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促进人类的思考。每当人类处于某种痛苦之中,就必然会产生疗救这种痛苦的梦想。
梦想不等于乌托邦,但乌托邦属于梦想。
它是人类那些牵涉到深刻焦虑、根本痛苦,具有批判性超越特征的梦想。
作为自然造物的人类,在本质上是不完善的。因此,虽然“乌托邦”这个词出现在近代,但关于一种理想生活制度与生活方式,具有乌托邦色彩的梦想却一直如影随形,伴随着人类历史的脚步。
古希腊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详尽地描述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生活;
普卢塔克通过对斯巴达的理想化的描述,表达了他自身所具有的乌托邦冲动。
古代中国有儒家的“大同之世”,“大...
作者文章归档:廖雨兵

三种才具 —— 天才、怪才、人才
天才与怪才都是天生对某类信息特别敏感,先验地拥有与某类信息沟通的能力,以及拥有认识和理解世界的某种独特角度的人。他们的生命赋有先验的内涵,一切输入的信息都要经过先验内涵的变奏。
但天才和怪才有很大的区别。打个比方:学习的内容是5,天才可能一下反映出3,一下反映出10,一下又反映出7。怪才不管你教多少,他只反映出他里面固有的东西。
天才和怪才的区别还在于,天才有广阔的感受能力,能对不同的事物和人做出正确和恰当的判断,善于感受和听取别人的与自己不同但正确的意见,在相当长的生命时段内能够不断进步,甚至一生都能够不断地吸收有价值的信息,生命不断地、内在地、自发地进化。例如鲁迅,他不是学绘画的...
蓝色教堂
也许,这是我个人的偏颇——绘画,如果不能以形式语言吸引我,我是不会靠近,更不会步入画家苦心孤诣设置的图象世界的。
美的统治
“去年,我在讲课中力图把哲学的真传达给你们。今年,我则希望把哲学的美传达给你们,这既是哲学的深化,也是我的生命的发展……”
我对我的学生如是说。
做到了没有呢?
它还强烈地需要心灵的感悟。
下学上达
中国学问,最厉害之处,莫过于“下学可以上达”。“所好者道也,近乎技矣”,极高明而道中庸,朱熹释:“庸,平常也。”真佛常说家常话,庄子极言之:道在瓦砾,道在屎溺。
人本设计
从人出发的设计带来完全不同的效果——你可以从这些产品中清楚地感受到设计者发自内心的对人的尊重,而生活的温暖、快乐、质量是由无数这种微小的尊重支撑起来的。“居移气,养移体”,通过这些以人为本的设计,人能够潜移默化地学...
天才
我最终把毕加索归于聪明画家。
我走出了人性认识误区,毕加索在我心中的排名下降了,降到“第二梯队”。我最欣赏的是那些不那么灵巧,但内心体验强烈,情感深沉专注的画家,西方艺术史上,有塞尚、凡高、鲁奥、贾科梅第、蒙克、贝克曼……中国近代最有...
没有母题
广东美术馆开馆以来,采用国际先进做法,一直重视美术馆在社会公众美术教育中的作用,做了许多美术教育推广工作。去冬今春的亨利.摩尔雕塑展是其中一个重要展览。
作为这个展览的系列活动之一,2001年2月19日,省美术馆牵头开了一个研讨会,题目是《公共艺术中的雕塑》。
研讨会规模不大,出席者多是行业中人。与会诸君对目前中国公共雕塑基本上持苛评态度。公共雕塑建造的拍板权基本上掌握在外行人的手里——手握权力的各种官员,等而下之的甚至就是建筑施工队。因此,在我们的公共场所中随处可以看见一些花了不少钱,却严重缺乏想象力和艺术才华的雕塑作品,新建的住宅小区则充塞着恶俗不堪、粗制...
张艺谋是一只刺猬
在郑州讲学时,一天晚上和美术评论家翟墨及其他几人一起去画家雷双家里看画、聊天。
有人说起王朔对张艺谋走向拍主流电影的批评。
我说王朔未必看得清张艺谋。中国的电影导演一股脑地陷入题材、画面、风格、手法、特技……鲜有人关注人性,更惶论深入探索和表达人性。张艺谋之所以能够木秀于林,主要是因为他在人性探索上有话要说。他拍得好的电影有个一以贯之的人性主题,那就是个体生命与生存环境的冲突和对抗——或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多半是兼而有之,以社会环境为主。不管最终结果是胜利或失败,通过与环境的抗争,张扬了个体生命的存在与力量,具体的生命存在,个性的...
病
(一)
民间有一句经验之谈:小孩病一病,拔一节。据我的观察,此话不假。
还有一句民间的保健谚语:从来没病的人,一病就“大镬野”(粤语,事情严重)。充满辩证法,近似于老子的“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在生活中,确也见过几例。
有一位朋友病了,我问侯他。,他乐呵呵地说,他感觉他应该有这场病,这是身体内部调节的需要。果然,病好之后,他连原来的哮喘也痊愈了。
我想,也许这是因为生命大系统出现熵增,需要通过疾病这种特殊形式,在系统变动中,把熵排出去。
不是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