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换脑子,就换脑袋!
吴金刚/文
有段时间没写东西了,主要忙工作上的事情。由于不降价,所以面临项目销售压力,心情异常紧张。在全体营销团队努力下,半个多月以来,还是取得了销售成功,算是努力没有白费,值得欣慰。最近除了思考如何卖房子之外,对卖房子的人关注较多。这也可能跟这段时间公司招聘营销人员有关系,一次又一次给应聘者面试,藏在内心的对营销人的思考,就涌现出来了。今天下班回来的路上,一边开车,一边考虑这件事情,“不换脑子,就换脑袋!”就这么蹦出来了。以下这些文字,算是和同在营销第一线的朋友们共勉。
市场好的时候,怎么弄都能把房子卖掉,甚至营销人员自己都不知道从哪里冒出那么多客户?稀里糊涂的房子就抢光了。房地产公司的其他部门,一些非业务部门还好,由于不是太懂,以为营销人员功劳很大;而那些业务部门就不服气了,比如工程部、设计部,他们会认为产品设计的好,建造的好,所以才卖的好,营销人员就是打打广告、签签合同的,一些没有技术含量的体力活而已,在公司产品方案评审时,根本就不听营销的,认为营销人员不懂产品。营销人员由于在产品细节及专业方面也确实没有他们懂,在面对他们的强势时,由于卖的好,也就忍气吞声,慢慢就干脆想开了。
然而,斗转星移,现在行情不好了,房子卖不动了。这个时候,公司由于融资渠道不通了,资金链紧张了,捍卫现金流的力量只有销售回款了,整个公司都把压力给了营销人员。这是客观事实,行情把营销人员的地位空前提高,话语权也提升了,提设计调整意见,设计人员听的,提产品整改、提升、优化意见,工程人员听的。公司里的眼睛可都盯着营销人员的,如果卖不好,他们会说“我们可是全力支持你们的,看看吧,以前行情好,你们卖的好,现在行情不好了,你们如果有水平就去卖啊,现在看来你们就是看天吃饭。”卖不动怎么办呢?降价,成为营销最立竿见影的营销手段。可是这个手段营销人员只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碰到开明的公司还好,如果碰到不开明的公司,一句话“降价,我还要你们干嘛”,就能把营销人员噎死。
这个时候,营销人员可能很怀念市场好的时候,会讨论和预测市场什么时候再会转暖。我觉得要面对现实,好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再转暖什么时候,不知道。有人预测明年,有人预测后年,国家发改委又说要3~5年,具体什么时候,谁如果预测的准,那一定是神仙了。花脑子去讨论和预测这个问题,是一种浪费。市场是有规律的,既然活在当下,那就动脑子把当下的事情做好。昨天已成为历史,明天是不可预测的未来,今天才是创造奇迹的最好时机。
这个时候,要换脑子了,不能以市场好的时候的套路去做了。营销人员要祭起自己的信仰:没有卖不掉的房子,只有卖不掉房子的人。要加强对产品研究、客户研究、渠道研究、市场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市场好的时候如果这些没有重视的话,现在一定要重视了。虽然这些几乎每个营销人员都会说,也都懂。如果纸上谈兵,那一定是高手云集,可一旦操作起项目来,真刀真枪的干起来,可能就未必是那么回事了。问题出在哪里?很多人都百思不得其解,问那些操作成功的营销人,听听成功的措施和理由,好像自己也是这样做的,怎么就卖不动呢?是不是那些成功的营销人有什么秘诀,不告诉啊。当然不是,营销本来就没有什么秘密!我对房地产营销总结就“合适”二字,具体就是: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通过合适的渠道,诉求合适的内容,面向合适的客户。如果有秘密,那么秘密就在“合适”二字里面,自己用脑子去揣摩吧。
这个时候要换什么样的脑子呢,我觉得首先要有营销思想,而不是人云亦云的学别人,借鉴是可以的。用营销思想武装自己的脑袋,然后用心的去制定合适的策略, 选择合适的时机,坚决、细致、到位的去执行。 因为营销的套路就那些,大家都知道,这就像54张扑克牌,每个人资源和机会都是一样的,但是就是有人会赢,有人会输。因此,要努力的提升自己,不能再对产品一知半解的。如果自认为很了解了,那能不能再广泛些、再深入些,这里面没有止境。就是不能浮于表面,比如没客户,要么就想到打广告,要么就想到是去大街上拉客户。打广告是对的,拉客户也是对的,关键是怎么做,有没有想清楚。要深入、严谨、科学的去做房地产营销,而不是愣头青一样,病急乱投医,否则,越做越乱、浅尝则止、信心丧失、怨天尤人、被换脑袋!
这个时候,要转换市场好的时候的营销思维,在买方市场环境下,用卖方市场的营销思维去工作,那如果成功才叫怪事。因此,要换脑子的,这是公司需要的,也是行业需要的,如果不换脑子,那么会被公司换脑袋的。想想中国5.8万多家房地产公司(项目公司),平均一个公司的营销人员按14个计算,目前中国有80多万房地产营销从业人员,房地产公司要洗牌,房地产营销从业人员洗牌也在所难免。所以,在目前这个阶段,营销人员不换脑子,就有换脑袋的风险。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