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日,关于比亚迪销售大幅度裁员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曾经的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明星,大有一转眼成了自主品牌衰退代表的态势。展望下半年难见起色的宏观汽车市场,想必比亚迪在这样一种舆论氛围之下的销售,必将遭遇外部市场与自身信心两方面的困难,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比亚迪销售现状大幅度下滑和裁员引起的舆论哗然,还是让我认为,有必要提醒中国汽车营销界人士,在此营销压力下,无论是采取主动而为之的策略,或者是不得以为之的决策之前,一定要三思而行,并且从理论和和思路上,进行自我梳理,避免混乱,病急乱投医、人急乱跳墙,效果往往很差。面对今天不利的销售形势,愚以为,中国自主品牌,在经过10年的奋斗之...
作者文章归档:薛旭

是美国“通用”汽车、德国“大众”汽车等著名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的营销顾问;是青岛啤酒、张裕葡萄酒、哈尔滨制药总厂等一批中国最大品牌的战略发展与营销顾问,也是中国目前最权威的海尔问题研究专家。并兼任北京通鉴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首席企业发展战略专家。
“中国车”战略线路图
面对格局非常鲜明的“自主弱、合资强”的局面,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构筑优势竞争战略,形成国际化视野和经营战略非常重要
与2010年汽车工业超乎想象快速增长相比,2011年一季度至今突然转折。其间,出现了一个非常特殊的状态:合资不自主,自主不强势。合资企业集团,虽然有很充足的资金和很强的盈利能力,但盈利主要是在外资企业,自主研发盈利力量正在形成之中,还谈不上充分释放。自主品牌,即使在中国本土之上,也处于弱势状态,创建世界品牌的目标显得力不从心。
在这样的发展路径背景下,今年“两会”期间,长城汽车[11.72 3.72%]...
中国自主品牌能从美军培训与战略思想司令部管理模式借鉴什么
最近,汽车市场增速相对减缓,外资品牌不断降价,而且通过合资自主品牌推出,形成了对自主品牌的夹击之势。去年刚刚露出笑脸的自主品牌,又遭遇到了巨大的挑战,不但冲击高端市场的策略,几乎放弃,甚至低端市场,也传出一片叹息。这种局面,回过头来思考,一定都不奇怪。
总结过去几年中国自主品牌营销上的发展,一个总体的感觉是,思想创新的点不是很多,既没有使用创新性的资源,也缺乏关于营销与战略创新的理论和思想问世。给人的印象是,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既有技术发展和品质不成熟的问题,也有经营管理思想创新不足的问题。而这一切的背后,从管理学原理与战略角度判断,突出...
吉利提高软实力的六大方法——吉利学习丰田与海尔管理模式,开展内部管理创新的研究报告
导言:自主品牌需要提高软实力
正在进行的上海车展,让我们感受到了国际汽车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也感受到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巨大压力,尤其是在合资集团还推出自主品牌的背景下,中国自主品牌究竟还能够走多远,已经成为舆论界与学术界关注和重视的关键问题。上一周,我谈到一个观点,即合资自主品牌是一种假实力,外资是不可能真正把技术投入到自主品牌当中的。本期想从另外一个角度探索,即面对合资品牌的假实力,自主品牌如何构建竞争能力,实现发展和突破,而核心观点则是自主品牌应该进行积极的企业管理创新,大幅度提高自主品牌的软实力和巧实力,这才是自主品牌战胜合资自...
合资自主从本质上是一种假实力
随着上海车展开幕,一批合资自主品牌隆重登场,导致本土自主和合资自主的争议,越来越大,但就本人来看,这种争议,其实在上海车展开幕时候,就已经过时了。因为就中国政府来说,随着合资自主品牌参展、投产和直接下线,政策层面的讨论,已经没有意义了。对于中国汽车企业来说,现在真正的问题不再是那种自主模式更加合理,更见适合中国,而是不同的自主模式,尤其是本土自主模式,如何在合资自主、外资品牌双重竞争背景下,求得生存和发展,从这个角度出发,我建议上海车展的汽车厂家领导,要思路一个问题,面对合资自主品牌的假实力,如何发挥本土自主品牌的巧实力,最终做大中国自主汽车产业的竞争能力。
之所以说合资自...
