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鲍银胜

信用货币经济理论创始人
评论
13 views
有鉴如此,笔者认为,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真正意义上的充分就业应该是社会需求和供给在总量和结构相对匹配基础上实现的充分就业,相对于充分就业而言,一定时期社会需求和供给是否在总量和结构上实现相对匹配,对于经济发展更为重要。其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一定时期社会就业率的下降在某种程度是由于社会供求失衡导致的结果。理论上而言,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社会供给与需求之间会实现自动均衡,从实践中看,受市场经济运行滞后性、盲目性影响,一定时期社会产品供给和需求之间在总量和结构上会出现不均衡,由此会使部分供给过剩的行业压缩生产规模,在资本有机构成不变的...
充分就业与社会供求的自动均衡(之一)
评论
16 views
刺激中国消费需求应该采取的相关对策
评论
9 views
根据上述分析,当前为了更好地刺激中国消费需求,发挥消费对于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第一、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方式,为满足中国居民生产消费和发展消费需求创造有利条件。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大不可再生资源勘探和新能源研发的力度,确保居民消费的资源供给;二是通过加大教育和科研投入的方式,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提高生产管理水平。从生产要素角度考虑,可再生生产要素的培育主要在于“人”,因此,通过大力发展教育的方式,培育可再生生产要素,是实现消费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当前,一方面,要加大教育投入...
提高一国消费需求所需要的前提条件
评论
7 views
根据上述关于国民经济总量平衡公式的理论说明,理论上而言,要有效地提高一国消费需求,需要诸多前提条件,具体言之,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一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发达,其生产的产品能够满足本国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和发展需求。从需求层次分析,“衣食住行”是居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而旅游、娱乐、文化等需求是居民的发展性需求。而要提高居民的上述消费需求,就必须通过发展生产力的方式,向居民提供与上述两方面需求相对应的产品。而只有一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较高,才能通过以下渠道实现提高居民消费需求的目的:一是通过本国生产力...
对于国民经济总量平衡公式的理论再认识
评论
9 views
现代西方经济学将国民经济总量平衡公式描述为:C+S+T=C+I+G+(X-M),其中,就公式左边各要素的具体含义而言,C在货币形态上主要表示为一定时期居民可用于消费的收入水平,其在实物形态上主要表示为,一定时期与居民消费收入相对应的基本消费品供给;S在货币形态上主要表示为,一定时期可以满足一国国内私人投资和国外净进口需求的货币供给。其在实物形态上主要表现为,一定时期满足国内私人投资所需要的实物形态投资品的供给以及满足国外需求的净出口形态的产品供给[1];T在货币形态上主要表示为一定时期用于满足政府各项支出需要的收入水平,其主要包括政府的购买性支出、投资性支出以及转移性支出,其在实物形态上...
减税政策在中国目前宏观经济调控中的运用(之三)
评论
11 views
2.结构性减税政策在中国宏观经济调控中的运用。
第四、从直接税调整结构来看,当前中国在直接税改革上要体现以下两个方面基本原则,一是通过所得税税率和税目的调整,使中国税收收入不会因为间接税税率的降低而出现大幅下降;二是通过直接税税目和税率的调整,使直接税更好地发挥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以及提高国民经济发展质量的作用。根据上述两方面原则,当前在中国直接税改革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手段,来对直接税进行有效的改革,具体言之,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就个人所得税而言,在充分考虑居民个人及其家庭等人力资本再生产所需要的支出基础之上,科学地确定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使个人所得税的征收不会对人力要素...
减税政策在中国目前宏观经济调控中的运用(之二)
评论
9 views
2.结构性减税政策在中国宏观经济调控中的运用。如前所述,鉴于减税政策对于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拉动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要优于财政支出政策对于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拉动作用,因此,在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调控过程中,应以税收体制的调整为战略基点,通过结构性的减税政策,充分发挥税收体制性变革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通过税收制度的调整,将中国由目前间接税为主导的税收体系转变为以直接税为主导的税收体系。如前所述,在间接税的税收征管体系下,虽然以经济活动发生金额为征税对象的间接税,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确保政府税收收入的相对稳定,但是,由于间接税税收征管体制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很好地体现纳...
减税政策在中国目前宏观经济调控中的运用(之一)
评论
17 views
(二)减税政策在中国目前宏观经济调控中的运用
1.当前中国经济运行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当前中国经济运行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济增长的外部需求不足。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对外贸易出口增长势头明显放缓,外部需求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归其原因,其一方面与国外经济景气度较差所导致的外部需求减弱等因素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中国对外贸易出口经过长时期增长之后,在对外贸易结构没有实现有效转型的条件下,受人民币升值以及出口贸易产品生产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中国贸易出口出现增长性拐点等因素有关。
第二、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政府的投资拉动...
减税政策与财政支出政策经济效应的比较分析(之四)
评论
11 views
(二)减税政策在宏观调控中具有较好的调控效果
1.减税政策对于国民产出会所产生较强的乘数效应。如前所述,根据传统的西方经济学理论,他们认为,由于减税所导致的个人收入增加,其并不会将这部分由于减税而增加的收入全部使用出去,而会产生一部分储蓄,因此,相对于财政支出对于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而言,减税政策对于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要小于财政支出对于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实际上,上述判断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其建立这种判断的基本前提条件在于社会上存在着一定的边际储蓄率。实际上,就生产环节的减税而言,在市场“逐利”机制作用下,...
减税政策与财政支出政策经济效应的比较分析(之三)
评论
12 views
(一)财政支出政策自身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
(3)财政转移性支出的增加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财政转移性支出对象的确定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从实践中来看,财政转移性支出项目及金额的确定,缺乏一个客观的标准,在缺乏必要的财政支出约束和监督机制作用条件下,财政权力的过度集中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财政转移支付项目确定及转移金额确定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其主要表现为:主管财政转移支付的决策部门权力过于集中,其一方面会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决策风险;另一方面也容易导致“以权谋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