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冯钢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地方政府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

党的民主政治主张不能变


 

60多年前,由中共创办,面向全国发行的《新华日报》上我们知道什么是中共的政治主张:

现在,假如我们承认战后的世界是一个不可抗而又不可分的民主的世界,那么要在这个世界里生存,要在这个世界的国际机构里当一个"优秀分子",第一就是立刻在实践中尊重新闻自由这种人民的不可动摇的权利。”(1944109日)

国际民主既然与国内民主不可分割,所以要想参加到世界民主国家家庭中去的人们,就无法违反国内民主的原则。”(1944119日)

他们以为中国实现民主政治,不是今天的事,而是若干年以后的事,...

Read more

落凤坡:读书会速记


昨晚是本学期的最后一次读书会,对于我们这个小群体中的很多人而言,也许也是最后一次,有人将前往异地求学,也有人将离开学校,因而这次读书会从一开始便沾染了太多的离情别绪。早在图书馆的自习室,几个小家伙便各自拿着相机开始哗哗乱拍了。而这次讨论的内容是韦伯的《以学术为业》,更是罩上了一层庄重感。

可能因为这是篇演讲,又或者我们在F头的言传身教中浸淫太久,所以大家都显得异常沉默。反倒是几个不常来的同学对于F头近乎极端的解读无法适应,纷纷起而欲与辩驳。最有趣者当属蒋哥,头往后倚在墙上,不时搬出曾国藩等人之言,来与韦伯之意相互印证。我提了个问题,是对这个文本的个人感受,也是我一直以来的困惑。如果说这篇...

Read more

女人没文化?


 

邓玉娇案已经尘埃落定,结果虽然不能说令人满意,但是,网民们的斗争至少还是获得了部分成功。我相信,任何廉价的“大获全胜”都不可能具有积累性,真实世界的成功总是需要积少成多的。

不过在思考这个案件时,我还是觉得有些“心堵”,因为一个再明显不过的“强奸未遂”居然成了“强迫陪其洗浴”。所以,几天前我写了“告别强奸未遂时代”一文,但过后感觉问题没那么简单,因为案件中的女性受害者似乎真的没有语言和词汇可以用来表述自己所受的伤害。她们无法用语言来讲述自己的遭遇,因为女...

Read more

跨学科研究:体制外的“舞蹈”(转载)


跨学科研究:体制外的“舞蹈”

 

《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  张梦薇

        体制外生存的窘境并不仅仅是资金的短缺,更为重要的是,跨学科研究团队的稳定性得不到保证。

 

        学科制度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现已有6000多门。但过细的学科分支也带来了学术研究“碎片化”的现象。
    &nbs...

Read more

“车改”,还是“制度化腐败”?


 

谁之改革?为谁改革?

杭州市政府21个单位的“车改”在网上遭到一片斥骂,这也在预料之中。本人曾在5年前就在网上发了“对杭州市政府准备"车改"的提醒” http://www.hangzhou.com.cn/20040101/ca599314.htm提醒杭州市政府注意“车改”的前提条件,全文如下:

 

关于杭州市政府准备实行"车改"的提醒:

据媒体消息,杭州市政府正在准备实行"用车改革",即将现行政府用车制度改革为给公务员发放&quo...

Read more

你为什么要入党?


 

你为什么要入党?

23年前的今天,我在南开大学礼堂内入党宣誓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为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奋斗终身!”

今天却有人问:“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

今天,几乎每一件引起国人愤怒的贪污腐败、违法乱纪事件,都脱不开党员的身影,因为党掌握着可能导致腐败的一切权力。

有一次,学院党委让我给学生中的入党积极分子讲一次党课,我在课上说:当我们的党还没有掌权的时候,当我们的党被执政者视为“赤匪”的时候,当共产党员意味着杀头坐牢、满门抄斩的时候,当党员就是当然的战场敢死队员的时候,我不怀...

Read more

必须扼制改革的掠夺化倾向



 

必须扼制改革的掠夺化倾向

中国的改革总体上是一场自上而下、由国家发动并推进的改革,改革的动力来自各级政府。具体地说,也就是中央以下放权力来调动改革积极性,换取中央财政;地方政府则通过“分税制”和权力运作来形成地方财政和官员利益。改革的这种动力结构的最大问题就在于,如果中央想要确保和增加财政收入,那它就只能不断地让地方政府同时获得好处。权力下放自然是一种“好处”,这既包括明确的权力下放,更包括对地方政府滥用权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事实上,到本世纪初,无论在经济领域还是在政治领域,中央明确能给地方的权力...

Read more

社会稳定的社会组织基础


 

浙江省社联“关注省情民意、促进社会和谐”研讨会上的发言稿

 

社会稳定的社会组织基础

冯钢

 

社会转型并不只是经济转轨;相反,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各种基础性社会关系都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直接导致以往分层关系的合法性依据发生崩溃,从而使社会陷入一种需要重新整合的无序状态。

社会分层是任何一个现代社会都无法避免的现实。社会稳定的困难并不在于社会分层所显现“不平等”状态本身,而在于这种“不平等”是否具有合法性,即是否能够被社会接受。显然,在计划经济的再分配体制下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ld...

Read more

(转贴)曹远征:收入分配问题是个伪命题


     为什么说收入分配问题是个伪命题?收入分配涉及三个方面。

  首先,收入分配的格局是什么?在中国,收入分配的格局是政府、国有企业收入过高,居民收入过低,这涉及财税体制问题,是和威权主义政府连在一起的。政府不改革,其格局没法改变。政府一定要退出市场,或者说至少是遵守市场规矩。否则,中国财政收入每年超过GDP增长速度,是不可理喻的。

  其次,收入分配问题跟产业结构相关。初次收入分配太低,这和民主连在一起,缺乏最基本的劳资谈判条件和基础。由于老百姓劳动报酬收入太低,也就没有这个谈判地位,而如果没有基本的谈判地位,那国家就应该进入正常的工资增长...

Read more

涂尔干与社会主义


   

这周读书会的的阅读文本是涂尔干的《社会主义与圣西门》前三章和序言,由小飞主讲。涂尔干的这部著作共有十二章,加莫斯的一个序言,篇幅不算小,但仍然是一部未完成的书稿,是他逝世后出版。涂尔干还在巴黎高师当学生时就对社会主义研究发生了兴趣,不仅读了圣圣西门、普鲁东、马克思的著作,而且还跟后来的法国社会主义者饶勒斯等成了很好的哥们。据Stuart Hughes说,涂尔干原本是想以“社会主义与个人”为研究计划的主题,但后来这个主题渐渐地就变成了“个人与社会”,并在这个主题下担负了挽救“被孔德的继承者搞...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