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应从日本教训中学习什么?


财经周评(10-26):人民币升值应从日本教训中学习什么?

彭澎

 

普遍认为,中国应从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教训中得出结论,即人民币应缓慢升值,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打压必须坚决顶住。按这种流行论点,如果让人民币过快升值,就会象当年日本使日圆快速升值那样,中国将面临与日本类似遭遇:资产价格飙升,以泡沫破裂告终,经济持续10年萎靡不振。这种观点现在正左右着中国的外汇政策。甚至认为压人民币升值是一种阴谋,就如当初美国迫使日圆升值,就是为了打击日本经济,现在又想用同样的方法对付中国。

但最近有日本经济学家却说,当年日本的教训是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拖延日圆升值才是导致日本失去十年发展的主要原因。根据“要当心‘日本病’,因为中国可能重蹈日本覆辙”一文的观点,上述错误认识扭曲了中国的外汇政策,即便人民币最终不再钉住美元,也会令政府倾向于让人民币缓慢升值。

而现实中,一方面,人民币在2005-2008年之间已经升值了21%;另一方面,一些美国经济学家认为,鉴于中国经常账目和资本账盈余不断扩大,人民币仍被低估多达40%。可是,按照中国货币发展规划,最终目标是让人民币国际化,成为自由浮动和自由流通的货币,但这一进程需要数十年时间。

从历史上来看,美国和其他主要经济体在1985年签订了广场协议,让美元兑日圆和德国马克贬值。在随后的两年里,日圆兑美元升值约46%,外国资本涌入日本,导致其股市飙升,房地产泡沫膨胀。1990年初泡沫破裂令日本经济陷入失去的10年,银行、企业和家庭都艰难地修复资产负债表。新华社文章也表示,中国必须吸取日本的教训,因为日本被迫升值日圆的结果,是冲击国内产业,导致通缩以及十多年的经济低迷。

在日本学者看来,当时日本与中国现在一样,经济飞速发展,贸易盈余巨大,房地产市场活跃,日圆被普遍认为低估。但日本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应当汲取的教训,恰恰与中国流行的观点相反。即当年日本犯下的最严重的错误是高估了日圆升值的危害,结果日本过度扩张财政和货币政策以阻止日圆升值,导致了泡沫以及随后的经济低迷。为此,日本的失误是拖延了应该做的事情,结果导致广场协议成为痛苦而又必须的调整。与中国目前一样,随着经济实力增长,当时日本让日圆在低估水平上维持太长时间,忽视了刺激内需,结果不得不使日圆最终快速升值。

其实,中国也有少数经济学家认为货币升值与经济停滞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因为,同样受制于广场协议,德国却没有象日本那样出现泡沫或失去的十年,毕竟是日本的货币政策过度宽松,才导致资本泡沫的出现。如此看来,我们现在的做法可能实际是在重复日本的错误,即拒绝升值,采取超宽松政策;鼓励出口,没有更多地扩大内需。

2005年人民币小幅升值以来,管理层已经承诺完善汇率机制。这可能意味着政府希望更多地参考一篮子货币来管理人民币汇率,弱化人民币汇率与美元的联系。一方面,从日本政府干预汇市的经验可以看出,我们最终还是无法控制汇率;另一方面,参考一篮子货币,使人民币汇率有一定浮动,可能更有利于灵活处理人民币升值带来的问题和不利影响,既可以对付西方与其他国家业已形成的对人民币升值施加的压力,又可以将升值与否以及升值幅度纳入可控范围。这比缓慢升值和快速升值来得更为有利。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