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联交所吸纳民资入场交易


  重庆联交所吸纳民资入场交易
 
   华夏时报  2007-7-14   本报记者 杨仕省  重庆报道

    “民企获准进入联交所进行交易,为民企开辟了一条崭新的投融资新渠道。”重庆市政协副主席、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近日对重庆联交所吸纳像力帆这样的民企资产进联交所交易给予了充分肯定。
    尽管联交所在全国同行中,只能算是晚辈,但这个3岁的小弟积极走向民营的做法,却把非国有资产的火种点燃,并且大有燎原之势。一位知情者告诉本报记者,这为前不久该所获得从事中央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的试点机构(简称央企平台)创造了条件。
    更重要的是,进行大规模的产权交易包括走向民企的举措,激活了重庆的资本市场,而更多民间资本的有效参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重庆产权交易走向市场化的程度。
    根据重庆联交所的统计,今年上半年重庆联交所交易宗数为690宗,交易额为70.96亿元,净价增幅为14.08%,其中民营资产同比增幅为180%。迄今为止,重庆联交所交易宗数为4066宗,交易额为649.9亿元,净价增幅为12.2%。
                                                   接受民资进场交易
    尹明善向本报记者透露,打算把力帆重柴的资产放入联交所,让其保值增值。力帆重柴系力帆与原重庆柴油机厂强强联合的一家企业,固定资产5000万元。此外,“力帆在重庆南岸区的两块地,也将进场交易”。
    在尹明善看来,力帆重柴这块资产,占其集团总资产的比例微乎其微,但对力帆这样的民营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来说,大有裨益,比如力帆试图成为民企进入联交所的“引路者”。“力帆汽车对资金的饥渴程度,远远要高于摩托车业。”重庆社科院一位陈姓专家评价道。
    对联交所积极走向民营的做法,尹明善对本报记者坚称:“不仅确保了进场交易资产的保值增值,而且有效地杜绝了交易中的腐败。”尹明善还表示,今后将把联交所作为力帆投融资的一大渠道。
    在重庆,民营经济撑起了经济的半边天。以去年为例,重庆民营经济增加值突破1851亿元,比上年增长19.7%,占GDP比重为53.1%;重庆官方预计,到2010年,民营经济占重庆GDP的比重超过70%。
    正是基于此,联交所为夯实资产转让的交易通道,出台一项产权交易的规定:“国有产权强制进场,其他产权自愿进场。”此令一出,重庆民间资本对产权交易的狂热,一发而不可收拾。
    据悉,在重庆首届产权交易大会上,联交所收到委托的产权交易项目近100个,涉及金额达100亿元。尽管出让企业以国有企业为主,仅有少量的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但有趣的是,对产权交易,私人资本比国有资本表现得更积极。
    重庆某摩配业负责人李军对本报记者说,私人资本对传统制造业(主要包括化工、机械、摩配等)情有独钟,相反,对高科技行业(比如电子、计算机、医药等)的关注度则不高。
                                                            尝试市场化路径
    在重庆成为直辖市3周年之际,联交所获得从事央企国有产权交易资质。
    对于重庆央企平台的建设,国资委副主任李伟要求,联交所确保国有产权在转让过程中实现保值增值,提高产权交易的进场率、竞价率和增值率。重庆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对重庆联交所同样寄予厚望:“务必做好央企国有产权在重庆的交易。”
    重庆也一样,根据重庆市有关规定:重庆市国有产权交易必须进入联交所交易。“既无国有民营之分,也没有市内市外之别,只要‘有利于税收,有利于就业,有利于重庆市的经济发展’就可以参与。”
    但是在首届产权交易会上,集中交易的存量资产的评估价值虽然高达100亿元之巨,但联交所办公室的龙正全回忆说:“主要来自重庆市内的230家改制企业、220家破产企业和200家重组企业,涉及股权、债权、产权等。”
    据悉,当时进场交易的企业包括重庆红岩玻璃厂在内的16家企业,但本报记者注意到,这些企业均为国有企业或者集体企业,缺乏私营企业的加盟。这符合产权交易机构从制度上防止国资流失的宗旨。
    这样的状况还与当时的有关政策有关,继2003年底的3号令出台之后,为了落实国有产权转让进场制度,国资委2004年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有关问题的通知》等8个文件,业内戏称“一托八”。
    这种情况目前有了突破,“不应该仅仅局限在为国有资产配置资源上,应该成为国有产权乃至全社会所有产权的阳光交易平台”。龙正全向本报记者道出联交所的雄心壮志。
    目前中西部地区14个省市的中央企业所属国有资产总额近3万亿元,理论上完全可以在重庆实现交易。但问题还在于,联交所是否有能力吞下这块极具诱惑的超级大蛋糕?要完成巨量的交易,既要允许民资购买国有资产,也要允许民营资产在这里交易。
    联交所副总裁任斌更明确地说,联交所将重点在“中央企业、技术产权交易和非国有产权交易”等方面取得突破。“联交所不仅要盘活国有存量资产,还充分保证非国有资产的交易。” 专家预测,通过产权交易,重庆市每年有至少300亿国有资产进场交易。显然,这有助于活跃重庆以及周边的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