“本土自主”战胜“合资自主”的四大核心战略
2011年,是本土自主与合资自主品牌第一次正面冲突,广汽本田第一款自主品牌车“理念”已经下线,后面马上跟进的是上通五菱宝俊,再以后,甚至一汽大众都可能将捷达变成华捷,毕竟自主品牌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已经确定,至于什么自主,就行政部门来说,就不需要深入关注了。
合资企业搞自主品牌,其实是中国社会的特色产物,第一,合资中方集团,希望借助外资来强化,至少形式上强化自主品牌,毕竟主要合资品牌的中方,都是极讲政治的,国家从05年就将自主创新写进国家战略,什么都不做,说不过去,第二,外资品牌,也发现了中国的商机,借合资车企造出的...
丰田战略:守正背后的杀机
阅读丰田战略,一个非常明显的感觉是,守正战略占据了绝对的主导位置,甚至,丰田为此不惜放弃全球汽车的第一销售品牌的位置。这种战略,就中国汽车界来说,过于悲观,但就日本丰田来说,可能是对目前全球经济形势和日本国家经济实力判断后,做出的一种决策,但是,从结果来看,可谓有喜有悲,喜的是,丰田肯定将保住全球前三的位置,悲的是,丰田作为日本国家的象征,有非常大的可能,丧失世界第一汽车品牌的位置,丰田的发展,某种程度上,可能预示着,日本的经济命运,不求更快,只求更好。
丰田战略守正的第一个特点,是目标不高,有韬光养晦的特征。
根据3月9日丰田汽车总裁...
未来五年,哪些汽车企业将被兼并掉
最近,看到各个企业都公布了自己的销售计划,业界一片表扬之声,似乎大家都吸收了教训。所谓吸收教训,即大幅度调低了自己销售增长目标。比亚迪,在2010年,由于没有实现预期的80万辆的销售目标,今年的目标非常谨慎,比亚迪总经理夏治冰表示,今年大概跟行业保持同样的增长比例,就是在50万辆的基础上增长10%到15%,会最大限度去增长,吉利的目标也不是很高,尽管吉利刚刚大幅度地宣传沃尔沃的品牌战略行取得成功,并宣布建立哈尔滨和成都两家新的公司,以及普遍扩大在中国的生产。至于合资企业,目标则更低,一汽大众增长5.2万辆,上海大众增长9.4万辆,一汽丰田增长4.4万辆,长安福特增长0.9万辆, ...
合资企业自主品的攻击下自主品牌前途堪忧
不发展,立马死,发展了,未必活,在合资企业自主品牌的攻击下,没有战略与营销创新的中国自主品牌有全军覆没的可能------十二五汽车产业战略变局系列之一
1、恐怖的利润
2010年是中国合资汽车集团利润爆炸性增长的一年。
从上汽集团官网新闻了解到,2010年1-11月的销量是329万辆,估计全年应超过350万辆,估计利润在200亿左右。从一汽集团官网了解到,2010年,一汽全年销售各类汽车255.8万辆,同比增长31.6%,其中,自主产品销量达到103万辆,同比增长37.7%,高于行业增幅5.4个百分点,奥迪去年销售量突破22万辆。因此...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非管理革命而不能生存---十二五4000万产能,将把自主品牌逼入绝境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非管理革命而不能生存---十二五4000万产能,将把自主品牌逼入绝境
在十二五期间,中国汽车厂家有统计的规模以上汽车工业企业,已经宣布的产能扩张计划达到3880万辆,加上没有统计在内的,总量超过4000万台,已经成为定局。这引起了发改委和工信部的高度关注,官方限制汽车产能呼声,也不断出现,然而,汽车工业协会却有不同的看法,认为汽车工业,从来没有出现过真正的过剩,应该继续发展下去,毕竟,在过去的20年时间,主要部位不只一次的喊狼来了,但是,没有出现一次真正产能剩。
发改委与工信部提出的产能过剩警告,并非空穴来风,根据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