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企业家与慈善有多远


中国房地产企业家与慈善有多远

 

中国经济时报  章剑锋

 

说到慈善,在中国实在是一个苍白无力的词汇,没有人了解房地产企业的慈善贡献,也没有人认为房地产企业的慈善做得很到位。事实上,本报及我个人一直在关注房地产及中国企业界的慈善进程,也一直主张慈善必须成为企业主除了企业之外的另一项重要事业。中华慈善总会昨天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有关房地产慈善论坛,我到会了。觉得比较遗憾,因为房地产企业认为,在中国只有房地产企业是慈善做得最好的,而且不被人理解,媒体丑化了他们,对公众进行了误导。

您是房地产专家,想请您谈谈对房地产慈善的见解:

 

您认为房地产慈善是否做得很理想?

 

  阎雨:北美已有120万家慈善基金组织,拥有6700亿美金,占国民生产总值的9%。而中国仅有100多家慈善基金组织,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1%。

国内工商注册登记的企业超过1000万家,但有过捐赠纪录的不超过10万家。99%的企业从来没有参与过捐赠。进行捐助的主力军是普通的百姓。

 

 这说明中国整个慈善事业发展还比较慢,这里边有历史的因素,也有文化、制度及政策的原因,但根本原因是中国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差,缺乏起码的公共意识!

今年初,中华慈善总会发起了“中国房地产企业社会责任现状调查”显示,有64.71%的网友认为,房地产企业和房地产开发商并不具有社会责任感;有89.41%的网友不认为中国(北京)房地产企业和老总乐善好施;有81.93%的网友认为,像王健林等一大批知名开发商的慈善行为不能够说明房地产商是负有社会责任感。

 

老百姓的评价说明什么?房地产企业的公德意识还很差。

 

 

房地产企业为什么必须要做慈善?

 

阎雨:慈善事业并不是可做可不做,而是全社会的责任。企业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就意味着企业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慈善作为扶贫济困、救助弱势群体是调和社会矛盾、营造公平环境、优化资源配置,创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手段。房地产企业作为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个单元和社会公民,慈善事业自然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对其他行业,房地产企业对慈善事业应具有更强的义务性,其理由如下:

1 房地产是高利润行业,实际平均利润在20%以上,这一利润率相对其他行业企业简直可以说是暴利。这些利润一部分是企业创造的,还有一部分是相应的社会组成部分创造的,因此房地产企业拿出相应比例的利润作慈善事业是理所当然的。

2房地产企业是资金密集型企业,综合各方资金来源,可以说70%以上的资金直接或间接来源于银行,而银行的钱大部分(约14万亿元)又来自居民的投资。一旦房地产企业有破产的风险,银行实际承担了绝大部分,而银行也是企业,银行破产首先损失的广大储户。这样的事情在地方的商业性金融机构已经出现过!因此房地产企业的风险实际还在社会,其为社会做些慈善事情是合情合理的。

3 房地产企业占有的资源是最为宝贵的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我国的土地性质分为国有和集体所有两种,无论哪一种都是公共资源,占有公共资源,就有为公共服务的义务。

 

现有的状况是,很多企业将慈善当作一种商业行为了,做慈善的目的不纯粹,为什么会这样?

阎雨:这无可厚非,企业通过慈善事业树立自己的公众形象,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可以理解和支持的,但不能把商业目的作为惟一的价值判断,因为做慈善还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中国的商人据说大多数很抠,为什么会抠?这与做不做慈善有没有必然关系?

 

阎雨:很“抠”是好事,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抠”说明是要节约资源,也说明了创业的不易,还有对未来可能的风险的警觉。

但“抠”与做公益和慈善事业没有必然关系。不能因为节俭就不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责。

老洛克菲勒作为亿万富翁,每天上班,他自己驾驶一辆老式福特牌轿车先来到格林威治火车站,然后再坐俱乐部的车去中央大厦;每次收到邮包,他都会把包裹盒及捆包裹的绳子留下来。老洛克菲勒可以说抠到了极点,但他一生向慈善事业捐款5.3亿美元,他的家族赞助在全球超出了10亿美元,其中包括中国。

 

还有一个舆论导向问题,开发商认为媒体在漠视他们的慈善业绩,甚至在有意歪曲?有这种事么?

 

阎雨:是否漠视和有意歪曲要拿数字说话。

“中国纳税百强排行榜”公布的2004年度中国纳税500强企业排行榜中,300名以内无一家房地产企业,与之相呼应,05年国家税务总局在对7省市的调查中发现,在各种涉税问题中,房地产业的问题占了90%。

 

为什么民众对房地产企业有看法,读读这些数据就自然明白了。

他们连基本依法纳税都做不到,还能指望他们做慈善事业!

 

您认为媒体为什么会误导民众歪曲事实?

 

阎雨:媒体不存在误导之说,作为新闻媒体他只有客观公正这一个角度。新闻媒体是为公众服务的,他没有责任和义务为哪一个行业或产业的个别人服务。新闻报道受客观条件、环境、政策及人为因素的影响,部分报道的个别处有问题,也是综合因素的影响,比如说信息不对秤等,主观上不存在误导之说。当然个别文章如带有主观恶意的另当别论。

 

 

 

西方企业家的慈善是怎么做的?

 

阎雨:在美国,迄今总捐赠达到6700亿美元,而最富有的20%的美国人所捐赠的钱却占了全部慈善款的三分之二。迄今为止盖茨已经捐出了超过250亿美元,他在遗嘱中宣布将98%的遗产捐给自己创办的比尔盖茨基金会。巴菲特则在遗嘱中宣布,将自己超过300亿美元的个人财产捐出99%给慈善事业。洛克菲勒、摩根、亨利.福特等大批企业家大批的资金捐赠到教育、科研、福利等慈善领域。

西方的企业家把慈善事业视为自身利益范围内的事,慈善事业已经成为西方企业自身战略的一部分,把慈善活动视为是一种经营成本。英特尔公司每年年底的时候,向世界发布自己企业的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在这份报告当中,包括了环境、社区、工作环境、公益事业、慈善事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