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世界上的事物在进步的时候,都会具有一定程度的偏执和极端;世界上的事物在退步的时候,也都会具有一定程度的偏执和极端。也就是说世界上的事物在其延绵的过程中,当发生变化的时候,都会具有一定程度的偏执和极端,正因为有了这一定程度的偏执和极端,才产生了一定的动力,推动事物的变化,这种变化促使事物或是进步或是退步。人们常说的积极,就是人们强化偏执和极端的行为时所出现的人体状态。
当世界上的事物在其延绵过程中无所变化,一般地说,在这种时候就不会出现任何偏执和极端,如果要选取一个恰当的词汇来陈述,这个词汇就该是消极。消极也就可以理解为保持世界上的事物在其延绵过程中保持无所变化的状态时,人们所呈现的状态。处于这种状态中的事物是按照惯性运作的,这时不需要动力,自然也就不需要用以促使事物变化的动力,同样也就不需要任何程度的偏执和极端。
在人格研究上,偏执型人格又叫妄想型人格,个体经常极其顽固地固执己见,并达到变态的程度,又经常表现为对自己的过分关心,自我评价极高,对群体所遇到的挫折全归咎于他人或其他客观因素。具有偏执型人格的个体在其所处的群体中有时会因其具有的偏执及这种偏执所产生的动力影响,达到推动事物的变化,而被群体中的一些人将其推为领衔的人物。如果这种人所偏执的己见,恰恰为符合事物发展和进步的时候,这个群体所推行的一切将会有效地推动事物的发展和进步,表现为成功连连,胜利不断。可是一旦这种人所偏执的己见将促使事物败落和退步的时候,这个群体所推行的一切就将会败如山倒,退如潮去,表现为败绩连连。
具有偏执型人格的个体经常走极端,世界上的事物在其延绵的过程中总会有两个延绵的端点与其相伴,若以波为例,也就是有波峰与波谷与其相伴,这是两个互为对立的方面。走极端就是要么走最成功的,要么就走最失败的。一个群体的领袖如果是一名偏执型人格的个体,从一定角度来看实际是非常可怕的,这就像是赌博中的赌全局,要么全赢,要么全输,丝毫没有余地。一个群体最为重要的是能够延绵,是能够延续存在,全赢自然可以获得延续存在,全输可就是全军覆没,群体的延绵即告终结。
由此看来,一个群体如果要选领袖,应该绝对避免选举具有偏执型人格的个体成为领袖。一个国家的领袖更不可让具有偏执型人格的个体充当。翻开历史书,不论是近代的,古代的,国内的,国外的,具有偏执型人格的群体或国家领袖带给群体或国家的基本上是灾难和覆灭。完整的政治体制应该在遴选领袖的时候要有人格筛选,严格防止具有偏执型人格的个体被遴选为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