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十件实事”不谈房价


热焦点评(11-34):广州“十件实事”不谈房价

——评《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民生“十件实事”

彭澎

 

    2011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民心十大实事的没提房价显然有难为之处。 

    首先,从2010年开始,广州开始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十件实事,这些实事究竟实在不实在呢?

应该说,“十件实事”确实是当前市民所重点关注的问题,解决得好就多少标志着民生问题处理得较好,而且一目了然,让市民感受到政府执政为民的诚意。与去年相比,我觉得今年的“十件实事”更有新意、更有针对性、更加实在!
    
其次,这种提出实事的做法,是否应该继续下去呢?

我认为,“十件实事”从省政府到市政府都在推进,目的是明确任务,让老百姓心中有数。当然,不提“实事”也要做实事,提了“十件实事”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实事”都做好了,只抓“十件”不及其余。因此,每年政府工作报告不仅要总结“十件实事”的落实情况,也要向市民汇报所有民生工作的开展情况,还要及时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十件实事”,从各种民生工作中集中提出最急需解决的“十件实事”,有利于抓龙头、凸重点,并以点带面。
    
再次,去年和今年有些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变化?

据我了解,与去年相比,今年有些亮点值得关注:一是把扶贫帮困工作放在第一位,说明这已经拖累全市现代化的步伐,是建设和谐社会、幸福广州的短板。其中提到“贫困镇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全市平均水平的70%”,这是鼓舞人心的,很实在。

二是针对社保覆盖面仍制约着广州现代化建设目标的现状,提出“新农保提前一年完成省下达的三年全覆盖任务”,表明了全面解决农村基本社保的决心。

三是针对当前的热点问题,大量开工保障性住房是解决住房难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提出“新开工建设4.3万套保障性住房,年底前全部解决2008年登记在册的7.72万户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不仅直接解决了住房难问题,也对本地房价会产生一定的正面引导作用。

四是让市民共建共享“智慧广州”,提出在一些场所“由政府出资购买无线宽带网络服务”,“免费供市民使用,让市民群众分享智慧城市建设成果”。

五是将全民健身场所建在市民家门口,提出“新建240处社区健身路径、188个社区篮球场和一批全民健身小广场”。

六是真正把城乡一体化落到实处,提出“建设农村路灯5万盏,使全市30%的农村道路实现‘亮化’”。

七是针对我市老龄人高达100万以上、已进入老龄社会的现实,提出“为80岁以上本市户籍老年人免费安装‘平安通’紧急呼援求助系统,向7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长寿保健金”,让市民安享晚年是“幸福广州”题内之义。

总的来说,新的变化体现在更加实在、更加贴近市民生活、更加有针对性、更加普惠等方面。

    第四,“十件实事当中应该提出来而没有提的,或者是提的力度还不够的有哪些呢?为什么呢?

在我看来,首先,农民工问题没有提是一个遗憾,当前“用工荒”将极大地影响珠三角转型升级的方向,如何解决农民工子弟入学等问题应该考虑,毕竟农民工也是广州社会的重要成员。

其次,控制房价问题没有提也是一个不足,虽然大力建设保障房有助于稳定房价,但许多白领仍是要关心的对象。

再次,交通堵塞也是一大老百姓关心的问题,既是城市管理问题,也是民生问题。

第四,调控物价也需要给予一定关注,今年控通胀仍是相当艰巨的任务,广州也不例外。

当然,“十件实事”也只能有所选择,而且也选的是有把握的问题。象“用工荒”、房价、交通、物价等还真不容易解决!

 

相关资料:

【资料:2010年,十件民生实事全部兑现:一是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97万元,超额完成新增就业20万人的目标;二是全市新建社会保险参保人数226万人次,超额完成年度扩面任务,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月人均达到2229元,农转居人员养老金月人均达到567元;三是再次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城镇和农村平均低保标准分别达到398元和303元;四是市第八人民医院第一期、市疾控中心、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免费为18万名15岁以下儿童补种乙肝疫苗44.7万针次,为超过18.1万名农村妇女开展两癌检查,为200多万名农村居民开展重性精神病筛查;五是按照完成了西江引水工程,直接惠及600万市民,全市饮用水源地水质100%达标;六是基本完成了新增100所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的任务,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比例达到79.3%;七是新开工建设4万套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已累计解决6.83万户,完成总目标的89%;八是新建和续建一批城市道路,新建6个公交枢纽站,新增1710辆公交车和1940辆出租车,市民出行条件进一步改善;九是建设500处社区健身路径等体育场地和总长1060公里的绿道,超额完成省下达的526公里建设任务;十是政府部门共有143项面向市民和企业的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超额完成既定的100项任务,行政许可网上办理率从46.3%提高到80.6%。】 
【资料:2011年,继续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一是帮扶贫困农民脱贫奔康。由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有关区,对口帮扶从化、增城、花都8个贫困镇379个贫困村。按上年度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1%安排扶贫开发资金,确保到2012年底,80%被帮扶的贫困村年集体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80%被帮扶的贫困村集体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贫困镇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全市平均水平的70%二是免收贫困学生职业教育学费。从2011年秋季起,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本市城镇户籍学生和8个贫困镇农村学生就读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学费全免。三是继续扩大社保覆盖面。五大险种参保人数比上年增加81万人次,增长3.89%。其中新农保提前一年完成省下达的三年全覆盖任务35岁以上农村居民全部纳入社保体系。四是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全市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及我省增补品种目录内的药物,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降低群众看病费用。五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继续推进在建的6.87万套保障性住房建设,新开工建设4.3万套保障性住房,年底前全部解决2008年登记在册的7.72万户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六是推进无线城市免费上网。由政府出资购买无线宽带网络服务,在白云机场候机楼、市政务服务中心和部分市级机关对外办事大厅、以及部分商业网点、公园、旅游景点、图书馆、人才市场、医院候诊大厅等场所,免费供市民使用,让市民群众分享智慧城市建设成果。七是加大高架路桥噪音污染整洁力度。新建隔音屏20公里,隔音窗3万平方米,降低噪音影响,改善沿线住房的居住环境。八是打造全民共享的绿道体系和全民健身场所。在去年建成1060公里绿道的基础上,今年再新建500公里绿道,完善配套设施,形成10条绿道休闲旅游精品路线。同时,新建240处社区健身路径、188个社区篮球场和一批全民健身小广场,为市民群众提供更多的休闲锻炼场所。九是推进农村道路亮化工程。理顺农村路灯建设管理和融资渠道,建设农村路灯5万盏,使全市30%的农村道路实现亮化,为农村居民夜间出行提供方便。十是加快推进适度普惠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80岁以上本市户籍老年人免费安装平安通紧急呼援求助系统,向7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长寿保健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