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索沃:殖民主义的合题


  1999年5月8日,是一个中国人民不应忘记的日子,是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又一次被西方欺辱而遭受奇耻大辱的日子。在这一天,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用导弹摧毁了我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犯下了空前的罪行。


  在20世纪的最后一年,由西方国家组成北约对中国人民所犯下的罪行,很容易让中国人联想起中国近现代史上西方老殖民主义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本世纪的第一年,1900年英、法、德、意、美、俄、日、奥等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烧、杀、抢、掠。在一般中国人都以“八”为吉利数字,其实“八”并不总是吉利的,八国联军的那个“八”就很不吉利。这次北约袭击我国驻南使馆的一天前,西方七国与俄罗斯达成原则上的一致,安排南斯拉夫这个小国的命运,完全重复了老殖民主义的典型作法。七加一等于八,上述八个国家中,如果将加拿大换成奥地利,正好是当年八国联军的那八个国家。


  我作这样的联想,只是想提醒读者朋友,尽管历史已经过去近百年,尽管中国人民已经站了起来,尽管我们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从总体上看,整个世界的基本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西方列强的本质并没有变,西方独霸世界、奴役世界的野心没有变。在世纪之交,在世界风云变幻之际,处于民族振兴关键时期的中国人在激愤之余,最重要的是要认真地思考了。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国使馆,绝不是偶然的,这一事件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在1995年,我出版过一本书《现代资本主义发展引论》,其中对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做了一些分析、预测。文中引述了两位美国学者观点,他们指出:西方经济大国“同供应者纯粹的经济关系可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政治力量总是以某种军事能力为基础,要维系一个贸易集团,或者使投资有保障,必须动用政治力量。很简单,把石油从想出售石油的国家运往想购买石油的国家,这个行动本身就是一项艰巨的政治任务和军事任务。”我分析指出:“从西方利益和立场上看,这两位美国学者的见解是非常精辟而深刻的,显然新殖民主义正日趋过时,西方正在走向后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必定是对旧殖民主义某种程度的复归,是否定之否定的旧殖民主义,它将更多的以军事实力为后盾的政治干预、直接控制来保护西方大国在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利益,以维系资本的国家大循环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维持西方生存的环境。”(《现代资本主义发展引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20页,1995)


  在黑格尔看来,任何事物都依“正、反、合”三个阶段发展。数百年来,西方的殖民主义看来也正在这一规律,走向它的合题。对于老殖民主义,我们中国人是很熟悉了,其特征是以政治、军事强权为手段,赤裸裸地直接统治殖民地人民,剥夺殖民地的经济资源。这是殖民主义发展的第一阶段,按黑格尔的辩证法,它应算是殖民主义的正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旧殖民主义体系在民族解放运动的冲击下瓦解,第三世界兴起,但是殖民主义并未从此而灭亡,而是以新的形式继续泛滥于世,新殖民主义一反旧殖民主义的坚船利炮,直接干预的作法,西方国家主要以投资、贸易、技术为手段,参与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活动,通过经济全球化,建立资本的国际循环体系,从第三世界掠取大量的经济剩余。即:资本流遍世界,利润流向西方。新殖民主义给西方带来了战后的繁荣,维持了现代西方人的生活与消费方式。但是,广大第三世界却没有因为加入资本的国家循环,没有因为追随西方,而实现它们原先憧憬的西方式的现代化。经济全球化仅仅是西方资本的全球化,而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作为西方主导的资本国际循环的积累对象的第三世界众多国家边缘化了。


  8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世界上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落入了“发展的陷阱”。在加入资本国际循环之后,发展中国家成为西方资本积累的对象,工业化条件逐渐发生逆转,最终导致经济发展停滞、甚至倒退,有的被甩出了资本国际循环。“发展的陷阱”不仅对发展中国家是一场灾难,对于西方来说同样是致命的。新殖民主义的生命线就在于资本的国际循环。西方通过国际循环从全世界获取资源与财富,但其前提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循环,试想如果发展中国家的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美国的汉堡包卖给谁呢?发展陷阱虽然出现在第三世界,但对西方同样是致命的,它正在阻塞资本的国际循环。新殖民主义已经不能继续维持西方在全球的利益了。


  后殖民主义就是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成为一种新的历史趋势的。西方需要更直接地运用政治的,甚至军事的手段,控制第三世界国家,迫使第三世界继续充当它的廉价产品的供应地,剩余资本和商品的消纳场和转移污染与垃圾的垃圾站。现在西方后殖民主义的两个战略要点已经清晰可辨——垫高与削平。


  垫高,是对于在工业化过程中落入发展陷阱,甚至发生社会动乱的国家实行扶助,以防止资本的国际循环在这些薄弱环节上发生断裂,继续将这些国家的资源和市场纳入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削平,即对初步实现了工业化,有望“晋升”发达国家行列的发展中国家实施遏制。采用经济控制、制裁,甚至政治干预、军事打击等手段,迫使其继续依附于西方。


  科索沃的危机最深刻的意义就在于:它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后殖民主义战略的实验场。科索沃的隆隆炮火向全世界人民发出了警报,殖民主义并没有成为历史的遗迹,殖民主义者的利剑在空中挥舞。


  在新的世纪里,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若想避免被再殖民化的命运,就必须与西方做最坚决的抗争。不少同胞认为:要想不受西方欺负,就必须把自己国家的事情办好,把经济搞上去。大家常说:落后就要挨打。这些话都对,但在今天的历史条件未免失之简单。怎样把经济搞上去?几十年来许多发展中国家都认为走西方的路,加入资本国家大循环,就可以渐次达到西方的经济水平,实现现代化。结果怎样?西方绝不会允许第三世界国家跻身于它们的行列。“落后就要挨打”不假,但是,什么是落后?我以为:比物质落后更可怕的是民族精神的失落,一个民族在精神上矮化导致的弱势,是比单纯经济落后更难克服的整体性的文化落后。在当代西方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中,依附于西方经济不仅不会真正改变发展中国家的落后面貌,反而会使发展中国家丧失自主发展的条件与可能,使其现代化的努力成为一种不发达的发展。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应当从西方的话语霸权中挣脱出来,重新审视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的道路,探索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