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光亚新解《道德经》十八


原文:

  大道废  有仁义  智慧出  有大伪  六亲不和  有孝慈 国家昏乱  有忠臣   

 

译文:

  大道(自然无为)被荒废后,才有所谓仁义这类主张出现;智慧(知识心术)出现之后,才有尔虞我诈这类大的虚伪存在;六亲(家族亲属)出现了不和睦,才有子孝父慈这类行为倡导出现;国家陷入昏乱(君臣混淆、政权动荡),才有忠臣显露出来。

 

点注:

  老子此篇运用辩证思维分析了社会、人际、家庭、政治等诸多关系,指出了对立面是相互转化的。这不以观察者的好恶为转移。
  此篇论述显然是针对儒学的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忠孝仁爱这些都是儒学所宣扬的观点。其实,无论道学还是儒学,其目标都是想构建、维护社会和谐。然而这是两种(自然和谐、人为和谐)对立的和谐观,社会利益关系有所不同。
  此篇文字近乎白话,比较起来好读易懂,然而文中所谓大道以及大伪的大字是什么含意,译者和读者都须要深入思考,才能准确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