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互联网进入中国,中国特色互联网从此就迈出了其漫长的发展步伐。
2000年,互联网遭遇泡沫。2001年,中国互联网发生裂变。2002年,互联网暖阳渐进。2004年,互联网激战正酣。2005年,中国互联网遭遇大鳄并购。2006年,Web2.0热炒之年。2007年,中国网游上市。2008年,互联网遭遇裁员节流,危机下的娱乐。2009年,互联网复苏之年。
2009年11月,由打击手机涉黄网站引发大规模互联网整治,先是关闭清理BT下载类网站,然后是采取一刀切手段针对所有网站进行检查。12月,整治力度继续加大,继互联网接入服务商、电信运营商、独立互联网和WAP网站之后,域名服务商又成为整治的重点。除了禁止国内个人域名注册之外,还对未备案域名停止解析(含跳转)。
2010年,中国最大的搜索引擎百度遭遇黑客攻击,全球“搜索引擎老大”谷歌又要退出中国市场。中国互联网市场可谓处于“超忙碌”状态。
从上述中国互联网近15来的发展情况看,中国互联网中国特色道路越来越明显。
1、中国互联网发展正处于“群网割据”“百家争鸣”的状态。变革之中酿商机,改朝换代唤英雄,可谓竞争相当之激烈。
2、中国互联网发展开始进行大力整顿和规范化管理,力求打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无规矩不成方圆。
3、中国网名数量的急剧增加和世界影响力的提升的速度可谓前所未有,网民才是互联网发展的硬道理。
4、中国互联网媒体不断挑战传统媒体的发展,2010年“网络春晚”的出现引发了网媒和传媒的更深碰撞。
不可否认,中国互联网的第一代甚至是现在,在互联网领域干的很多事情都是把美国等其他发达国家的东西照搬过来。yahoo成为中国门户的标杆,google成为中国搜索的努力学习对象,韩国的东方blog也让我们看到东洋的胜境。不管如何,我们都可以看到,完全的照搬这条路,在中国是走不通的,而成功者,往往都是将学习别人与基于本土市场的创新结合得很好的那些企业。即使在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东方人,中国人,本身的民族文化的差异,互联网发展环境的差异,互联网发展阶段的差异,也是逃不开的话题。这种差异,在互联网的深度发展,进入人们的日常工作。
中国互联网发展之中国特色渐渐凸显。至于未来的中国互联网是个什么情况,我们不能断言,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以人为本”是根本,中国网民的影响和主导力影响着中国互联网的特色之路发展。规范化、市场化、开放化、安全化中国特色化互联网道路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