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焦点评(10-173):南海桂城会否变为广佛同城化“灯下黑”?
彭澎接受《南方都市报》采访
题外话:广佛同城化为原先正在整合的“大佛山”带来不同的变化因子:广佛地铁的建成,大量佛山人可以直接到广州购物,广州人去佛山干什么呢?建设东平新城很重要一个目的是整合顺德,但顺德却成为相对独立的“地级县”;原来作为佛山边角的南海三山地区却又可能变成广佛的连接区,上升为广州的“郊区”……但也有人担心,桂城变为广佛之间的“灯下黑”!
恐变广佛“灯下城”:桂城求亮
没禅城传统,没广州现代,地铁开通后桂城旅游业会否陷低谷,专家、网友灼见迭出
2010年12月2日 南方都市报
智汇桂城网友大会之网论
广佛同城的璀璨华灯下,桂城有可能变成“暗城”?智汇桂城网友大会,今日由网友“wanttofree11”打头阵。在他看来,桂城被广州与禅城夹在中间,历史底蕴PK不过祖庙、东华里,现代化程度又比不上珠江新城、海心沙,地铁开通后,原本就不够强的旅游业将遭受重创。
山穷水复疑无路,网友遥指三山港。“wanttofree11”将三山比做广州的二沙岛,“那里的水和山都是桂城的宝贵资源,地处广佛核心的优势更是独一无二。”此论一出,旅游业人士、规划专家普遍认同。但也有网友提出质疑:桂城寸土寸金,用三山港发展旅游,还须三思而后行。
●今日网文
桂城,对广佛“灯下城”说No
广佛地铁开通,桂城的旅游优势却在消减。禅城有丰富的历史人文沉淀,特别是祖庙大修后,成为广佛市民的旅游首选。禅城更借此推出“三天两夜游禅城”的旅游路线,充分挖掘已有资源,打造“独一无二”的特色。地铁开通后,广佛市民西可游祖庙,东可攀广州塔。介于两地间的桂城,或将沦为“广佛灯下城”。
充分挖掘文化资源 实现差异化
桂城要发展旅游,首先是缔造出差异化来,特别是明显具有震撼力的差异化。禅城具有那么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桂城就千万别往那个方向走了,再怎么缔造都难以超越。广州借亚运东风,成就了海心沙、珠江新城的现代气魄,桂城再怎么努力也无法企及。但是,二者的思路和方法,桂城都可以借鉴。
我建议,桂城首先要分析自身历史文化资源。像罗村,借电影《叶问》热映,整合出“叶问故乡”等一系列文化历史资源,知名度暴涨。桂城也可以在这方面深入挖掘。
三山可发展旅游业 “点睛”桂城
若说桂城有什么“独一无二”,那就是三山港。这里有山有水,鱼塘农田成片相连,一派休闲宜人的景观。如果全部拿去发展工业,将十分可惜,因为那种生态、那种环境是不可复制的。我认为,三山完全可以考虑发展旅游业,成为桂城旅游的点睛之笔。
三山的优势在于,这是一片未开发的处女地;想成为“旅游胜地”,目前底气还不足。我想,三山可以借鉴“灵山胜境”,缔造一些类似讲坛的胜地,让大师级人物来此传经送宝;甚至可以建一所直通海外名校的国际高中,超越石门和佛山一中,让全球顶级的教育资源聚焦桂城,届时桂城人气想不旺都难。
地铁站应与景点无缝对接
桂城打出“广州人,谁偷走了你的8小时?”的广告,意欲打造广佛的“后花园”。为实现这个目标,桂城要尽快将地铁站与周边景点实现无缝接驳。比如,千灯湖站到保利洲际酒店根本没有便捷的公共交通,如果环千灯湖地区能实现零距离对接,相信将会吸引更多的广佛市民来此休闲。
●实地打探
三山?哪怕在佛山旅游业内,很多人都没听说过。平洲玉器街、平洲美食城,普通市民都不陌生,而三山与它们处于同一区域。沿佛平路往平洲方向,驱车20来分钟,即可到达佛平路的延长线。车窗外的高楼大厦被一片乡村矮房取代。不过,曾经的处女地已有工业悄然进驻。马路两边,赫然可见金威啤酒的厂房、保税仓、国美电器华南仓库等,点缀在大片的绿地中。继续深入到三山北村,成片鱼塘田园依旧,来访者俨然置身都市之外。但这里距离桂城中心较远,公共交通比较不便,鲜有都市人前来游玩。
●场外叽喳
@讲罚3000:在三山港发展旅游,没必要跟禅城和广州争风头。千灯湖已经是地标,既是景观又是金融CBD,建设好这一块,上点档次,就足够了。
@ Lccarlos:现在整个南海东部,就三山还有大片国有土地没开发,将主要做金融、商贸、创意科技。纯粹做旅游,相信政府绝对不会干,因为旅游业的产值无论如何都比前述几样差。不过,如果规划得好,按现在提倡的“低碳新城”来做,有可能实现产业和环境融洽并存。
@四八三六:佛山的旅游休闲资源,对外地人来讲,比较出名的除了祖庙,还有南风古灶、西樵山、南海影视城、顺德长鹿农庄等。桂城呢,历史景点PK不过禅城,休闲游PK不过顺德和西樵。虽然地铁在桂城有五个站,可在千灯湖站出来后,到千灯湖都要找半天,谁还会来旅游消费?桂城凭什么去“偷人家的8小时”?
