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为啥这么高?


1、三类有钱人
 

金融时报专栏作家魏城的《中国富人“哪来的钱“》,一针见血的指出现在的国内三类人是有钱的主:

 

第一类人是中国市场化改革的产物,包括私企老板、外企的高薪雇员、律师、咨询师、会计师等高级专业人员、歌星、演员等娱乐圈名人。改革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不过先富带动后富就难了;劫贫济富的马太效应显著。作为既得利益者,不要想当然的认为他们当活雷锋贡献自己的财富给社会;更多人捐赠和回馈只是装装样子而已。 

 

第二类人是中国房市和股市两大市场的受益者,包括房地产开发商、股市庄家、资本玩家和一些成功的炒房者和股民。政治经济学在国内发扬的淋漓尽致,金钱和权利挂钩、官商勾结的事路人皆知。每个人都会为自己所代表的利益阶层说话,因此所谓的专家成为阶层的代言人不难理解;毕竟不少专家还是要生活的,既然不能做女婿换来,那么出卖一下灵魂换取物质享受,好像非常值得理解。股市和楼市养活了一大批文人和政客,一个鼻孔出气也就非常好接受了。老一辈的知识份子,更多是真心的做学问;所谓新冒出来的精英更多是做圈子,拉帮结派、谋求私利成为他们的追求。因此网上有不少雷人的发言:只有房地产才能救中国;以后的社会就是你没有钱买房,就得离开城市去乡下,城市是给有钱人住的。呵呵,其实说这些话的人如果自身是个穷光蛋,因为没有房子而流离失所,他们就不会这么说了;毕竟站着说话不害腰疼的人,大有人在。

 

第三类人则是吃“官粮”者,包括党政机关的中高层官员、国有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等。上世纪八十年代毕业的人,愿意在制造业等企业平凡的岗位勤恳的工作;九十年代毕业的人开始尝试私营企业和互联网;2000年毕业的人更愿意追逐金融行业;在2010年毕业的人更喜欢到党政机关工作。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故事。整个官僚体系已经足够庞大了,为什么还要不断加入党政机关?价值取向转变的背后,是非常值得思考的事。

 

2、为啥房价这么高?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最近公布了一份关于中国富人的研究报告称,2008年中国拥有百万美元资产的家庭不到中国家庭总数的0.1%,但拥有45%的总财富。网上也流传中国0.4%人,掌握70%财富。从侧面反映了,贫富差距之巨大;改革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后遗症,已经发作了。

 

看看中国财富500强和福布斯400富豪榜,留心胡舒立时代的《财经》所报道的私有化,就能明白有钱人和有权人都在做些什么?房地产是地方政府的财政命脉,也是官本位升迁的重要途径,和开发商的合作似乎是自然而然的事。我们几千年封建社会流传下来的思想根基,没有根本的改变。比较有意思的事情,不少有钱的主,大规模的购置楼宇就像买白菜一样;可怜平头百姓,需要集两三代人和家庭的力量才能购置一套房子,而且可能要背负几十年的房贷。

 

还有一件比较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国内的热钱不断。其实有一种途径是值得关注的,不少国内的富豪,早已经把子女移民国外,将资产转移到国外账户。在国内楼市和股市大好的时期,趁机将原有账户的钱重新转移配置至国内,非常有可能的。

 

至少从一些微观层面的观察,能够看到投资和投机的力量。以上海为例,身边拥有2套以上住房的人实在不是少数;更何况可以像买白菜一样扫楼的主。可能这部分人的数量,与13亿的基数相比是相当的少的,但是其财力却是富可敌国啊。这种资金进入楼市,怎么可能不把房价炒高?毕竟国内可以投资的渠道也是相当缺乏的。开发商,追求的也是利益最大化;房价给普通百姓的压力他们不关心,他们更关注可以获得多少收益。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