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臧东峰

价格决定问题是经济运行的定盘星,分配问题是经济运行的核心,分配结果的结构性平衡问题是经济运行的轨迹波动线,资本寻租的零利润率是经济运行的行止边际。《财富及租税原理》即将问世,让我们共同见证“奇迹”的诞生。

社会边际生产与商品配比关系


 

 

现代市场经济,具体的生产过程,是通过用商品生产商品实现的,在具体的生产工艺和具体的生产组织条件下,不同商品生产之间存在着比较固定的配比关系,这种配比关系决定着生产一定量的某种商品,相应地需要与此相关的各种原材料、燃料、动力以及相应的劳动量的消耗,而这种消耗是确定的;同理,以该产品为原料生产的另一种商品,那么在另一种商品生产量确定的情况下,消耗该商品的量也是确定的;总之,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不同具体商品生产之间的配比关系必然是确定的。社会再生产循环得以正常进行,正是以这种配比关系为基础进行的,任何不以这种配比关系为基础的商品生产都是不可想象的,离开这种配比关系...

Read more

《财富及租税原理》前言


 

一九九二年,我在<工业企业管理专业>学《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时候,系统地学习了劳动价值论和资本主义的生产与剩余价值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生产价格规律、资本主义地租等等关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分析内容。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也给我留下了疑惑和不解:其一、商品价格既然是由生产商品过程中所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价值)决定,那为什么还要有个“生产价格规律”,还有一个就是资本主义地租所表现出来相同面积不同等级土地上农产品总价格,在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一致的条件下,既然劳动价值相等,为什么价格总是不相等?肥沃土地上总是比贫瘠土地...

Read more

社会再生产的不平衡及相悖的劳动价值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也就是说,生产某种商品,无论生产过程、生产工艺如何改进并导致该产品的产量大大增加,只要生产该种商品所耗费的总的劳动量没有变化,那么该种商品所包含的总的价值量就不变,单件商品所包含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呈反比。上述论述的核心逻辑关系是:单件商品所包含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问题是,如果证明了这个核心逻辑不能成立,那么我们还会认为劳动价值依然是商品交换的依据和基础吗?

商品交换价格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或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在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以后,商品的市场交换价格由以劳动价值为基础转变为以生产价格...

Read more

均衡价格理论的荒谬


  

  均衡价格理论,也称为均衡价值理论,是现代经济学价值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决定于供给价格(即生产者所要去的出售价格),和需求价格(即购买者所愿出的购买价格)相等之点,即需求与供给的均衡点;供给价格决定于商品的生产费用,需求价格则决定于这一商品对购买者的“边际效用”。 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一致时的价格,也就是这种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与市场供给曲线相交时的价格。

  在本书前言部分曾经提到过,均衡价格理论实际上不能算是一种“理论”,充其量只能算作是一种“描述”。之所以这样...

Read more

资本利息与商品竞争价格


 

资本利息与商品竞争价格

 

资本对于所有者来说可以产生收益(利润),但是绝不能创造价值;创造价值的只能是参与劳动的人,资本收益的实质就是资本租金。

一些经济学家,为了证明“以资为本”,把土地、矿山、机器、原料、资金等统称为资本,甚至于原始社会人们手中的原始简易工具也称之为“资本”;并把资本称之为产生价值的源泉,而参与生产劳动的人,仅仅是产生价值的一个因素。为了证明资本可以创造价值,甚至列举了“无人工厂”作为证明。对于这些被称为资本的东西,我们可以找出其共同点,那就是有效用、稀缺性。其实...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