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和未来的楼市走向,已经有“L”型说、“V”型说以及“U”型说,都不大形象。依“L”型说,房价/销量会直落到底,然后平移向前,不会再回升;依“V”型说,房价/销量会斜向大落,触底之后立即快速反弹;依“U”型说,房价/销量会近乎于直落而下,谷底不宽,很快又直上而去。
我认为,房价和销量都应该近似于一条“河床断面曲线”。“此岸”的岸线斜而向下,触底之后波动平移,直到“彼岸”的拐点后再斜而向上。自然形成的河床断面多为此形。两岸总是斜下斜上的,除非有人工的堤岸。河床之底不可能是平直的,必有凹凸不平,断面呈振荡起伏状。
对于这样的曲线,人们最关注三个问题——其一,“此岸”斜下的斜度与长度,何时是河床底之拐点;其二,河底的宽度和起伏的状态,何时才到“彼岸”之拐点;其三,重新上行的起点、斜度与长度。
依照当前的实际状况看,向下之势已接近底部,之所以会平行是由于上行下行都有压力。抑制向上的压力是——百姓的观望心态,太多的可选性,过高的房价、购买能力限制以及对新政策和降价的期待;抑制向下的压力是——市场存在的刚性需求和政府的政策导向等。以后已不太可能再度出现二〇〇七年的疯狂增长。
政府的政策导向空前正面,无非是希望“此岸”尽快触底,河床不要太宽,底部不要大起大落,“彼岸”则早些到来。这是因为各级政府深知,房地产作为一个“重要支柱产业”,能拉动百余个相关行业,可以最迅速地调动百姓的财力,产生“内需拉动”的效果。
不同的人群对曲线的期许不一样。没买房的人,希望房价大落,有房的人希望房产保值,不要大降;已有房而希望换房的人,既希望持有之房不要贬值又希望待购之房多些降价。于是,曲线在多种力量的博弈之中扭摆不定。
楼市的曲线是国民经济起落的晴雨线。此时的我们也许都不要太过于关注自己心中的那条理想曲线,而应是关心国家政府希望的那条务实的曲线。“重要支柱产业”、“不要大起大落”、“希望V型反弹”,不应该只是领导人们的意愿而更应该成为大众的共识。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