●场内嘿哈
Round1
“灯下城”魔咒?
彭澎:地铁开通后桂城变“灯下城”?我觉得不太可能,相反我觉得对桂城建设“广佛之心”、“广佛R BD”,是一个利好。旅游市场不同于其他的行业竞争,不是非此即彼的零和角力,如果有较好衔接,完全可以形成共赢壮大。
余伟:当前,桂城乃至佛山旅游业的最大问题在于人气不够。地铁开通后,人气旺一些,虽然祖庙东华里会与桂城千灯湖有一些竞争,但市场做大了对禅桂两地都有好处;而且千灯湖的特色是水文化,和祖庙的历史文化特色是相区别的。地铁开通后,桂城变“灯下城”的可能性不大。
李敏霞:禅桂两地旅游虽存在竞争,但地铁开通后都会受益。我们留意到,地铁开通后佛山各大景点的客流都明显增加,而不只是祖庙一个景点。如果组织“佛山一日游”,我们也不可能只带游客在祖庙活动,必然会顾及周边其他景点、特色餐饮、购物点等。从这个角度来说,桂城旅游不可能成“灯下城”。
Round2
千灯湖效应?
余伟:目前,佛山的人气不如一线城市,桂城旅游的最大劣势也是人气不够。此外,代表性景区本身也不够强。比如桂城的千灯湖景区,跟佛山市区和周边城市其他景区的交通衔接就不够完善,周边餐饮服务、游乐项目也都还比较少,对游客吸引力不够。
李敏霞:桂城的旅游特色还不是很鲜明。提到桂城旅游,人们常说千灯湖。但我个人觉得,目前这里只是一个市民活动公园,还不具备一个大景区的要求,对本地游客可能吸引力大一些,但对外地游客不会有多大诱惑。
Round3
三山“渔家乐”?
余伟:三山确实很有特色!以前这个地方是渔民聚集区,现在也还有很多渔船、渔户。对长期生活在都市的广州游客,这是很有吸引力的。桂城如果在三山发展休闲旅游,我觉得可以在“渔”这一块做文章,恢复以前的传统渔民文化,组织游客划船、打鱼等等互动。还有,三山岛上还有个啤酒厂,开发旅游时也可以加入这个元素。
彭澎:我赞同“三山是桂城唯一特色”的说法。三山还没有得到开发,是桂城少见的一块处女地,且离广州中心城区非常近,交通也很发达,又有水和岛的地理优势。我认为,三山将来可以兼顾“高新技术产业”和“休闲特色旅游”两方面的发展,这里才是未来桂城旅游的最大特色。
李敏霞:目前我们还没关注过这个地方,可能是因为三山在文化挖掘、宣传发动等方面做得还不够。如果做旅游的人都不太了解这个地方,那普通市民对这个地方可能更陌生。如果桂城要开发这个地方的旅游,可能还要花很多气力来做。
●报上名来
守擂者
网友w anttofree11,《桂城,对广佛“灯下城”说N o》作者。现居南海桂城,自称一名长期关心桂城发展的热心市民。
攻擂者
余伟,佛山国旅策划推广部经理
李敏霞,佛山广之旅副总经理
彭澎,广州社科院研究员
●英雄帖
“产业桂城”迈向“公民桂城”。桂城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志伦向广大网友发出英雄帖,邀请网民献计桂城!
不管您是桂城人还是火星人,只要您对桂城发展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都可以直抒胸臆。爱写诗爱上网?爱逛千灯湖爱踩单车?都没有关系,最关键的是您有想法。参与方式如下:
C2000:
http://www .c2000.cn/dispbbs.asp?boardID=1& ID=1695658& page=1
天天新:
http://bbs.ttx.cn/fm16/thread-473800-1-1.htm l
奥一网:
http://fs.oeeee.com /channel/4027.htm l
南都佛山读本微博(http://t.sina.com /ndfs)信箱(ndfsxw @ 126.com )、Q Q平台(800075711)今天起同步征集各方“英雄帖及评论/回复中!
统筹:南都记者 吴晓芳
采写:南都记者 吴晓芳 朱利辉
南都漫画:张建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