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鲍银胜

信用货币经济理论创始人

实现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目标应该采取的相关措施


如前所述,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银行要同时实现四大宏观调控目标,是需要一定前提条件的。根据前面关于一国开放资本市场条件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汇率稳定性以及资本自由流动三方面的论述,在现代经济实践中,一国中央银行独立的货币政策、汇率稳定程度以及资本自由流动之间并不完全遵循蒙代尔的“不可能三角”理论。这些都要求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一方面为了保证宏观经济的健康持续运行,就有必要通过有效的货币政策来实现即定的宏观调控目标;另一方面,在运用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时,为了有效地实现上述宏观调控目标,就有必要根据中央银行实现上述四个宏观调控目标所需要的前提条件,进行有的放矢的调控...

Read more

对蒙代尔“不可能三角”理论的相关思考(之二)


2)在汇率水平不稳定的条件下,一国资本自由流动与货币政策独立性之间也不可能同时存在。从资本自由流动的主要目的来看,其主要取决于以下几方面因素:
一是两国同类商品的物价水平。理论上而言,在信用货币经济条件下,如果在既定的汇率水平下两国物价水平呈现出较大的差异[1],那么,两国之间就会通过贸易或资本自由流动的方式,使两国之间的货币供求发生变化,由此会影响两国之间的汇率水平。理论上而言,在资本不可自由流动的条件下,两国之间汇率水平,主要通过贸易收支的方式来加以调整,相对于资本自由流动对于汇率的调节效果而言,通过贸易收支方式对于汇率的调节效果,其在调节时效上相对较慢。
二是一国经济发展状况...

Read more

对蒙代尔“不可能三角”理论的相关思考(之一)


根据蒙代尔“不可能三角”理论,在现实经济管理中,一国货币管理当局必须在资本的可流动性、汇率的稳定性以及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之间选取两个政策,而放弃其中一个政策。从该理论在现实经济实践中的运用来看,笔者认为,经济运行的客观实践,并不能完全验证蒙代尔不可能三角理论,对之,可做以下分析:

(1)在资本不可能完全流动的条件下,汇率的稳定性和货币政策的相对独立性也不可能完全得到实现。因为从汇率的决定因素来看,理论上而言,决定汇率的因素主要有劳动生产力水平以及货币政策,其中货币政策通过货币供应量的调节,影响商品价格。因此,若不考虑劳动生产力变动因素,在即定的商品价格水平下,要保...

Read more

实现中央银行四大宏观调控目标兼容所需要的前提条件


从前面关于中央银行四大宏观调控目标之间关系分析来看,要实现上述宏观调控目标的相互兼容,必需在经济运行中存在以下假设前提条件,具体言之,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现实经济运行过程中,物价水平的变动主要反映了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而不考虑由于生产力进步导致商品生产成本降低因素的影响。具体言之,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的条件下,商品生产成本的降低,可以使一部分多余的生产要素通过产业转移的方式,推动经济增长。就此而言,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的条件下,虽然价格水平可能由于商品生产成本的降低而出现下跌,但其依然可以实现经济的实质性增长。由此可见,要实现央行宏观调控四大目标的有机统一,价格水平的稳定...

Read more

国际收支平衡对于其它宏观调控目标的影响(之三)


2.国际收支平衡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就国际收支平衡对于一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而言,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从国际收支对于一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来看,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一定时期一国外部资本流入和流出数量都为零的条件下,其对于一国经济增长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在一定时期一国外部资本流入与流出数量不等于零并且相等的条件下,如果一国流入的外部资本从事实体经济活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高于流出资本在本国从事实体经济活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那么,这种资本项目收支平衡将有利于促进一国的经济增长。反之,在一定时期一国外部资本流入与流出数量不等于零并且相等的条件下,如果一国流入的资本从事实体经...

Read more

国际收支平衡对于其它宏观调控目标的影响(之二)


2.国际收支平衡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就国际收支平衡对于一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而言,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贸易收支平衡的关系来看,理论上而言,在贸易收支平衡的条件下,一国无法通过增加净出口的方式,来实现国民经济以信用货币作为表现形式的价值总量的增长。根据国际贸易分工的基本法则,在进出口相对平衡的条件下,一国以商品(服务)作为表现形式的使用价值总量会实现相对增长。
2)根据目前的西方经济学理论,一国只有通过增加净出口的方式,才能实现以信用货币作为表现形式的经济价值总量的增长,但是,在这种贸易模式下,一国在通过净出口增长实现的以信用货币作为表现形式的价值总量增长的同时,该国以商...

Read more

国际收支平衡对于其它宏观调控目标的影响(之一)


1.国际收支平衡对于物价稳定的影响。就国际收支状况对于一国物价的影响而言,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当一国出现贸易顺差、资本项目保持平衡时,一国以商品(服务)作为表现形式的使用价值总量由于出口的增加而出现减少,与此同时,以信用货币作为表现形式的价值总量则由于出口的增加而得到增加,受此影响,一国单位信用货币的购买能力就会出现下降,其主要表现为物价上涨,经济运行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
第二、当一国贸易收支出现逆差、资本项目也出现逆差时,如前所述,从短期来看,进口的增加会提高一国单位信用货币的购买力,其主要表现为物价下跌。在一国信用货币不能成为国际货币的条件下,由于一国进口的增加最终...

Read more

充分就业对于其它宏观调控目标的影响(之二)


3.充分就业对于国际收支的影响。从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之间的关系来看,一般而言,在进出口相对均衡的条件下,一国所实现的充分就业在某种程度上属于有效的充分就业,其主要表现为参与就业的人员在通过就业方式获得以信用货币作为表现形式的工资性收入的同时,其也通过参加就业的方式向本国提供具有一定使用价值形态的投资品和消费品[1],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充分就业状态下本国从业人员通过从业所获取的以信用货币作为表现形式的工资性收入,有相应的使用价值形态商品(服务)与之相对应,从而使物价水平保持基本稳定,使充分就业主要表现为一种有效的就业状态。相反,如果贸易收支不平衡,在一国出口大于进口的贸易条件下,其主要表...

Read more

充分就业对于其它宏观调控目标的影响(之一)


1.充分就业对于物价稳定的影响。从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之间的关系来看,由于在有效的充分就业条件下,就业人员通过就业所获取的以信用货币作为表现形态的市场需求与其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参与生产所增加的供给,在总量上基本保持同向变动关系[1],由此会使社会商品的总供给与总需求保持相对均衡,受此影响,市场物价水平可以保持相对稳定。从商品供求结构来看,在合理的社会分工条件下,就业人员通过就业所获取的以信用货币作为表现形式的市场需求结构与其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参与生产所增加的供给结构基本上也是保持相对匹配的[2],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在充分就业状态下,商品价格在供求结构保持相对匹配的条件下,市场物价水平也可以保...

Read more

经济增长对于其它宏观调控目标的影响(之二)


2.经济增长对于充分就业的影响。就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之间的关系而言,根据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资金、资源、技术、劳动和管理等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从上述生产要素与就业之间的关系来看,技术、劳动和管理三个要素与就业密切相关。理论上而言,在信用货币经济条件下,所谓社会生产,就是以信用货币形态的资金为中介,实现以技术、管理和劳动作为表现形式的“人”与资源[1]相互结合的过程。就此而言,一定时期经济增长主要表现为“人”与资源等生产要素组合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根据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与生产力发展关系的理论,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资本有机...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