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统计常用指标计算公式及数据来源
一、综合发展水平
人均受教育年限=某一人口群体中每个人的受教育年限之和/该人口群体的总人数×100%
人均受教育年限是指某一人口群体人均接受学历教育(包括成人学历教育,不包括各种非学历培训)的年数
分子的计算一般采用将各种文化程度的人口乘以相应受教育年数,然后将各个乘积相加的方法计算。
分母一般可根据特定的需要确定
二、学前教育
受教育情况:
学前教育毛人园率=学前教育在园人数/3-5岁年龄组人口数×100%
分母为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4—6岁年龄组人口数)
教师情况:
1、幼儿园专任教师中高中阶段毕业及以上比例(总计、分城乡)=幼儿园专任教师中高中阶段毕业及以上人数/幼儿园专任教师总数×100%
2、幼儿园专任教师中幼教专业毕业的比例=幼儿园专任教师中幼教专业毕业的人数/幼儿园专任教师总数×100%
办学条件:
1、幼儿园生均占地面积(总计、分城乡)=幼儿园占地面积/幼儿园在园(班)人数×100%
2、幼儿园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幼儿园校舍建筑面积/幼儿园在园(班)人数×100%
三、特殊教育
受教育情况:
特殊教育毛入学率=特殊教育在校生数/6-18岁残疾人口数×100%
教师情况:
1、特殊教育学校专任教师中受过特殊教育专业培训的比例=受过特殊教育专业培训的专任教师/特殊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总数×100%
2、特殊教育学校专任教师中专科毕业及以上比例=特殊教育学校专任教师中专科毕业及以上人数/特殊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总数×100%
办学条件:
1、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占地面积=特殊教育学校占地面积/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数×100%
2、特殊教育学校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特殊教育学校校舍建筑面积/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数×100%
四、小学教育
受教育情况:
1、小学净入学率(总计、分男女)=小学在校学龄人口数/小学校内外学龄人口数×100%
2、小学毛入学率(总计、分男女、少数民族)=小学在校学生总数/6-11岁年龄组人口数×100%
3、小学辍学率(总计、分男女)=小学学年内辍学学生总数/小学上学年初在校生数×100%
学年内辍学学生总数=(休学+退学+死亡+转出+其他减少学生)-(转入+其他增加学生数)
4、小学5年巩固率(总计、分男女)=小学第5年级的学生数/该年级入小学1年级学生数×100%
5、小学毕业生升学率(总计、分男女)=初中阶段招生数/小学毕业生数×100%
6、小学重读率(总计、分男女)=小学上学年末重读生数/小学上学年初在校生总数×100%
7、小学一年级新生中接受过学前教育的比例(总计、分城乡、分男女)=小学招生数中受过学前教育的学生/小学招生数×100%
教师情况:
1、小学生师比(总计、分城乡)=小学在校学生数/小学专任教师数×100%
2、小学教职工与学生比(总计、分城乡)=在校学生数/小学教职工数×100%
3、小学专任教师占教职工的比例(总计、分城乡)=小学专任教师数/小教职工数×100%
4、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总计、分城乡)=专任教师中高中阶段毕业及以上的人数/专任教师数×100%
5、小学专任教师中大专及以上学历比例(总计、分城乡)=专任教师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数/专任教师数×100%
办学条件:
1、小学生均占地面积(总计、分城乡)=小学学校占地面积/小学在校学生总数
2、小学生均校舍建筑面积(总计、分城乡)=小学校舍建筑面积/小学在校学生总数
3、小学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总计、分城乡)=小学教学仪器设备值/小学在校学生总数
4、小学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总计、分城乡)=小学计算机台数/小学在校学生总数×100%
5、小学校园网建设占学校总数比例(总计、分城乡)=小学建立校园网校数/小学学校数
6、小学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率(总计、分城乡)=小学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校数/小学学校数×100%
7、小学体育器械配备达标率(总计、分城乡)=小学体育器械配备达标校数/小学学校数×100%
8、小学音乐器材配备达标率(总计、分城乡)=小学音乐器材配备达标校数/小学学校数×100%
9、小学美术器材配备达标率(总计、分城乡)小学美术器材配备达标校数/小学学校数×100%
10、小学数学自然实验仪器达标率(总计、分城乡)=小学数学自然实验仪器达标校数/小学学校数×100%
其他情况:1、小学平均班额(总计、分城乡)=小学在校学生总数/小学班数
2、小学大班额比例(总计、分城乡)=小学大班班数/小学班数×100%
大班额是指人数在56人及以上的班级。
3、小学超大班额比例(总计、分城乡)=小学超大班班数/小学班数×100%
超大班额是指人数在66人及以上的班级。
4、小学复式班比重(总计、分城乡)=小学复式班班数/小学总班数
5、小学校均规模=小学在校学生总数/小学校数×100%
五、初中阶段教育(普通初中十职业初中)
受教育情况:
1、初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总计、分男女)=初中阶段教育在校学生总数/12-14岁年龄组人口数×100%
2、初中阶段辍学率(总计、分男女、少数民族)=上学年内初中阶段辍学学生总数/上学年初初中阶段在校学生总数×100%
学年内辍学学生总数=(休学+退学+死亡+转出+其他减少学生)—(转入+其他增加学生数)
3、初中3年巩固率(总计、分城乡)=初中阶段第3年级的学生数/该年级入初中时1年级学生数×100%
4.初中阶段毕业生升学率=高一级学校招生数/初中阶段毕业生数×100%
高一级学校招生数包括: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招应届初中毕业生部分)+技工学校招生数。
5、初中阶段重读率(总计、分男女)=初中阶段上学年末重读生数/初中阶段上学年初在校生总数×100%
教师情况、办学条件的指标计算参照小学阶段教育的相关公式。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