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夏余才

夏余才,1973年11月生于安徽潜山,迁于河南郑州。主写诗歌、评论,偶作散文、小说。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作品集《最初的牧歌》《焰火深处的氛围》。作品发表于《诗刊》《北京文学》《黄河文学》《星星》等刊物。

纪念塔的修建与倒掉,和谁有关?


重庆奉节县的“移民纪念塔”由于种种原因建设陷入停顿,变成了烂尾楼,不久前被爆破拆除了。该塔修建在奉节县李家沟黑汉包,距离长江水面只有30米左右距离。一共高13层,总体造型如同繁体的“华”字,据称投资2000多万元。该塔曾经在电影《三峡好人》中异化为火箭升空。(11月24日《重庆晚报》)

一座投资2000多万元的塔,就这样“烟消云散”了。塔没了,2000多万元也随之没了。看来,这2000多万元在某些人眼里的确算不了什么。它来得快,去得也快。说修建就修建,说爆破就爆破,事情何其简单?可在咱老百姓眼里,这2000多万元能...

Read more

有偿新闻,何以会大行其道?


近日,本报接到举报称,只要交钱就可以在国家级刊物《报告文学》上刊登大篇幅的文章,千字千元,明码标价。记者通过暗访,证实这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明令禁止的违法交易依然在进行。(11月20日《中国青年报》)

其实不单是《报告文学》一家杂志,全国其他许多杂志也存在明码标价刊发文章的情况。这些明码标价刊发的文章,实际上就是“有偿新闻”,业内人士称之为“软广告”。“软广告”在业内人士眼里,它就是广告;但普通读者看了,就有可能将其误为“新闻”。正因为容易造成读者误读,“软广告”才会有...

Read more

抗震救灾英雄被轻判,为何引来争议?


向巫山县交通局原局长晏大彬行贿250万元,并通过签虚假合同的方式将行贿款付给晏大彬。晏大彬案发后,该行贿人自动投案,并在抗震救灾中成为抗震救灾英雄,近日,江北区法院认定其犯单位行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半,宣告缓刑2年。(11月19日《重庆晚报》)

对于晏大彬案中行贿人的被轻判,网友们可谓议论纷纷莫衷一是。一些人认为功过不能相抵,另一些人则认为该案行贿人不具备立功表现。在我国古代,便有“将功折罪”一说。如果一个人在犯罪之后又有了立功表现,就可以拿功劳补偿过失。今天无论是我国还是国外,均设有减刑制度。只要受刑人具备悔罪、善行等法定条件,均可以因此而减轻或缩短刑罚。

...

Read more

2009年的春晚,还会继续“假唱”吗?


今后,演员或者演出团体在营业性演出中出现“假唱”、“假演奏”等行为,将不仅仅受到观众指责,还可能面临国家法规的处罚。昨天,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就《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11月13日《新京报》)

顾名思义,“假唱”是靠虚假行为欺骗观众从而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既然存在虚假,就属于“假冒伪劣”一类,自然该打了。“假唱”现象由来已久,深为人们所厌恶和痛恨。这如花钱购物一样,人们绝不希望自己购买的物品存在质量问题。哪怕只是一点点瑕疵,也会给人带来...

Read more

一张法警工资单,为何引得众人羡慕?


上海某区法院的一名法警以没有钱为由拒不支付自己妻子的生活费和医疗费,近日,其妻在网上将其工资单曝光。看了工资单后,不少网友都大呼羡慕。女子称,她患病后即被丈夫抛弃,丈夫欲离婚未果后,立刻搬出去住,至今不肯支付生活费和医疗费。(11月11日人民网)
        看完这名法警的工资单,笔者不能不为其名目繁多的补贴而叹服。透过这些“补贴”,可以看出该法院对员工的“关怀”已达到令人感激涕零的地步。该法院不但给员工办理有国家规定的“三金一险&rdquo...

Read more

巩俐改变国籍,就成了不爱国者?


