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封旭辉

农业作物资源的旅游功能实现路径


农业作物资源的旅游功能实现路径

1、农业作物景观的视觉强化

农业作物资源因其在农业生产中具备特有的色彩美、形态美、季相美和风韵美等视觉景观美学价值而形成特定地域时空背景下的农业作物景观。

在注意力经济时代,公众的注意力已俨然成为一种稀缺性资源。同时,旅游消费活动作为一种异地性消费,旅游吸引物只有在被异地人群所感知、产生动机并前来消费,旅游资源与产品的价值才能得以实现转化。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及加工成为现实性的旅游产品后,应尽可能的吸引社会公众的注意力,以便于将产品推向旅游市场,实现自身价值。

旅游资源开发中,对旅游景观设计和吸引物建设应学会自觉运用注意力经济理念,以提高公众对旅游...

Read more

从EDG夺冠看"电竞+旅游"


EDG夺冠看电竞+旅游

近期在冰岛雷克雅未克举行的英雄联盟S11总决赛中,中国LPL赛区战队EDG电子竞技俱乐部以3∶2战胜韩国LCK赛区战队DK,获得2021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冠军!

 

 EDG战队捧起冠军奖杯,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EDG战队夺冠的消息在国内引起了一场全网狂欢:Bilibili平台3.5亿次观看,腾讯视频直播8600万观看,微博官方直播8194万观看,央视新闻和新华社等官方媒体也相继发出相关报道……

一时间,EDG夺冠的消息在网上掀起热潮。整个朋友圈都是EDG,比大年三十还...

Read more

浅析场景理论下的长沙文和友消费空间


 浅析场景理论下的长沙文和友消费空间

一、场景理论的理论阐释

场景理论认为,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特指后工业时期)后,原有的以土地、租金以及围绕此展开的其他收益所构成的城市增长动力日趋衰弱,而市民文化艺术参与及文化消费对城市经济日益重要。由城市舒适物设施、多样人群及活动所构成的组合式场景为市民的文化艺术参与提供了诸多可能,场景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正在重新定义城市公共空间。这一理论框架以消费为基础,以城市舒适物为载体,把空间看作是汇集各种文化消费行为的聚合体。

场景理论的核心在于为城市的不同场景划分文化价值观维度,以更好解释当前城市居民日益异质且分化的社会生活和价值取向。场景...

Read more

博物馆文创发展的路径迭代


 博物馆文创发展的路径迭代

从简单的“贴图”生产旅游纪念品,发展到利用馆内丰富的文创资源和平台转化为文创产品的阶段,博物馆文创实现了从1.0版逐步发展到4.0版的质变。在过去两年内,博物馆文创产品的销售额翻了三倍,不少网红产品的销售额呈现几何级数暴增过去一年中,在线逛博物馆的人次首次超过了去博物馆参观的人次,仅淘宝天猫逛博物馆旗舰店的累计访问就达到16亿人次,是全国博物馆接待人次的1.5两年前还只是故宫博物馆文创一枝独秀,如今全国已经有数十家博物馆、美术馆、艺术机构,甚至科研机构,都纷纷加入文创IP的开发大军,创新力十足…&he...

Read more

都市夜间经济发展的趋势、需求与策略


 都市夜间经济发展的趋势、需求与策略

夜间经济”作为现代都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繁荣程度是衡量一座城市经济开放度、活跃度的重要指标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夜间经济应运而生,其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能联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国内外夜间经济发展简述

夜间经济登上学术研究舞台,源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是英国学者针对夜晚城市中心空巢现象的改善所提出的经济学名词。2001年英国学者保罗·查特顿(Paul Chatterton)和罗伯特·霍兰德(Robe...

Read more

云南“非遗+旅游”融合发展的地区案例


 云南“非遗+旅游”融合发展的地区案例

对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能使其重新焕发活力,也是作为遗产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文化与旅游部曾对我国境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普查,数据表明中国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资源约87万项,已颁布的四批国家级非遗总数达到1372项,是名副其实的非遗资源大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和保护是文化部门面临的重要任务,但单纯的保存和保护需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金,并且对提高非遗的自身生命力见效甚微,所以固化的文化遗产保护和静态的展示并不是非常有效的方式。旅游开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摆脱濒危的困境,实现自我生存的重要途径...

Read more

云南开启民宿“旅游革命”,分层定级后的路在何方?


  1015日,云南省文旅厅下发《云南省旅游民宿等级评定和复核实施方案》,对民宿产业进行分层定级,量化评定标准,以规范产业有序、良性发展。其中,必备项目检查表分别对甲级、乙级、丙级旅游民宿的必备项目进行了规定,而一般评分表则对各级民宿具体得分标准进行了细化。对于民宿产业的发展能否像酒店行业一样进行分层定级,为此行业内一直存在争议,但对于民宿产业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发展,却是旅游住宿业的必然发展趋势。

近些年,云南省对旅游业的发展可谓是尽心尽力,相继推出一系列的实施措施,试图去改变旅游业初期无序发展的状态,持续深化旅游...

Read more

基于旅游软产业理念的规划设计?


 基于旅游软产业理念的规划设计?

首先,须对相关的概念进行明晰,软产业是指在投入构成中非物质性的投入所占比重高于一定标准的产业,反之为硬产业。那么在旅游业的语境中,旅游软产业的概念则为在旅游开发地投入构成占比中非物质性的投入所占比重高于一定标准的产业。旅游业传统六大要素为:食、住、行、游、购、娱,通常意义上对旅游软、硬要素的划分是依据各要素的弹性空间。从经济学收入弹性角度对“旅游软要素”的概念界定:旅游软要素是指随着收入增加而有较大幅度增加的旅游要素,即游、购、娱。那么,基于旅游软产业理念的规划设计,则应在规划设计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对硬件投资占比进行适调...

Read more

“流量”红利驱动下的景区改名潮


 “流量”红利驱动下的景区改名潮

 

圣经《新约·马太福音》里有一则寓言:“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这就是著名的马太效应名字的出处。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提出马太效应这一术语用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此术语后被其他领域所借鉴。

在旅游领域中,马太效应的作用已愈演愈烈。据文旅部资源开发司《中国旅游景区发展报告(20192020)便览》数据显示,2019年,5A级景区获得的平均旅游投资为1682.64万元,为4A级景区...

Read more

论旅游仪式理论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论旅游仪式理论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纳什尔·格雷本教授在其《作为仪式的旅游:旅游的一般理论》一文中提出“将旅游视为一种特殊仪式”其旅游三段论——“世俗—神圣—世俗”是人类学仪式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再版。为此,笔者借用格雷本教授的旅游三段论结构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做以解读。

首先在此简单介绍一下纳什尔·格雷本教授的旅游三段论。格雷本教授认为旅游者在旅游前与旅游后可谓之为“世俗”阶段,旅游过程居中,谓之为“神...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