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廖雨兵

画家,书法家,哲学家,美学家

相遇与相知


平行线——交臂而过,陌生的风在线与线之间的巷道中冷冷地吟唱。现在,直至永远。
    夹角线——也许是劈面相逢,一见如故;也许是遥远的延长,穿越开阔地,穿越今天或明天的地平线,在未知的时空点,终于相遇,相知。
    人与人:
    L君。十年前,我以一个现役军人的身份自觉地,主动地写大字报批判他。十年中,我走自己的路,过自己的日子。狭隘,但是真诚。突然,有一天,我在听他的讲演时,被他的思想所征服,并且想到,以后,我要和他一起站在这个讲台上演讲...

Read more

画家的眼和手


带学生去广东省美术馆看《当代绘画新形象》展览,第一个便是画家罗中立的作品。

我对学生说,罗中立当年画出油画《父亲》,轰动全国,之后获奖学金去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留学,毕业后立刻回到四川美院,继续潜心画他的大巴山乡土世界。

专心画画,这是我欣赏他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是他从自己内心的审美意向出发,找到了能够表达这种审美意向的艺术语言,在两者的统一中,构建出一个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有才华的艺术造型世界。
第三个欣赏原因,他的艺术发展,包括审美意象和形式激情,都有一条内在的逻辑线索,诚挚,不投机,不赶评论潮流,也不赶艺术市场的时髦。

面对罗中立的大巴山乡土油画,我借题发挥:...

Read more

城市与旷野——读张承志《北方的河》


要谈论这篇作品是困难的,它是一片北方风土,从额尔齐斯河到黑龙江,严峻而辽远。在作品引起的昂奋、肃穆和陶醉中,需要一个长长的沉默,才能把最初的感受酿造成能够表达出来的思想。法朗士说过,这是灵魂在杰出作品中的探险活动。

从城市到旷野:历史的迷误架起一座桥梁

文明的城市耸立在蛮荒气息的旷野上。
旷野的风缓缓地吹着,消失在从郊区开始,逐渐密集起来的城市石头森林里。
城市热烈地活动着,荡起一阵阵文明的涟漪,渐渐地扩大开去,消失在一个看不见的旷野的岸边。
城市骄傲地向明天微笑着,有点自高自大。
旷野顽强地沉默着,平和又沉重。
城市在做城市的梦,旷野在唱旷野的歌。河水哗哗地响,尕妹妹有一...

Read more

水做的,泥做的 ——《红楼梦》精神人种学阅读笔记


  (一)

    “果然是敷衍荒唐!不但作者不知,抄者不知,并阅者也不知。”①
    空空道人飘然而去,留下了一句谶语。

    (二)

    解读的困难成为这个世纪的精神焦点之一。
    发生学追问,是彻底思索难以避开的环节——
    人为什么要在自身与世界之间楔入文字的中介?

我想,也许可以这样解释:
在前文...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