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鲍银胜

信用货币经济理论创始人

经济增长对于其它宏观调控目标的影响(之一)


1.经济增长对于物价稳定的影响。就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之间的关系而言,经济增长是保持物价相对稳定的基础。如前所述,在不考虑由于生产力发展所导致的商品生产成本降低因素的条件下,商品物价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受制于市场的供求变化。对于那些由于供不应求而导致物价上涨的商品而言,其只有通过经济增长的方式,增加这些商品的供给规模,才能使商品价格在供求平衡的基础上保持相对稳定。而在信用货币经济条件下,相对于黄金商品货币而言,信用货币并不能通过执行储藏手段职能的方式,使商品价格保持相对稳定。因此,对于那些产品供过于求的商品生产而言,商品生产者在供求规律作用下由于对该商品生产规模的缩减而导致的多余信用货币资...

Read more

物价稳定对于其它宏观调控目标的影响(之三)


3.物价相对稳定对于国际收支平衡的影响。一定时期一国市场物价的相对稳定有利于保持该国国际收支的平衡。根据国际收支的内含,国际收支主要是指一国贸易收支和资本收支的差额。在一国物价水平基本保持稳定的条件下,一国对外贸易收支更多地表现为互补贸易和相对优势贸易作用下的贸易收支行为。理论上而言,在浮动汇率机制作用下,一国贸易收支会保持相对均衡状态。就一国资本市场国际收支而言,如果一国资产价格保持相对稳定,国际资本对于该国资产价格的投机机会就相对较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国外投机资金对于该国资本市场的投机行为,从而有利于该国资本收支保持基本平衡。从一国汇率水平来看,当一国汇率保持相对稳定时,在一定...

Read more

物价稳定对于其它宏观调控目标的影响(之二)


2.物价水平相对稳定对于社会充分就业的影响。如前所述,在不考虑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所导致商品价格下跌因素的条件下,如果市场价格保持相对稳定,其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是相对平衡的。理论上而言,在供求相对平衡基础上的所实现的充分就业,是一种有效的充分就业状态。因为在供求相对平衡的基础上,实现充分就业的人员所从事的劳动是有效劳动,其一方面通过有效劳动所生产的产品供给与市场需求实现了有效的匹配;另一方面,其通过有效劳动所获取的以信用货币作为表现形态的有效需求,也通过市场的有效供给得到了有效满足。就此而言,在市场价格相对稳定基础上所实现的市场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相对平衡,一方面使实现充分就业...

Read more

物价稳定对于其它宏观调控目标的影响(之一)


(一)物价稳定对于其它宏观调控目标的影响
1.物价水平相对稳定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商品的价格相对稳定,那么,价格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动,市场主体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根据商品价格变动的信号来组织经营,可以使经济在供求总量平衡的基础上实现有效增长。假设在一定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价格波动完全可以反映商品的供求关系,那么,当商品价格下降时,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市场对于该商品的需求出现减少,在“逐利”机制作用下,市场主体在这种价格信号引导下,会减少这种商品的生产,从而使该种商品供求保持相对均衡,使商品价格保持相对稳定,使一定时期...

Read more

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目标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国中央银行将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设定为:价格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
就价格稳定宏观调控目标而言,所谓价格稳定,是指商品价格保持相对稳定,不会由于货币投放数量较多而导致商品价格出现大幅上涨,同时也不会由于货币投放过少,而导致商品价格出现大幅下降。在信用货币经济条件下,商品价格保持相对稳定,一方面有利于商品生产者在既定的盈利预期下根据市场需求生产商品,从而实现社会商品供给与需求的相对均衡;另一方面,就消费者而言,在稳定的价格预期作用下,消费者会按照其自身对于商品的实际需求量去购买商品。理论上而言,在商品价格...

Read more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货膨胀的治理(之三)


(四)有效地发挥价格机制对于商品供求的调节作用
如前所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某一商品的价格变化对于该商品的供给与需求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在商品生产成本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一般而言,商品价格上涨主要是因为市场需求作用的结果,而在“逐利”机制作用下,商品价格上涨所带来的获利空间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市场主体通过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增加价格上涨商品的供给,从而使该商品的供给与需求达到相对均衡。理论上而言,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充分地发挥价格机制对于商品供求的调节作用,必须完善以下外部条件:一是通过建立有效的价格形成机制,使价格变化在商品生产成本相对不变的条件下,准确...

Read more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货膨胀的治理(之二)


(三)通过新兴产业的发展吸呐多余的信用货币
如前所述,在生产力不断进步的条件下,传统行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导致以信用货币作为表现形式的单位商品价值的下降,如果传统行业生产规模不实现有效地扩张,那么,在既定的信用货币供给规模条件下,必然会有一部分信用货币供给出现剩余,而信用货币相对于黄金商品货币所不具备的储存手段职能,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这些剩余的信用货币资金通过投机的方式,来获取以价值增值作为表现形式的另类使用价值。因此,在传统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条件下,如果正确落实剩余信用货币的使用途径,对于经济发展非常重要。在经济实践中,剩余信用货币的使用路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通过传统...

Read more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货膨胀的治理(之一)


如前所述,虽然现代西方经济学对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货膨胀现象进行了较多的理论研究,但是,一方面现代西方经济学关于通货膨胀的理论研究,自身存在着较多的理论误区;另一方面,从经济实践来看,人类很难通过适度通货膨胀的方式来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反而在现实的经济运行中时刻面临着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因此,当前为了有效地克服市场经济运行中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突破适度通货膨胀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误区
当前,在信用货币经济条件下,受适度通货膨胀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误区影响,一些国家试图通过适度通货膨胀的方式来促进经济增长。根据前面关于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论述...

Read more

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三)


(三)商品价格上涨与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增长
1.真正意义上经济增长的主要内含。理论上而言,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增长,主要表现为以商品作为表现形态的使用价值总量和质量以及以信用货币作为表现形式的价值总量不断提高的过程。在现代信用货币经济条件下,追求以商品作为表现形态的使用价值总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是经济发展的主要目的,而以信用货币作为表现形式的价值总量的增长,则是以商品作为表现形式的使用价值总量扩张和质量提高为基础的。
从经济增长的使用价值形态来看,其主要表现为使用价值总量不断扩张以及使用价值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从生产要素角度分析,其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供给规模不断扩张以及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

Read more

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二)


(二)商品价格上涨拉动经济增长所需要的外部条件
如前所述,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并不是所有商品价格上涨都可以拉动经济增长的,理论上而言,只有符合下述条件的商品价格上涨,才能使经济实现持续增长,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商品价格上涨是供不应求因素导致的,并且商品生产这种供不应求的局面会持续一段时间,导致商品价格上涨的因素主要表现为需求增加。这种商品需求的增加,既可以表现为既有产品需求的增加,也可以表现为新产品所导致的需求增加。根据前述的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价格的定价规则,商品生产成本对于商品价格高低具有决定性影响,在此基础之上,商品供求关系对于商品价格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一...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