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鲍银胜

信用货币经济理论创始人

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一)


(一)关于通货膨胀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的误区
西方经济学理论认为,适度的通货膨胀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理论上而言,这种观点是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逐利”规则,认为在价格上涨导致商品生产者能够获取更多利益时,商品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从而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从实践中来看,这种理论的提出仅限于经济发展过程中某一个生产环节的描述,既没有考虑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各行业及产业之间是一个相互紧密联系的整体,一个行业或生产环节的获利不可能离开其它行业或生产环节的影响而单独地获取利润,一个行业或生产环节产品价格上涨,不可能不对其他相关行业的产品供给以及该行业的产品需...

Read more

通货膨胀与货币供给之间的关系(之三)


 3.劳动生产力提高和信用货币流通速度的加快,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信用货币的发行数额。由于在前面关于经济发展过程增量信用货币发行决定因素的分析,没有考虑劳动生产率和信用货币流通速度变动因素。在现实的经济运行过程中,假设现有的所有商品价格需求弹性不变,社会生产规模也保持相对不变,那么,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条件下,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如果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部门商品生产规模保持不变,那么,在不考虑其它部门劳动生产率水平变动的条件下,其必将使以信用货币作为表现形式的商品价值总量出现缩小,由此导致现有信用货币存量的多余[1],换而言之,在劳动生产力进步的条件下,如果下一期生产规模不发生...

Read more

通货膨胀与货币供给之间的关系(之二)


  2.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货币不同于黄金的本质属性,使其对于商品价格变动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分离,不再表现为以黄金作为商品价值表现形态与以实物作为商品使用价值表现形态的对立统一,而是表现为以信用货币为表现形式的商品价值与以实物作为表现形式的商品使用价值的对立统一。相对于黄金商品货币而言,一定时期黄金商品货币所承担的价值尺度职能,其衡量商品价值尺度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黄金生产劳动生率与其它商品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情况,由于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此决定了黄金在一定时期可以很好地履行其对于其它商品所承担的价值尺度职...

Read more

通货膨胀与货币供给之间的关系(之一)


如前所述,通货膨胀主要通过价格上涨的方式体现出来,由此决定了其与货币供给密切相关,对之可以做如下分析:
1.在以商品作为表现形式的使用价值总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信用货币发行量以及信用货币流通速度的动态变化,将对商品价格的运行趋势产生较大影响。在现代信用货币经济条件下,假设所有商品的流通都通过信用货币作为商品流通的中介来进行,不存在物物交换的行为,那么,在一定时期内,以信用货币作为表现形式的商品价值总量与信用货币供应量及周转速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表示为:QP=MV,其中Q主要表示一定时期社会商品生产的总数量,P主要表示为一定时期社会商品平均价格水平,M主要表现为一定时期基础信用货币供应...

Read more

通货膨胀的主要形式(之三)


3.结构型通货膨胀。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结构型通货膨胀的内含。所谓结构型通货膨胀,是指在经济运行中商品价格出现的结构性上涨或下跌的现象。相对于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而言,结构型通货膨胀并不是表现为市场商品价格的全线上涨,而是表现为商品价格有涨有跌的运行特征。
2)结构型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从结构型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分析,其主要表现在以几个方面:
一是在信用货币供给总量不变以及劳动生产率发展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化,导致一部分商品价格在增量需求带动下出现上涨,另一部分商品价格由于社会需求的减少而出现下跌。从整个社会以信用货币作为表现形式...

Read more

通货膨胀的主要形式(之二)


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内含 。所谓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主要是指商品价格在其生产成本上涨因素作用下出现上涨所导致的通货膨胀。由于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各生产环节是相互联系的,因此,当国民经济某一生产环节出现了价格上涨,在价格传导机制作用下,会形成连锁反映,从而引起国民经济更多生产环节的价格上涨。从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分析,由于上游产业环节的产品价格上涨增加了中游产业环节的产品生产成本,由此导致中游产业环节发生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在价格传导机制作用下,其又会增加下游行业的生产成本,由此导致下游生产环节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就需...

Read more

通货膨胀的主要形式(之一)


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根据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将通货膨胀划分为三种形式,即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以及结构型通货膨胀。
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其主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主要内含。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主要表现为一定时期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而对于市场价格产生的整体上拉作用,通过市场价格的上涨,使供给与需求之间达到平衡。在现代信用货币经济条件下,社会总供给主要表现为以商品作为表现形式的使用价值形态,在经济实践中,这种以商品作为表现形式的使用价值总量[1],既包括与存量商品相对应的使用价值总量,还包括一定期限内社会生产可以提供的以增量商品作为表现形式的使...

Read more

国民经济在充分就业基础上实现供求基本均衡的主要路径(之二)


3.通过合理的国民经济产业结构政策的安排,确保充分就业条件下国民产出最大化的供给与需求相对均衡。如前所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结构性的供求失衡问题,价格机制是无法对之产生调节作用的。为了有效地应对国民经济结构的失衡问题,除了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结构的方式,调节社会需求总量和结构以外,还必须从供给的角度来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进行科学地调节,使国民经济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保持协调发展,最终使生产与消费之间协调发展。就此而言,从产业政策上对于社会供给与需求的调节,应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1)在产业结构上正确区分居民的生存性需求和发展性需求。就居民生存性需求而言,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Read more

国民经济在充分就业基础上实现供求基本均衡的主要路径(之一)


如前所述,充分就业与实现国民产出最大化的供求均衡并不是等同的。理论上而言,在实现全社会充分就业的条件下,使国民产出在达到最大化的同时实现全社会供给与需求的均衡,无疑是经济发展最理想的状态,也是宏观经济决策者致致以求的发展目标。当前,要使宏观经济运行接近或达到上述状态,可采取以下措施:
1.厘清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创造的最终根源,建立科学的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结构体系。理论上而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是需要诸多前提条件的。理论上而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是由于市场主体经营的自发生和盲目性而导致的市场经济运...

Read more

充分就业与社会供求的自动均衡(之三)


2.就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格调节机制而言,其并不能通过价格的自动变动而实现供求的自动平衡。理论上而言,鉴于供给与价格的正相关关系,需求与价格的负相关关系,通过价格的自主变动,会实现社会供求总量和结构的平衡。从实践中看,虽然在信用货币体系下政府可以通过控制货币发行量的方式调节社会价值总量,但是,就商品生产和消费而言,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相统一的规则并没有由于信用货币取代黄金商品货币而失去作用。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调节机制对于商品供求总量和结构的影响,要受制于多种条件的制约,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商品需求对于价格的变动具有无限的需求弹性...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