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李庆雷

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发展与管理,近年来关注旅游文化创意研究。

中老铁路及跨境专列带来的旅游机遇


中老铁路及跨境专列带来的旅游机遇

中老铁路是连接云南省昆明市与老挝首都万象市的电气化铁路,是第一个以我方为主投资建设、共同运营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的跨国铁路。2021123日,中老铁路全线通车运营。虽然受到全球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第一年发送旅客数量仍达到850万人次。今年413日,中老铁路跨境旅客列车正式开行,云南省会至老挝首都实现了当日火车通达,一个月内发送28个国家的跨境旅客1.33万人次。与此同时,中泰高铁泰国段亦在不断推进,第一期曼谷—呵叻项目将在2027年内正式通车,二期项目呵叻—廊开段预计2029年年中开通服务。根据这一进度表,国际旅游...

Read more

探索旅游业转型升级的生活美学路径


 探索旅游业转型升级的生活美学路径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为旅游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动能,指明了新方向。现代旅游的生活化转向,让人们的美好生活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也让更多人有机会分享异地居民创造的美好生活。在这种形势下,各地应坚持“见景见人见生活”“有情有趣有温度”理念,借鉴杭州、苏州、成都、上海、大理、乌镇、梅州等地的成功经验,及时更新发展观、资源观、市场观、产品观,积极探索旅游业引领城市品质提升的新路径,写好生活美学促进旅游转型升级的答卷。

(一)加强生活型旅游消费方式的研究

旅游消费的生活化转向造就的是生活型旅...

Read more

全国各地应对旅游消费生活化转向的实践


 全国各地应对旅游消费生活化转向的实践

任何转向都不是突然发生的,无一不有萌芽与累积的过程。国内部分目的地城市在旅游开发与管理实践中,较早地关注到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生活场所、生活要素的旅游价值,统筹思考居民生活品质提升、游客休闲旅游需求、城市品牌形象推广问题,破解工作抓手、产品转化、营销推广等难题,培育新业态、新产品、新品牌,为发展主客共享型旅游业、创新旅游发展模式积累了重要经验。

(一)杭州推进社会资源访问点建

2004年开始,杭州在全国率先推出社会资源国际旅游访问点,挖掘杭州人的生活资源,推动社会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设立了访问点评定委员会办公室,制定了《杭州市城市...

Read more

现代旅游消费的生活化趋势


现代旅游消费的生活化趋势

近年来,我国旅游消费出现了非团队化、去中心化、减距离化、弱景区化趋势,造就了一批新兴目的地、业态和玩法。其中,弱景区化是指旅游活动对景区尤其是封闭式观光型景区的依赖度减小,当地居民日常生活空间变得越来越重要;游客在景区停留时间和花费的占比下降,为生活场景支出的时间和金钱的比例提高。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亦即旅游活动的生活化趋势,具体表现为游客关注的重点从“风景名胜”转向“日常生活”,从“崇高景观”转向“世俗场所”,从“舞台”展演转向&ldquo...

Read more

“人间烟火”“日常生活”成为旅游行业热词


“人间烟火”“日常生活”成为旅游行业热词

——15,马蜂窝的元旦小长假大数据显示,奔赴山川湖海拥抱自然,或在街头巷尾感受人间烟火,是年轻人最热衷的跨年体验。

——33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旅游中国·美好生活”2023年国内旅游宣传推广活动的通知》,提出聚焦旅游中国和美好生活抓旅游推广,在旅游推广中反映生活之美、时代之美,把城市旅游休闲作为挖掘旅游发展潜力的“基本盘”,把讲好家乡故事作为拓宽旅游市场的&ldq...

Read more

数字乡村与远程办公对乡村振兴模式创新带来的机遇


数字乡村战略与远程办公对乡村振兴模式创新带来的机遇

近年来,国家制定并实施了数字乡村发展战略,将其作为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和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2019年以来,陆续印发了《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数字乡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启动了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推动数字化应用场景研发推广”。据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牵头编制的《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截至2022底,我国已经实现了“村村通宽带”“县县5G&r...

Read more

远程办公环境下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新模式


 远程办公环境下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新模式

在互联网不断普及、信息通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创意阶层几乎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工作,并非一定要集中在城市写字楼的格子间里。实际上,一部分创意工作者已经率先践行了数字游牧型的工作与生活方式,游历在印尼巴厘岛、泰国清迈、葡萄牙里斯本等地,在沙滩、咖啡馆或共享办公空间利用便携式计算机工作。考虑到办公空间租赁成本、员工通勤时间、身心健康状况和创意工作效率,一些新锐企业尝试将办公地点搬到城郊或乡村,有利于促进闲置设施的再用、就业机会的增加、人气的提升。随企业而来的创意阶层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动能,将为乡村带来新的理念、力量和血液,加快乡村旅游项目、...

Read more

神山奇迹对空心村转型发展与全面振兴的启示


 神山奇迹对空心村转型发展与全面振兴的启示

神山町位于日本德岛县境内的东北山区,有温泉、瀑布、溪流、烧山寺、高山植物园等旅游吸引物,以及长期热情招待参拜者所孕生的传统文化习俗。之前,该片区酢橘产量曾是日本第一,杉木砍伐是传统的支柱产业。后来,林业衰退,年轻人不断外流,这里成为人口老龄化、产业空心化、空间闲置化村庄的典型代表。

在当地公益组织“神山国际交流协会”(后改名为非营利组织“绿谷”)的努力下,神山町陆续实施了“送娃娃回家”、接收外籍语言教学助理、卫生包干和艺术家进驻项目,提高了神山町的知名度、包容...

Read more

剧地共生体推进影旅全周期深融合


 剧地共生体推进影旅全周期深融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些地方进行了积极尝试,为探索影视+旅游的新模式提供了启示。例如,银川镇北堡以减免场租费等措施吸引剧组前去拍戏,借剧组吸引游客,并将拍摄后留下的场景道具转化为旅游资源,成为见证中国电影发展史5A级旅游景区。成都邀请《功夫熊猫》续集的创作团队到实地采风,为《功夫熊猫2》融入火锅、锦里、青城山等地方元素奠定了基础。张家界借《阿凡达》实施悬赏10万寻找第二座悬浮山”“景点‘南天一柱’更名”“1元竞拍数字虚拟山峰命名权”等创意营销活动...

Read more

旅游地被动临时应对凸显影视与旅游融合短板


旅游地被动临时应对凸显影视与旅游融合短板

在各种因素助推下,全国影视剧的生产能力已经相当可观。据统计,顶峰时期国内全年电影备案总数超过3800部(2017年),电视剧则超过1200部(2016年)。但是,叫好又叫座的影视作品仍属凤毛麟角,能够热播并受到普遍好评实属不易。同时,实地取景拍摄的热播影视剧是旅游地的创意资源和文化资本,具有吸睛引流、带货促销、IP衍生及多次开发功能遗憾的是,不少旅游地缺乏超前眼光、机遇意识和策划能力,待影视剧热播后才匆忙应对,导致带动效应无法充分发挥,甚至成为游客吐槽的对象。

影视剧生产一般包括策划、筹备、拍摄、制作、宣发、播映等环节。在传统模式中,出于保...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