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买股票时会问自己的10个问题


两三周前,我买入了一些伊利和招商银行的股票。从那之后,我再没看过一眼股市行情,直到今天写这篇博的时候仍然没看。我完全不关心这两只股票从那时到现在是涨了还是跌了,因为未来两年内我本来也没打算卖,倒是很有可能还会继续买。

 

我在购买股票的时候从来不会参考任何技术图形,更不会听信任何消息。我通常只问自己10个非常简单的问题:

 

1.      我是否知道这家公司是做什么的?它是否只有一个主业?

 

2.      10年以后这家公司是否还会在?(或者说它还在的可能性是否足够高?)

 

3.      它所处的行业是否是一个正在快速增长、并且随着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升在未来会超比例获益的行业?

 

4.      这家公司是否会被内需拉动?是否有从一线城市进入二三线城市的潜力?

 

5.      作为消费者,我及我周围的人是否愿意使用它的产品或者服务?

 

6.      它的行业地位是否很容易被取代?它相对于它的追随者而言是否有一定的门槛?

 

7.      它目前的市盈率、EBITDA倍数等估值参数是否相对合理?

 

8.      它的平均交易量是否足够大?流动性是否足够好?

 

9.      它的掌舵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流露出来的思想和理念我自己是否认可?

 

10.  这家公司是否存在大量关联交易?

 

如果这10个问题的答案都让我觉得比较踏实,那么我就会毫不犹豫地买入。也许股价明天还会继续下探,也许市场明年还会有更好的买入时机,但是没关系,我知道我永远不可能抄到最低,正如我永远不可能抓到最高。我只要中间那段,剩下的与我无关。

 

 

最后顺便说一句,请那些用发贴机在别人博客里乱发小广告--特别是那些恬着脸招摇撞骗号称能给别人股市内幕消息怎么看都是一副大脑遇险的弱智相--的人自重,请找同样弱智的人去骗;这里没有你的目标市场。英文里有句话叫“Get a life”,直译过来就是“去给自己找个生活过吧。”送给那些兜售和使用自动发贴软件的人。

 

相关文章

 

《给新入股市的大爷大妈们的建议》

 

《中国股市与庞氏骗局》

 

《我的2007年股市攻略》

 

《我不太理解牛市如何深刻》

 

《证监会什么都管,股民就会变成儿童》

 

《华尔街风暴带来的中国机会》

 

《资本的冬天》

 

《风险投资与私墓股权市场不会冻结》

 

《投资人常用的忽悠用语》

 

《一个7000亿美元救市的另类方案》

 

《独立投资银行模式不会消亡》

 

《华尔街大地震后的几点思考》

 

《谁谋杀了贝尔斯登》

 

《PE投资热将是一场全民试错运动》

 

《中国出现世界顶级PE的五个前提条件》

 

《关于人民币基金的几个重要问题》

 

《2008年中国资本市场猜想》

 

《次债危机的中国版演绎》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