时监测,提出独立意见和相关建议。该课题认为,改革实践需要系统贯彻,更需要理论指引,而长达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财富,随着新经济(310358,基金吧)形态的...
何不指数量化中国改革进程?
核心观点:
从改革过程反思和修正改革, 改革已经不需要再摸着石头过河
从改革到变革,从自上而下到大势所趋
公报是方向、决定为方案、实施需要应用系统和量化实效评测
改革需要充分评估政策风险,以减少边拆地雷边埋地雷
中国变革指数,将中国改革进程进行绩效量化,实时进行风险评估
由CCVI中国价值指数首席研究员崔新生主持“CCVI中国改革指数”课题认为, 出现了137次的“改革”,毫无疑问是&ldquo...
国有企业一直在扭曲中国市场化
核心观点:
1、自1979年开始的国有企业改革总体而言是失败的。
2、 国有企业的产业投资规划一直处于空白,国有企业承担国家 经济安全责任,但没有产业安全和产业竞争力意识。
3、缺少层次和系统设计的运动式改革,使得政策与市场中间出现不能衔接的断层。
4、算算三十年国有企业境外投资收益状况,政治因素同样也可以量化剔除,都是一笔糊涂账。
5、10-15%股份仍然象征意义,说明不了什么。
由CCVI中国价值指数首席研究员崔新生主持“国有企业改革与中国市场化”课题认为,改革失败,为国有企业改革三十年之殇。从1...
危机对冲 美国如何对中国下手
从进入21世纪,特别是中非合作论坛以来,中国的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微妙的历程。在中非北京论坛当日,笔者曾撰文感叹:自此,中国在非洲将会面临更多的考验。此后至今,步步都在验证。
中非合作本身早就进入策略胜于战略的铺陈阶段。遗憾的是,中国内部体制改革的不彻底和漂移,使策略几近空白,而战略日趋刚性,隐约延至之后必然性的剑拔弩张。仅举一例,就能源这一核心问题,中国在全球的策略性合作水平,与日本相比简直不在一个层次。中国自上而下帮助美国炒高了国际油价,国内两大石油巨头图小利而失大义,如此恶习,如今已成惯性。
盘点中国全球投资,所谓贸易收益概因外汇管制导致国民劳动财富强行外储的...
中国市场的形状
北京的出租司机善用大命题,这个有目共睹。近年如此的司机越来越少了,一脸疲惫,低眉顺眼或冷眼落寞,除了关心油价之外,似乎没有新的话题了。一日到党校,搭了一出租,无事闲聊问我去做什么,接着问我:中国市场是个什么样子。不知为什么又提到中央部委等等。
这一问只是随口,我一答也更是随心所欲,开始历数中央部委与市场的关系,结果发现,我们每一天每一事均与这中央部委有直接的关联:吃饭,有农业部和什么部门;喝水,有卫生部和什么环保部;住房,有组建部;要建什么,有国土资源部,继而有住建部,因什么而建,有发改委,什么人建,有财政部和银行;建了什么,里面住的什么人,有公安部;里面住的人想什么,有文化部及宣传部...
佛说生命
佛说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无论卵生、胎生、湿生、化生众生平等,我解之意,最终碎为微尘,不生不死、不增不减。所谓生命或入尘土、或燃成会,均为微尘众。既是微尘,见或不见,却也该在哪里还在那里。
无论日与生灵对话,梦与亡灵相会,都是一样得见。如是不生不死。宇宙如是永恒循环,且也很美。既了生死之惑,则可不惊不怖不畏,明亮乾坤本相立现。所以,无论生灵或亡灵,灵魂则在如来如去之间。
想到故去的亲人,因为过于亲近,时间越久,则觉得无生无死,如同昨天,时而梦中相见,亦很鲜活。说明真还是活着,只是以另一种生态,与我们日常面对的似无二致。多年未见的朋友,或许生命已经变换了形态,有一天见了,感觉甚是仿佛;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