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密度与卫生医疗


  人口密度与医疗急救的关系。在前提条件相同时,人口密度大小影响医院分布的密度大小。医院分布密度大小一般由人口密度与国家政策共同决定。在国家政策一定时,医院分布密度大小与人口密度大小呈现一定的正向关系。一般来说,较大的人口密度伴随着较大的医院分布密度。

  
  社会医疗急救平均效果取决于医院的平均急救水平,也与需要急救的人员所处的地点,平均距离医院的路程大小有一定的关系。医院的平均急救水平一定时,需要急救的人员所处的地点离医院的平均路程越大,平均急救效果就越差。平均急救效果差的含义,意味着需要急救的人员,也许是平均死亡率高一些,也许是平均残废率高一些,也许是平均后遗症多一些。
  
  人口密度大小在急救医疗方面会有所反映。人口密度效益在关系人民生命的急救医疗上也有所体现。
  
  比如农村人口密度小,农村的急救医疗效果没有城市好。原因有两个,农村平均医疗水平可能比城市差,农村需要急救医疗的人员,平均距离医院的路程比较远,耽误医疗时间。
  
  农村与农村地区相比,由于人口密度相差比较大,也存在着一定差别。比如西藏的农村地区与中原的农村地区,就存在着重要差别。西藏农村地区人口非常稀少,医院分布密度很小,急救医疗效果一般比较差。
  
  医院的经济效益与人口密度大小有一定关系。医院也存在规模效益。较大的医院规模有利于提高医院的运行效率,也有利于促进医院内部的分工,以及科室内部的分工,提高医院的综合医疗水平。医院的规模效益,既存在经济效益,也存在医疗水平效益。
  
  医院是现代社会的必需品。其分布状况既要考虑经济效益,也要考虑社会效益。为了考虑医院的社会效益,医院在许多人口稀少的地方也有分布。这些人口稀少地区的医院,经济效益很差,主要是为了其社会效益而建立。
  
  医院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随着其服务人口的增多而增大。医院服务的人口数量由人口密度决定。医院周围的人口密度越大,医院服务的人口数量一般就越多,医院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就越大。
  
  单位面积医院数量分布与人口密度大小成正向关系。假如人口密度增大一倍,单位面积医院数量会增加一些,一般小于一倍。医院的规模一般会扩大一些,医院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会增大一些。
  
  人口密度大的地方,医院数量一般也较大。这可以促进医院之间的竞争,促进医院服务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医院服务的对象。
  
  这些都是人口密度效益在卫生系统上的具体体现,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