巩俐早前成功申请公民权,原定参加8月23日出席在高等法院举行的公民宣誓仪式,但最后却“玩失踪”,所以一直没领身份证。前日,巩俐终于在德义民众俱乐部,补领身份证、补拿居民证书、补念誓约,终于宣誓成为新加坡人。(11月10日中新网)

巩俐成为新加坡人,本已不是什么新闻了。在此之前,就有消息说巩俐要加入新加坡国籍。而且,移民和定居到海外的艺人,巩俐也并非首例。然而,当巩俐真正成为新加坡人时,许多人还是发了牢骚,甚至有人认为巩俐加入新加坡国籍是其不爱国的表现。

国籍和爱不爱国,两者没有本质联系。移居海外的无数华人,谁能说他们不爱国?无论今年发生在我国的南方雪灾抑或汶川...

Read more

铁路部门,何时能把乘客看成是上帝?



6日,蚌埠开往合肥的A405次列车已经到了距离合肥火车站只有15公里处的双墩集,却等了近6个小时也不能进合肥火车站,车上近半旅客选择跳窗赶路。车上一名患抑郁症女孩情绪几乎崩溃。据悉,列车晚点是由于铁路线施工。(11月7日《安徽商报》)

凡是经常坐火车的人,都会难以幸免的遇到火车晚点的事情。火车晚点好像成了一种经常现象,不晚点反而显得有些不正常。晚点几分钟倒也罢了,问题是我们的火车一旦晚点,就会进入“冬眠”状态,一时半会无法醒过来。可是在拥挤不堪的火车上要忍受长时间的等待,谁能受得了?别说老弱病残之辈,就是身强力壮的汉子,恐怕也会在等待的煎熬中“疯...

Read more

臧天朔涉恶,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现实?


歌手臧天朔因涉恶已被北京警方采取强制措施,疑与5年前发生在廊坊引发命案的一起斗殴事件及多起其他恶性事件有关。知情者透露这些事件均系臧天朔手下一批以东北人为主的势力团伙所为。据悉北京市公安局高层领导曾批示要求尽快破案。对此网上曾有传言,但并未得到警方证实。(11月6日《京华时报》)

当得知歌手臧天朔因涉恶被警方采取强制措施时,许多人都表现出了震惊!一位明星,如何会成为涉恶之人?这样的转变,让人似乎有些难以接受。作为公众人物,人们看到的只是其在舞台上的一面,而很难看到其在生活中的另一面。当公众人物的另一面突然曝光,并且出乎人们的想象,难免会让人感到震惊了。

正如一些人所言,娱乐圈就像一个...

Read more

“猥亵门”事件,让人揪心的是受害女童


昨日记者再次联系陈母谢女士,得知小陈已经从亲戚那里回到家中。谢女士表示,自回访事发现场后,小陈的情绪特别糟糕,不再想与任何人接触,把自己关在家中,甚至还出现自己打自己的“自虐”状况,一家人现在非常担心。目前,谢女士则只能在家陪小陈说话、看电视,并避免小陈接触到任何关于“猥亵门”事件的信息。(11月5日中国新闻网)

“猥亵门”事件已经沸沸扬扬的闹了一星期,人们的目光大多停留在对“猥亵门”主角林嘉祥的处理上。处理林嘉祥,人们需要的是一个公正透明的答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林嘉祥自然不应逃过法律的严...

Read more

宋祖德缺“德”,广电总局缺什么?


前日(28日),广电总局传媒机构管理司司长任谦在“2008影视产业发展论坛暨电视节目推介会”上对宋祖德点名批评。任谦表示,广电总局和传媒机构管理司对这个事情高度关注,目前正在跟广东省广电局和广东的电影电视制作业协会协调,“对于这样的害群之马我们必须要予以清除。”对于广电总局领导的这一表态,宋祖德不但没有反省,反而通过博客向广电总局及任谦发出律师函,要求任谦道歉并索赔1万元。 (10月30日《现代快报》)
 
对于宋祖德这个人,大家不可谓不熟悉。熟悉宋祖德的原因,就是来于他那一张骂人的大嘴。只要娱乐圈里谁有名或谁出了风头,他就会...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