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汽车工业的生日,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正式奠基。毛泽东亲自签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力争三年建设汽车厂的指示》,并题写了“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十一个大字。由此开始,中国汽车工业踏上了振兴民族经济的发展之路,转眼57年过去了。而伴随汽车产业生日的,却似乎都是坏消息,尤其是自主品牌销售量下滑厉害,而业界评价,无非是自主创新与研发不足,自始至终依赖外来技术,自主研发进展缓慢,自主生产的零部件技术含量相对较低。这让我我无限感慨,甚至早晨为今天我必须写的博客发愁,作为中国汽车营销专家委员会的秘书长,我能在汽车生日上,为中国汽车产业许一个什么愿呢?
忽然想起了毛泽东在一个生日上的感慨,这位老人在《重上井冈山》中,以生日的视野,写下了如此词句“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我感觉,冥冥之中,毛泽东的题词与毛泽东的重上井冈山的词,应该是汽车生日很好的礼物,也是很好的祝愿。
前者宣布发令,后者则预示了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五十七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尽管中国汽车产业仍然处于艰难爬坡期,内忧外患并存,从状态看,品牌薄弱、市场份额萎缩、盈利微薄、技术停滞、人才匮乏、产能过剩、机制落后、战略投资缺乏而急功近利等都严重影响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然而,如果用毛的最后两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汽车前途还是有光明可言的。
盘点中国汽车五十七年发展,我们还是有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第一,我们有了一个巨大的市场,中国汽车市场需求看来将稳居世界第一,虽然这一汽车产业本身关系不大,但是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客观环境,实在可喜可庆。
第二,中国政府乃至社会,都意识到了自主品牌与自主创新的价值,如果二十年前是产品立国,而今天是自主立国,这是一个思想的飞跃,确实实实在在的战略突破与战略基础。
第三,我们的制造能力,已经趋近世界领先水平,尽管我们的技术研发,还有巨大差距,但是,一个基本事实是,中国大部分汽车都是中国自己装配与生产,很多零部件,也是中国制造,虽然知识产权还是老外的。
第四,中国自身的技术研发,已经经过十年发奋,有了很大突破。汽车制造的四大关键,车身本来就不是秘密,不但可以外购,也可以内外结合,自己研发,差距有限。发动机,自主研发的能力已经初步具备,奇瑞、一汽等都初步具备了研发能力,而奇瑞自主研发的发动机,已经成为市场主体,且能力接近宝马同等级别发动机水平。而自动变速箱技术,至少奇瑞已经全面突破,今年可以生产几千台,明年将大规模批量生产,刚好赶上58岁汽车生日,这一数字非常吉利。而底盘技术,奇瑞与一汽都有突破。奇瑞的瑞麒G5水平,已经接近奥迪A4水平,其平顺性,无可挑剔,威麟则进入达喀尔拉力赛,去年拿了20,这说明,中国汽车地盘技术,应该是可以适应世界任何环境了,虽然同九天揽月五洋捉鳖还有差距。
第五,自主品牌的营销技术,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这一点,我很有信心。中国本土营销,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这无论是从宏观还是微观,都可以找到很多事实。例如,奇瑞威海银河4S店,学习海尔的服务模式,实现奇瑞销量占当地25%市场份额。比亚迪、吉利通过收购与自身扩张,极大提高影响力,已经逐渐被中国消费者接受。吉利还收购了沃尔沃,而李书福也将在汽车产业生日之日,接任沃尔沃董事长。
五大成就后,生日自然需要许愿,我的愿望,有上述五大理由,就可以看出,愿中国经济持续成长,车市继续繁荣;愿自主创新国策坚定不移;愿制造能力继续提高,发挥中国劳动者优势;愿技术研发早日赶超国际领先;愿自主品牌最终被国人与世界接受,成为强势品牌。
中国汽车产业,甲子之时,腾飞之日。
2010年7月15日晚,写于东海八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