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品牌命名技巧
1)、双字节
从易听、易记来说,双字节的名字将最容易记忆。从笔者了解的品牌来说,市场上表现好的品牌几乎都是双字节的,如壳牌、美孚、埃索、BP、福斯、太阳、统一、长城……而三字节的,除了嘉实多外,几乎没有成功的品牌,如康普顿、道达尔、埃尔夫、马石油、康菲76等。目前企业命名都考虑的是要洋气,甚至还通过香港来注册个所谓的外国公司来运作,但其名称基本都是三个字,甚至四个字,市场表现不佳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2)、响亮、便于记忆
现在的润滑油行业,可以说是千军万马走高端这个独木桥,要想在这个繁杂的闹市里崛起,只有看谁的嗓门大,谁吆喝的好。名字一定要响亮,琅琅上口,选字上应选开口音,二声。比如,壳牌读qiao pai,都是开口音二声;福斯fu si,是三声一声,其市场表现就弱于其它品牌。
3)、内涵丰富
不仅中文内涵要丰富,其外文也要有一定的含义。如上海的莱茵,其英文是Rhein是德国莱茵河的意思;而笔者命名的迪尔,则是Deer,是鹿的意思,鹿的快捷、灵敏、吉祥,和油品的功效有异曲同工之妙,大受渠道和终端的欢迎;另一品牌则是莱恩,英文是lion,代表了狮子,其力量、速度、耐性都是油品所必须具备的。
4)、暗示心理
我常说:“假没有关系,但要假的自然”,正如华龙方便面为了进城,抛开了所有的枷锁,全新打造了“今麦朗”,“今麦”喻含了“金秋大麦”的感觉,“朗”让人有日本的暗示。其今天的成功进城,并在2004年行业内排名上升为第二为,可以说,名字决定了今天的表现。糖果业的雅客、陶瓷的马可波罗、内衣里的猫人、奶粉业的贝因美都是成功采用了暗示性极强的品牌名称,才获得了良好的市场表现和高端形象。而我们的企业动辄就是“美国××”、“加拿大××”、“北美××”、“英国××”……让人明显的知道是假鬼子。可以说越强调自己某某的,越不是某某,借用经销商的话说就是越标榜自己是美国的就越不是美国的!大音希声,壳牌没说自己是英国的,BP也没说自己是英国的,过多的说自己出身,只是心虚的表现。
5)、品质背书
银行的承兑汇票为何通行,那是银行以银行的信誉来为票据背书。如果一个品牌名称能给消费者一个实力、信誉、品质等方面的背书,将会对市场推进有极大帮助。这也就是为何假洋鬼子总借用“美国”、“英国”的原因了。例如,佐川石化,虽然每说自己是日本企业,但从名称上就给人以日本的,品质卓越的背书,具同样功效的品牌有山岛、莱茵、迪尔、力度、贝尔等等。
6)、国际化
在国内润滑油企业扎堆一样进军高端三年后,其市场表现可谓是乏善可陈,即时最早的统一,也没有在城市市场占一席之地;长城也是这样,昆仑也是这样,除了推广、体制、营销方面的原因外,其民族化的品牌名称决定了其市场定位和消费群体定位,昆仑是哪里的,中国的;长城是哪里的,中国的;统一呢,还是中国的。当他们大把大把的钞票砸下去之后,定位依旧,消费群体依旧,只是把其它杂牌的市场抢占了,并没有占领其目标市场。
人们常说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那是对工艺品、收藏品,或者服装类的个性化产品。作为润滑油,需要的是一定具有国际化的品牌名称。
7)、韵味足
翻看一下《润滑油导购》,看看上面的商标,有几个名字具有美感的。海力、统士、福来特、龙霸、龙蟠、佩克森,谁能从字面上看出其美感、质感,其市场的表现就不足为怪了。
我们一定要借势消费潮流,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来塑造产品。但不能把一时的潮流当做趋势。为什么,黑色是永恒的,那是因为它具有超脱世俗的高贵典雅。
