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凡人也应讲战略


在周末央视“人物新周刊”的节目中,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企业战略与政策系教授金占明,以深入浅出的道理向观众讲述了战略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存在,看后对我的启发很大。这位战略大师用战略眼光来解析生活的时候,战略研究成为一种对人生的设计,他说,当你用战略来规划生活的时候,你的生活方式甚至人生命运都会发生改变,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战略大师。

金占明用了一句话来概括战略方向的选择原则,“千万别斩断历史和你过去的联系”,着眼于未来固然重要,但是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了吗?“撇开你的历史和传统,撇开你的能力和特长,斩断自己和过去的联系,未来方向的制定也无准确性可言。”那么如何能将对于方向的战略分析的方法应用到生活当中呢?金教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万能表格。以交朋友为例,从进入退出机制来说,什么样的朋友既容易交也容易断,什么样的朋友不好交也不容易断,共有四种情况,我们可以试着往四个格里填一填。结果是:网友是容易交也容易断的,红颜知己是不容易交而容易断的,而坏朋友是容易交而不容易断的,坏恋人是不容易交也不容易断的。

其实,这个表格的集中选择同样也可以应用到年轻人创业当中。如果你家里头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个人能力级别也暂时不够,就应该选择进入比较容易的职业,比如说自行车修理铺,掌鞋摊,十块二十块可能就能起家干活了,亏损了想退出没有什么重大损失;如果家庭经济条件很好,能给你留下了很多资产,就可以选择一种进入难的行业,因为进入难,别人进不去,相对就有很高的收益,但当你想退出去的时候,损失也就大了,因此需要具备很好的心理素质;如果要是能进入这么一个行业,进入难退出容易,你能进去别人进不去,但你要退出来的时候还好退出来,那我觉得你是很幸运的,千万要把握好这个赚钱的机会;进入容易退出难的行业,大家就尽量不要去了,因为进入很容易,赚钱的时候大家都进去了,等你想退出去的时候又出不来,因此这个行当尽量不要去。现在许多大学生在择业的时候往往觉得找工作的难度很大,喜欢的工作门槛过高,进入的条件不具备;而能进入的职业自己又觉得面子上不好看,有些不甘心。说到底,就是对自己的实际状况缺乏足够的客观准确的评估,不能进行实事求是的自我战略设计。

进行自我的战略定位,还需要注意的就是,通过外部环境,也就是别人的视角来审视自己,这是为自己定位的一个很好的选择。朋友帮你介绍对象,一定是认为你和对方特别般配才会主动撮合,但是很多热心的“红娘”都有遭遇悲惨的失败经历,主要原因莫过于其中一方认为对方配不上自己。对方真的就不合适你吗?年轻的朋友应该冷静地思考一下这样的建议:那就是,在找对象的时候,如果好多人都说这个人和你比较般配,那你的“市场价格”大概也就如此了,赶紧就别在挑剔啦。尽管你自己觉得不般配,那是因为你自己的自我评估出现了问题。当自我的认识和外界对你的认识出现不一样的时候,要努力使自己的认识向外界的认识靠拢,能够这样行事的人一定是聪明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经常会有一个困惑,自己觉得各方面都做得挺好,对朋友也很够意思,但是却发现朋友很少。通过向外看环境我们可以更清楚的了解自己所处的情况,外界对你的认识和你的自我感知并非完全一致,自己认为做的好的地方也许并没有得到外界的认同,因此只有及时调整为人处事的策略,才可能招来更多坦诚相待的朋友。这里的关键是要待人坦诚,认真听取朋友的意见和建议,借助别人提供的镜子来修饰自己、完善自己,你就会拥有更加丰富的生活和人生。

当然,说得容易,做起来就不简单了。生活中的我们要使自己拥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要获得彼此交流默契的挚友,不能仅凭想当然,也是要有些战略思考和战略设计的。而生活中的战略也并非只有名牌大学的教授和博导的课堂上和专著中才能读到学懂,只要我们用心,善于在生活中向别人和实践学习,也许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生活中的战略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