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林少华

祖籍山东蓬莱,1952年生于吉林九台。1968年初中毕业下乡务农。1975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外文系日文专业,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并获文学硕士学位。1982年至1993年于暨南大学外语系任教,1993年至1996年于日本长崎县立大学任教,1996年回暨南大学文学院任教,1999年调往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赴东京大学任特别研究员(Fellowship),现为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招收日本文学与翻译方向研究生。主要著作有《村上春树和他的作品》。译有《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等25卷村上春树文集及夏目漱石、芥川龙之介、川端康成、井上靖、东山魁夷等名家作品凡35余种。其中《唐招提寺之路》获第五届全国外国文学优秀图书奖一等奖(2001年),《挪威的森林》获2002年上海优秀图书奖二等奖。同时撰有中日古诗比较和日本近现代文学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20余篇。

教育就是爱,教师是爱的职业


教育就是爱,教师是爱的职业

 

 

    反复读了《一个大学老师眼中的当代大学生,真实而无奈》这篇文章。作为大学同行,我相信文章内容是真实的。只是,也许因为我没教过“二本”的关系以及其他若干因素,我没有亲身感受到那么多深刻的无奈——这也是真实的,并非说谎或矫情。不瞒你说,我很喜欢上课,尤其喜欢课堂上学生的眼睛,或者莫如说我爱课堂上的眼睛。无论在本校上课还是去外校演讲——刚刚去了华东师大、南开、天津外大等几所院校——每次在台上面对男生女生的眼睛,我心里都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兴奋、欣喜甚至激动。

 

   ...

Read more

一位“二本”大学生眼中的“二本”大学生


一位“二本”大学生眼中的“二本”大学生

 

    按:敝博客5月31日转挂了一篇博文:《一个大学老师眼中的当代大学生:真实与无奈》,有些老师和大学生参加了讨论。这篇文章是王家曦同学就此写给我的长信,征得本人同意,挂在这里供网友们讨论。题目是我加的。前不久这里曾转挂过家曦关于大学教育的另一封长信:《一位大学生眼中的大学》。家曦本人就是东北一所“二本”大学的学生,二十一岁,大三——“二本”大学中还有家曦这样肯读书、肯思考、有见地的大学生,令人格外振奋和欣慰。即使同“一本”相比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另,家曦最近在《南...

Read more

答记者问:不译《1Q84》是否觉得遗憾


答记者问:不译《1Q84》是否觉得遗憾

 

1、听说村上春树《1Q84》简体中译本快要出版了,而您作为二十多年来深受读者喜爱的村上译者却与此译无缘——恕我失礼——你会不会觉得比较遗憾?

——人生总要有遗憾。没有遗憾,就不成其为人生。我很欣赏清季重臣陈宏谋的三句话:“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何况,我自己正处于“转型期”——由翻译向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过渡。作为初步成果,年初出了两本小书:《为了灵魂的自由——村上春树的文学世界》和散文集《乡愁与良知》。同时,我也没有完全中止村上文学的翻译,最近刚刚校完前面提及的以奥姆真理教为题材的纪实文学《地下世界》(或译《地下...

Read more

酷评高考作文题:辽宁、重庆0分


酷评高考语文题:辽宁、重庆0分

 

1、  看到这些作文题目,您印象最深刻觉得最有趣的是哪个?

——全国I / 上海 / 陕西 / 湖北 / 安徽

觉得最“八股”无趣的是哪个?

——重庆 / 辽宁 / 福建

 

2、  你认为这些作文题对于高三考生而言是容易还是过难?

——有趣的容易,因为有趣;无趣的难,因为无趣。

 

3、  您给这些高考作文题目打多少分?

——湖北90 / 陕西88(但“勇猛矫健”形容狼不贴切)/ 上海86 / 安徽80 / 广东60 / 辽宁、重庆0分

 

4、  您能挑选4、5个省份的...

Read more

2010年06月08日


山东卷作文考题:夕晖:光明与阴影之间

 

    按:山东卷高考作文题:托尔斯泰一首诗中说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自主命题,题材不限,诗歌除外。

    媒体嘱我也写一篇(并非要我冒充考生)。只好抓耳挠腮涂抹了八九百字。姑且挂在这里,请诸位网友阅卷打分。也不知能打多少分,还请手下留情才好。

 

    不用说,人人喜欢光明,追逐光明。而我,不知是不是年龄的关系,已不大喜欢旭日东升霞光万丈那般耀眼的光明,当然也不中意持...

Read more

一个大学老师眼中的当代大学生:真实而无奈


一个大学老师眼中的当代大学生:真实而无奈

  

    按:上次转发了一篇网友的文章《一个大学生眼中的大学》引起了反响。这次转发的文章则视角相反—— 从老师的视角看如今的大学生。这是我校的校报用来请师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大概因文章内容的关系,作者姓名被隐去了。文章的确耐人寻味,故挂在这里请大家参与讨论。    

   

     早就想写这篇文章,实在是有感而发——

 

    ...

Read more

2009阅读:教授何以不再风流


2009阅读:教授何以不再风流

 

    一般说来,人总要首先关心自己和自己所属的群体。我也同样。既然忝居教授行列,自然首先关心教授,考虑教授的属性和生态。就当下来说,我觉得大学教授“自我官场化”的现象尤其值得警惕。举个例子。一次去某大学开学术研讨会,发现会议大厅走廊墙上一幅接一幅挂着校长陪同市长副市长以至市长助理视察该校的照片。照片极大,全彩,镶以金色画框。我不由得心里一沉:莫非这就是大学的荣耀和价值取向?不仅如此,开幕式主席台上校长副校长院长副院长的正中间坐的居然是市委宣传部长。再举个例子,如今好多学会理事会和事关学术的评委会名单里难得出现一...

Read more

声讨中餐四宗“罪”


声讨中餐四宗“罪”

 

    有一件事我觉得很奇怪:改革开放三十年为什么单单中餐没有改革?不能说是被改革遗忘的角落,因为中餐就在我们的眼皮底下。然而它偏偏从我们的眼皮底下溜之乎也。依我愚见,中餐至少有四条罪状。

 

    其一,太浪费。大凡中式餐馆,请吃也罢吃请也罢自吃也罢,几乎无人不剩无桌不剩。表现好的剩三分之一,差的剩三分之二。日前上街用餐,斜对面一位衣着得体的中年男士和一位颇有姿色的青年女子隔桌对坐,若干盘显然价格不俗的菜肴置于其间。但一看便知,较之菜肴,男士更对菜肴对面的女子怀有兴趣。只见他以拿签...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