8)、无岐义
一个品牌最怕岐义了,由于世界各国消费者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存在一定差异,使得他们对同一品牌的看法也会有所不同。在这一个国家是非常美好的意思,可是到了另一个国家其含义可能会完全相反。比如,在我国,“蝙蝠”的“蝠”与“福”同音,被认为有美好的联想,就有厂家把生产的电扇命名为“蝙蝠”牌,而在英语里,“蝙蝠”(Bat)却是吸血鬼的意思。
我国的绝大多数品牌以汉字命名,在走出国门时,便采用汉语拼音作为英文品牌,但被证明也是行不通的,因为外国人并不懂拼音所代表的含义。例如长虹,以其汉语拼音CHANGHONG作为附注商标,但CHANGHONG在外国人眼里却没有任何含义。而海信则具备了全球战略眼光,注册了“HiSense”的英文商标,它来自high sense,是“高灵敏、高清晰”的意思,这非常符合其产品特性。同时,high sense又可译为“高远的见识”,体现了品牌的远大理想。
可以说,品牌名已成为国内品牌全球化的一道门槛,在中国品牌的国际化命名中,由于对国外文化的不了解,经常会出洋相。“芳芳”牌化妆品在国外的商标被翻译为“FangFang”,而fang在英文中是指“有毒的蛇牙”,如此一来,还有谁敢把有毒的东西往身上抹,“芳芳”化妆品的受挫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当然,除了国内品牌,国际品牌在进入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时,也有犯错的时候。Whisky是世界知名的酒类品牌,进入香港和内地,被译成“威士忌”,被认为“威严的绅士忌讳喝它”,所以绅士们自然对它有所顾忌。而Brandy译成“白兰地”,被认为是“洁白如雪的兰花盛开在大地上”,意境优美之极,自然绅士们更愿意喝它。
9)、符合行业潜规则
每个行业,其品牌名称不能太另类,比如有的品牌名称叫“奥吉娜”、有的叫“哈瓦洛”还有的叫“蒙太奇”,这样的品牌命名恐怕在化妆品或者个性化的东西上更合适吧。
有一些品牌,人们可以从它的名字一眼就看出它是什么类型的产品,例如脑白金、五粮液、雪碧、高露洁、创可贴等,劲量用于电池,恰当地表达了产品持久强劲的特点;固特异用于轮胎,准确地展现了产品坚固(而)耐用的属性。它们中的一些品牌,甚至已经成为同类产品的代名词,让后来者难以下手。商务通的命名,使得它几乎成为掌上电脑的代名词,消费者去购买掌上电脑时,大多数人会直接指名购买商务通,甚至以为商务通即掌上电脑,掌上电脑即商务通。
需要指出的是,与产品属性联系比较紧密的这类品牌名,大多实施专业化策略。如果一个品牌需要实施多元化战略,则其品牌名与产品属性联系越紧,则对其今后的发展越不利。
10)、好认
在考虑名字的时候,许多企业玩高雅,搞的名字阳春白雪,结果和自己的消费群体严重错离。比如华龙面原来包装上的名字是宋体,画面简洁,和其农村市场定位是一致的,推出“今麦朗”后,其画面精美,并选用了书法字体,对其市场定位起到了支撑作用。
我们的企业,经常起个“洋味儿”十足的名字,让人一看就知道是“鬼子”,还是十足的假鬼子。我们不反对注册洋味儿的品牌,但要假的自然,假的到位,形象的说就是“假的逼真”。看看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金蒂、东洋之花、今麦朗、朗科、
可以说,给一个品牌起名字就像给自己孩子起名字一样的难,甚至更难。孩子以后还可以改名,可品牌却是终身的。但只要一个名字具有了:好听、好记、好认、好看、好联想、好意义、好传播、好远景几个特征,企业也就成功一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