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视角下的“群众利益”


  

 
群众利益是神圣的。如何实现群众利益这一神圣目的,途径和手段也是多元的,如解决群众中存在的一些具体困难,如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等等,都是有效的途径和办法。但笔者认为,根本的途径是要为群众创造一个公正、人本、诚信的环境。
从具体层面看,群众利益有二个维度: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所谓时间维度,就是指群众利益有一个在不同时间区间上的配置问题。由于人总是有生命周期的,所以,利益的配置就有两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考虑:一是如何处理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平衡?既现在的群众利益与将来的群众利益的关系如何均衡?也就是当代人的利益与后代人的利益如何均衡分配?二是如何解决同一群体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均衡?要实现群众利益在时间维度上的均衡,就是要实现群众利益在上述两个方面资源的均衡配置。所谓空间维度,就是群众利益有空间方面的限制,具体就是有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区别。群众所处空间的范围有大有小,而资源总是有限的,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在不同范围的群体之间进行分割,就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一方面,我们要考虑局部的群众利益;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考虑整体的和社会的群众利益。要实现群众利益的空间均衡,就是要实现局部的群众利益和整体的群众利益的均衡配置。
社会的利益均衡实质就是要实现群众之间利益的均衡。而群众之间利益的均衡就是要实现群众利益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两个维度的均衡。那么如何实现群众利益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两个维度的均衡,笔者认为,关键就是要实现公正、人本、诚信的环境。
公正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永恒价值。从经济学角度看,公正实际体现就是边际报酬等于边际贡献;反之,就是不公正。公正有不同层次的境界。在个人层面,公正的标准是:个人的边际报酬等于个人的边际贡献。个人的公正是一种小公正。在团体层面,公正的标准是:团体对社会的边际贡献等于社会对团体的边际报酬,即报酬与贡献在团体之间实现了均衡。团体的公正是一种中等层次的公正。在社会层面,公正的标准是:社会中任一成员的边际报酬等于其对社会的边际贡献。社会的公正是一种大公正。
在公正的条件下,群众利益就会时间维度上实现均衡。因为在边际报酬等于边际贡献的条件下,当前群众的边际贡献就与当前群众的边际收益相等;同时,未来群众的边际收益就与未来群众的边际贡献相等。这时,就不存在群众利益在不同时间段内配置的错位和不对称,每个人都在特定的时间区间内根据自己对社会的贡献实现了自身应得的价值和收益。
同理,在公正的条件下,由于每个人都实现了边际收益等于边际贡献,这时也就不存在某一空间群体侵占另一空间群体利益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群众利益在空间维度上也就实现了均衡。
另外,实现群众利益,也要坚持人本的原则。坚持人本的原则,既符合公正的精神,同时,人本又体现着比公正更高层次的境界。人本为群众利益的实现提供了正确的方向和目标。人是社会发展的手段,也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但更重要的是目的,而非手段。一方面,我们要强调平等竞争,按贡献分配收益;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关爱和照顾弱势群体,大力提倡人道主义。另外,我们坚持人本的原则,就是我们既要提倡满足群众的物质利益需求,也要大力满足群众的精神利益需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应当协同推进,共同发展,而不能是一条腿长,一条腿短。
建设诚信环境,也是实现群众利益的重要手段。首先,没有诚信,就没有有效的经济预期和秩序,经济运行的交易成本就高,群众利益的实现就是低效的和高成本的。一百多年前,一位叫明恩溥的美国传教士在《典型的中国人》一书中认为:中国人勤劳又刻苦,但中国人缺乏诚信,若中国人既有勤劳,又有诚信,那么中国人理所当然能够成为地球上最兴旺的民族。有勤劳只会产生个体效率,而有诚信可产生社会整体效率。其次,诚信也是国家推进民主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民主化是实现群众利益的重要手段,而无诚信的国民所构建的民主只能是伪民主和形式民主,最终使民主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导致民主的形式化和异化。所以,在一个缺乏诚信的环境中,民主化将会遭遇双重困境。一方面,民主化需要克服供给方面的困难;另一方面,民主化需要克服需求方面的困难。第三,没有诚信,就没有健康的人际关系,发展的社会资本就无从体现,群众就会生活和工作得很累,干部也会生活和工作得很累。一方面,群众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对付缺乏诚信的一些和个别干部;另一方面,干部也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对付一些和个别缺乏诚信的群众。这种情况将导致利益的实现和维护成了一种投机取巧和坑蒙拐骗,最终,真正的群众利益反而无法得到有效实现。
建设公正、人本、诚信的环境,要从多方面进行着手。首先,要着力推进国家法治化进程。这里一是要做到有法必讲,执法必严。二是要做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积极推进法治化进程。法治国家建设的最终体现关键是每一个国民都要形成一个良好的法治习惯,而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建设法治社会,需要从具体事情和每一个人的行为和小事入手和开始,时间一久,习惯就自然形成。否则,就是人人既是受害者,也是害人者。其次,要建立和健全各种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就业、医疗、养老、住房、教育等各种制度的建设。第三,要实行更加公开和透明的决策制度体系。公开是实现公正的有效手段。要在现有的干部考核体系中,增加政务公开程度方面的考核指标。第四,要积极探讨有效公平的分配制度,要着力解决好城乡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地区收入差距等方面的问题。第五,大力改造面子文化,积极建设诚信文化。诚信文化要求一个人内在与外在的统一,要求言与行的统一,而面子文化则相反。面子文化顾就的是面子,而不是里子,顾就的是外在,而不是内在,顾就的是形式和手段,而不是内容和目的。面子文化实质表现就是面子上是一套,背地里又是一套,所以,面子文化本质是不诚信的,是与诚信文化本质不相容的。面子文化的改造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是需要每一个国民的自觉和自醒,而不仅仅是单个人或部分人的自觉和自醒。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积极行动起来,共同为建设和谐社会努力,共同为建设公正、人本、诚信的环境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和力量。只有实现了公正、人本、诚信的环境,群众利益的实现就不是虚假和眼前的,就不是局部的,群众利益的实现就是整体的,群众也就有了真利益和长远利益,社会也就实现了利益的均衡,社会的发展也就有了和谐和健康。
 
 
 
 
 
通信地址:甘肃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邮政编码:730070  
作者职称: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