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乡村旅游共享平台实现供给和需求有效对接


搭建乡村旅游共享平台实现供给和需求有效对接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共享经济必须具备三个要素方能顺利运行,即:供给方、需求方、共享平台。在旅游体验导向型共享经济模式中,“供给方”即拥有闲置资源的农村居民;“需求方”即具有旅游度假、养生养老及相关动机的城市居民;“共享平台”即以资源整合和配置为核心功能的互联网平台,提供供需双方信息认证、撮合、评价、交易、客户服务。在三个要素中,村民自身无法解决、最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当属共享平台的搭建。没有共享平台,各家各户的碎片化闲置资源就无法进行整合,城市居民的长尾需求也无法实现有效聚合,乡村旅游供给也无法与城市旅游需求对接和交易,解决乡村闲置资源、满足城市居民旅游需求就是一句空话。

  除了利用现有的专业化共享平台如小猪短租、阿姨厨房、闲鱼等之外,乡村旅游共享平台可以由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项目投资商来搭建,也可以由本土化科技型创客来建设和运营。日本的Mafarm的“农园土地租赁经纪平台”是投资商搭建平台的代表,经由这一平台,有闲置农地的人可以上网登记自己的土地位置,想租赁土地的人可以在平台上搜索,Mafarm通过提供撮合甲乙方合作的“经纪”工作来获得手续费。还可以在乡村通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移动智能终端设备日益普及的基础上,结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实施,配合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建设、万企万村帮扶专项行动落地,运用已经成熟的基于位置的服务技术、网络匿名认证与追踪技术、动态算法与定价技术、网上评分系统、第三方支付等技术,积极稳妥地引导科技型创客或本土电商企业搭建共享平台,策划整体品牌、独特卖点和特色项目,为村民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技术指导、为闲置资源赋予旅游体验与接待服务功能,为城市居民提供信息搜索、交易支付和投诉受理服务,促进乡村闲置资源及旅游需求的有效对接。

顺应逆城市化、旅游大众化、共享经济发展趋势,结合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易地扶贫搬迁和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构建乡村旅游共享平台,提高乡村闲置资源的利用效率,让农村“沉睡的资产”重现生机,是预防农村“空心化”、推进乡村旅游供给侧改革、实现乡村振兴的积极探索。现阶段应学习借鉴国外的成功做法,总结海南、合肥等地的试点经验,选择距离城市较近、通达条件优良、旅游资源丰富的乡村或者高等级旅游景区附近易地整体搬迁的贫困村进行试验,探索共享农业园区、创意农业体验、庭院旅游经济、乡村养生公寓、乡村创意市集等新形式,积累经验后加以推广。(首发期刊:李庆雷,张思循. 搭建共享平台,促进乡村闲置资源旅游化利用[N].中国旅游报,2018-2-27(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