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圈地”移动互联网:错误时间难成正事


出处:《网吧帝国》   作者:田立哲

 

415日,百度最新推出的手机浏览器曝光,结合今年以来百度对百度输入法、掌上百度加快更新的消息,我们不难发现,百度在有意加速全面进军移动互联网市场的步伐。

这两年,随着三网融合速度的加快,移动互联网市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壮大起来。从用户层面来看,据有关统计数字显示,至2010年,中国手机用户已达6.7亿,其中手机上网用户达2.88亿,手持阅读终端活跃用户已近1.55亿。中国3G用户量已超过4600万户,手机用户占比达到90.4%

创新工厂负责人李开复称,中国的移动终端是PC终端的3倍,而个人使用移动终端的时间是使用PC终端时间的5倍。以此计算,中国移动终端的总使用时间是PC终端使用时间的15倍,移动互联网拥有巨大前景。同时,移动互联网未来一定可以赚到钱,并且手机上可以做很多过去PC不能做的事。

除此之外,传统的互联网发展无论从用户规模还是商业模式上,短时间都再难以有变革性的突破,而移动互联网的现状,却如同十年前传统互联网一样,正处于概念和投资满天飞,处于市场开拓、用户教育和业务布局期,笔者认为正是出于这些原因,百度才会有有意加速移动互联网的布局速度。

但笔者认为,百度此时全面进军移动互联网领域,是在错误的时间干一件看似正确的事,其最终结果很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原因分析如下:

其一,目前的百度摊子铺的很大,但做好的摊子却寥寥无几。

自从百度在中文搜索领域逐渐确立垄断优势以后,以李彦宏为首的百度人就试图将这种优势扩展到其他互联网领域。百度先后建立说吧、贴吧、知道,开通百度新闻频道,建立百度“有啊”欲超越淘宝,前不久又以改版的百度空间、百度贴吧和百度微博为三叉戟,大力向网络社交拓展。

但是,百度的这种扩张并不像腾讯和阿里巴巴那样都是围绕自己熟悉的领域内做起,站稳脚跟后再逐步向外层层推进,百度更像那只掰包谷的猴子,看到哪个领域有“钱途”就投资哪个领域,属于典型的“冲动型”投资者,投资的热度有只有三分钟,最终难免落得两手空空。

就在不久前,百度浏览器推出的前几天,百度“有啊”刚刚因经营不善倒闭,由此看来,百度是丝毫没有吸取前车之鉴,这种情况若无改观,百度的移动互联网之旅又怎能走远!

其二,百度以内部设立事务部的方式开拓新领域,已经被证明是一种失败的模式。

百度虽然在去年7月就成立了移动互联网事业部,并挖来了园搜狐无线事业部总经理岳国峰人总经理,但是,正如易观观察家赵福军指出的,内部事业部形式在经营互联网新领域时难免存在放权不够,独立与能动性差等先天顽疾,最终将导致其在市场竞争中失利。这也是为什么百度此前成立的贴吧、游戏、电子商务、娱乐、社会化网络等五个事业部并未能有效推进百度多元化,而只有百度与外企合资成立的独立子公司奇艺在视频领域能够后来居上、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其三,百度虽然在搜索领域上占据头把交椅,但其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却并无多少优势可言。

仅以手机浏览器市场为例,目前,UC用户数量已经突破两亿,遥遥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互联网巨无霸腾讯也早在百度之前就推出了自己的QQ浏览器,且用户数量迅速增长,同时匹配手机QQ、手机SOSO、手机腾讯网、微博等布局无线市场,面对这两大巨头的夹击,百度浏览器恐怕只能在夹缝求生,谈何开拓移动互联网市场?

其四,百度当前“内忧外患”尚未解决,进军移动互联网市场难以“给力”。

近年来,虽然百度在互联网搜索领域独占鳌头,号称拥有最高的用户首选度,但其始终没能解决用户粘合度低的问题,不能成功将用户导入百度其他互联网领域,流量优势始终无法转化为市场优势,这也是为什么百度“有啊”倒闭前,百度干着急却拿不出有效办法的原因。

在前不久,百度又深陷“文库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质疑和谴责,即使是刚刚推出的百度手机浏览器,也有网民爆料,称其会将黑网站(盗版付费网站内容的网站)内容以类似百度文库的方式“合法”显示,如此以来,恐怕未等百度摆脱“文库门”的阴霾,又会陷入“浏览器门”的泥潭。

因此,笔者建议,百度最好也听听商务部的建议,给自己设立一个“冷静期”,认真思考下自己的战略方向,专注做好每一项投资,否则,百度在移动互联网市场的“跑马圈地”最终也难免白费力气。

 

版权声明:本博文章均为原创,仅代表博主个人言论,与任何官方或非官方组织无关,未经作者授权,严禁任何媒体转载,违者必纠。

系方式如下:QQ:81668006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