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学通论与历史——以皮锡瑞为例
皮锡瑞(1850-1908),著《经学历史》、《经学通论》、《经学家法讲义》。
《经学通论》“自序”拟定六条“大旨”:
一当知经为孔子所定,孔子以前,不得有经;
二当知汉初去古未远,以为孔子作经,说必有据;
三当知后汉古文说出,乃尊周公以抑孔子;
四当知晋宋以下,专信古文《尚书》、毛《诗》、《周官》、《左传》,而大义微言不彰;
五当知宋元经学虽衰,而不信古文诸书,亦有特见;
六当知国朝经学复盛,乾嘉以后,治今文者尤能窥见圣经微旨。
《经学历史》分为十个时代:
一、经学开辟时代:自孔子删定六经为始。
二、经学流传时代:经学传于孔门。
三、经学昌明时代:至汉武始昌明,最纯正。
四、经学极盛时代:自汉元、成至后汉。
五、经学中衰时代:汉亡而经学衰。
六、经学分立时代:南北朝分立时代,其时说经者亦有南学、北学之分。
七、经学统一时代:隋平陈而天下统一,有南学,无北学。
八、经学变古时代:宋初笃实之风,乃不久而风气遂变。
九、经学积衰时代:宋以后为积衰时代。
十、经学复盛时代:经学自两汉后,越千余年,至国朝而复盛。
三个关节点形成三大形态:汉学、宋学、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