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钟光亚

长期从事经济学研究,对哲学、社会学及传统文化也有一定研究。原研究生导师。



QQ号993341112

试谈信贷杠杆


 

 

 
社会信贷,既是动员和调剂社会资金的工具,又是引导和控制社会经济的杠杆,因而社会金融工作,既要充分运用信贷工具来组织和分配社会资金,又要学会运用信贷杠杆来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运转。
 
信贷杠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
信贷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形式,它对商品经济发展起着巨大推动作用。但是信贷自身具有这种推动作用,还不成为经济杠杆。它要成为经济杠杆,关键在于为人们自觉地加以运用。所以,信贷杠杆就是信贷这种价值运动形式为人们自觉地运用来作为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经济手段。这里我们看到信贷杠杆的基本内容包括了三个方面:
第一、它是一...

Read more

经济杠杆的基本特征和功能


 

 
一、经济杠杆的基本特征
国家管理社会经济生活,既要运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教育手段、更要运用经济手段。而经济杠杆作为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管理的主要经济手段,它同其它手段相比较,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一)   管理过程上的间接性
国家管理社会经济生活,无论运用何种手段,总有一个管理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国家作为经济管理主体,采取直接或间接的程序,去作用于管理对象,即作用于社会主义经济活动的主要经营者——企业。国家运用经济杠杆管理社会经济生活,就不是直接决定企业的各种经济活动,而是通过经济杠杆间接去影响企业的各种...

Read more

商品范畴与市场体系


 

马克思在《资本论》一书的开篇,高度地把商品概念为使用价值和价值(第一卷第四十七页),紧接着在全书运用这一理论抽象,论述了各种不同形态的商品。
首先,马克思全面论述了物质资料商品。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因而马克思把物质资料商品,作为政治经济本来意义上的商品展开了论述。他指出一个物成为商品,必须具备四个条件:第一要是价值(劳动产品);第二要是社会使用价值(为别人所使用);第三要是交换价值(通过市场交换);第四要是使用价值(有用物品),四个条件紧密相联,互相依存。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社会使用价值是使用价值的表现形式,如果把两个表现形式抽象掉,剩下两个最基...

Read more

价值规律体系的横向考察


  

  价值规律是商品运动的普遍规律、基本规律。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价值规律也应作深入研究。对此的基本思路有两条:一条是从纵向上研究商品生产不同发展阶段上的价值规律,从而可以做到自觉区别运用;一条是从横向上研究商品生产不同生产环节上的价值规律,从而可以做到自觉全面运用。本文试从后一条思路上进行一些探索。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曾经指出:社会生产一服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过程,它们是构成“一个总体的各个环节,一个统一体内部的差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02页)市场经济作为一个社会经济整体,同样也是生产、分配、...

Read more

深入探讨暴利问题


 

暴利,作为一个客观经济现象,已经不时出现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随着一些行业和一些商品暴利现象不时出现,反对暴利也就成为一个研究话题。然而,为了要作到真正有效地遏制暴利,这就需要我们对暴利的界定、成因和对策等,进行深入探讨。
 
暴利反映了商品流通中一种特殊的经济关系,概括起来,就是商品的售卖者和购买者,通过市场价格暴涨暴跌,获得超出商品实际价值及其正常波动范围所形成的超常利润。按照这一概括,所谓暴利包括三个基本构成要素:
一是商品的售卖者和购买者,这构成暴利行为的活动主体。这里售卖者有两个经济角色,即直接进入市场售卖自己产品的生产者和专门从事流通而进...

Read more

合同制:一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


 

我国现实经济生活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使社会经济实现有序的运转。如何才能有效地实现这一任务,我们认为,广泛推行经济合同,逐步建立合同制度,是一项带有根本性的措施。
 
计划——合同——市场
协调计划与市场关系的现实选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它具有计划性,另一方面它具有市场性。计划与市场如何有机地结合,这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共同探寻的难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与市场都是覆盖全社会的。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和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为在全...

Read more

关于经济运行机制概念问题


 

社会经济运行机制问题,是关系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长期以来,人们对社会经济运行机制的研究,围绕政府调控与市场调控的关系,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也在理论上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然而,现实经济生活告诉我们,迄今社会经济运行机制,仍然是人们尚未很好解决的一个难题,首先在概念上就还模糊,有人也因此而把它喻为数学上的哥德巴赫猜想。我们面对这一现状,要把社会经济运行机制研究推向深入,这就很有必要阔展研究视野,拓宽研究思路,改变过于理性化的研究方法。笔者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所以试图从制约社会经济运行的各个要素,全面考察它们所具有的内在联系,深入分析它们所发挥的各种功能,进而力求通过这一研...

Read more

关于“两权”分离的历史考察及现实思索


 

所谓“两权”分离,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内部关系中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这种“两权”分离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早已存在,今天又是我们经济体制改革所涉及的一个重要问题。从历史到现实对它进行认真探讨,我们可以发现今天我们所实行的“两权”分离属于什么性质,由何客观原因决定,起了什么作用,有哪些形式,以及存在什么问题。这对于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地考察,我们可以看到“两权”分离先后出现了三种类型。
1、剥削者内部的&ldq...

Read more

县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探索


 

为了更好地从全局上推动县市区域经济发展,必须认真研究县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这里着重探讨县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形成、总体谋划、主体构成和实施推进。
县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属于地方经济发展战略,它是通过综合处理社会各种经济关系,谋求最理想的的发展发展目标,选择最适合的发展途径,采取最有力的发展措施,以期实现整个县市区域经济协调、稳定、持续的发展。它是对县市区域经济一个较长时期发展全局的谋划。
经济发展战略,是由军事发展战略演变而来。“战略”一词最早是由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在研究战争中使用,到了十七、十八世纪初期,“战略”一词...

Read more

试论商品概念及其对现实经济生活的影响


 

 
市场经济已发展到今天,然而许多人头脑中还缺乏科学的商品概念。人们大多都还记得过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给商品概念所作的表述:“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或者“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但是,这一表述不符合马克思给商品所作的完整结论,没有全面概括商品本质属性,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于实践也不利。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首篇首章,对商品一般作了专门的研究,然后精辟指出:“一个物可以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在这个物并不是由于劳动而对人有用的情况下就是这样。例如,空气、处女地、天然草地、野生林等等。一个...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