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内地家电龙头企业苏宁电器正式宣布以3500万港元及不超过1.8亿港元收购香港电器零售连锁公司激光及其存货等相关资产,标示着国内企业以收购进入香港市场的领域,进一步来到了零售市场。我印象中类似的交易一直都是集中于金融业,例如有招商银行收购永隆银行,再有海通证券收购大福证券。
跨国零售业公司开店无非以租赁、购置、收购三种方式,苏宁采取的收购方式主要是为了节省时间成本。其实苏宁并不是第一间国内家电公司打进香港的零售业市场,国美于03年已经开始进军香港了,高峰时期更有超过10间分店,不过现在国美香港的分店数目只剩下几间了。相反,香港多间老牌的家电公司,如百老汇,激光等等,却受惠于国内逐步开宽自由行,分店越开越多。有国内持有苏宁的投资者问Victoria,苏宁收购激光会否重蹈国美香港失败收场的覆辙?我认为机会不大,首先苏宁跟国美策略不同,前者是收购已经有十多年经营经验的激光,其于香港已经拥有一定的客户群。而国美则是以租赁方式去进入一个全新的市场。第二,表面上看过去,是国美香港斗不过地头虫,但实际上前者不行是自身的问题。
很多人或许不知道,国美香港并非属上市公司国美电器(493)旗下,而是由黄光裕私人持有,上市公司只是与国美香港签订管理条约,负责管理。因此当国美电器前主席黄光裕失踪、传被捕后,供货商开始对国美香港存有戒心,把赊数期由一般的一至三个月,缩短至一星期至十五日。后来更有些供货商不向国美香港供货。集团只好改变策略,等到有客人想要货时,国美才逐件问供货商拿货。这样令到原本只需一,两日的送货程序变到要一个星期以上。在家电零售业如此白热化的竞争下,国美送货时间比其它竞争者要长一倍多,自然不停流失客户,最终只好以承受不了租金上升为借口逐步关掉每间分店。
相反苏宁电器的管理文化一直给我不错的印象,其总裁孙为民更被《福布斯》中文杂志选为「2008年中国(非国有)上市公司最佳老板」,我认为苏宁电器不易出现那种深层的人事风险。
王雅媛为持牌人士,并没有持有以上股票
-----------------------------
蘇寧電器管理文化良好
隨著內地家電龍頭企業蘇寧電器正式宣布以3500萬港元及不超過1.8億港元收購香港電器零售連鎖公司鐳射及其存貨等相關資產,標示著國內企業以收購進入香港市場的領域,進一步來到了零售市場。我印象中類似的交易一直都是集中於金融業,例如有招商銀行收購永隆銀行,再有海通證券收購大福證券。
跨國零售業公司開店無非以租賃、購置、收購三種方式,蘇寧採取的收購方式主要是為了節省時間成本。其實蘇寧並不是第一間國內家電公司打進香港的零售業市場,國美於03年已經開始進軍香港了,高峰時期更有超過10間分店,不過現在國美香港的分店數目只剩下幾間了。相反,香港多間老牌的家電公司,如百老匯,鐳射等等,卻受惠於國內逐步開寬自由行,分店越開越多。有國內持有蘇寧的投資者問Victoria,蘇寧收購鐳射會否重蹈國美香港失敗收場的覆轍?我認為機會不大,首先蘇寧跟國美策略不同,前者是收購已經有十多年經營經驗的鐳射,其於香港已經擁有一定的客戶群。而國美則是以租賃方式去進入一個全新的市場。第二,表面上看過去,是國美香港鬥不過地頭蟲,但實際上前者不行是自身的問題。
很多人或許不知道,國美香港並非屬上市公司國美電器(493)旗下,而是由黃光裕私人持有,上市公司只是與國美香港簽訂管理條約,負責管理。因此當國美電器前主席黃光裕失蹤、傳被捕後,供應商開始對國美香港存有戒心,把賒數期由一般的一至三個月,縮短至一星期至十五日。後來更有些供應商不向國美香港供貨。集團只好改變策略,等到有客人想要貨時,國美才逐件問供應商拿貨。這樣令到原本只需一,兩日的送貨程序變到要一個星期以上。在家電零售業如此白熱化的競爭下,國美送貨時間比其他競爭者要長一倍多,自然不停流失客戶,最終只好以承受不了租金上升為藉口逐步關掉每間分店。
相反蘇寧電器的管理文化一直給我不錯的印象,其總裁孫為民更被《福布斯》中文雜誌選為「2008年中國(非國有)上市公司最佳老闆」,我認為蘇寧電器不易出現那種深層的人事風險。
王雅媛為持牌人士,並沒有持有以上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