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房宁

房宁,1957年6月生。现任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研究生院政治学系主任,教授。198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政教系,留校任教。1990年破格晋升副教授,1994年破格晋升教授 。以其独到的第三世界视角观察、研究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体系的发展演变,揭示在资本全球化条件下第三世界国家及中国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特殊规律性。

潘多拉的盒子不能打开


在告别过去的时候,无视“过去”曾经存在的理由,是非常轻率的;在选择未来的时候,没有打算为“未来”付出代价,是非常危险的。

  潘多拉的盒子打开不得,是尽人皆知的。然而,当那只盛满魔怪的盒子被不幸打开后,到底会带来多大的灾难,人们就难以想象了。
  2004年8月的最后一周,灾祸接二连三,俄罗斯笼罩在悲情之中。8月24日,两架民航客机被凌空炸毁,机上88人全部罹难,同日莫斯科一公共汽车站也发生了恐怖袭击;几天后,莫斯科地铁爆炸,伤亡逾百;地铁爆炸后的第二天,北奥塞梯共和国的别斯兰市爆发震惊全球的绑架事件,酿成了包括大量儿童在内的330多人死亡的惨剧。
  1991年苏联解体后,分离主义和恐...

Read more

房宁:不要堵塞平民的出路


高考,目前仍然被公众认为是体现社会公平的圣洁之地。如果在这个领域,进一步放权,任少数知识精英把持稀缺的高等教育资源,教育领域事实上的平等权利,特别是平民经过高等教育之门通向社会主流之路,则大有疑问。



今年夏天,本应宁静的高等学府掀起了阵阵波澜。先是北京大学法学院发生了“考博事件”,笔试第一名的学生,因未被主考教师看中而名落孙山。紧接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等校在本科录取中额外收费的丑闻被连续曝光。更有媒体赫然披露“高招六大黑洞”,教育部也适时发出“紧急通知”,严令各院校不准在招生录取过程中向考生收取费用。一时间,舆论哗然。原本就牵动人心的教育权利平等问题,成为...

Read more

潘多拉的盒子不能打开——有感俄罗斯连遭恐怖袭击


潘多拉的盒子打开不得,是尽人皆知的。然而,当那只盛满魔怪的盒子被不幸打开后,到底会带来多大的灾难,人们就难以想象了。
2004年8月最后一周,灾祸接二连三,俄罗斯再次笼罩在悲情之中。8月24日,两架民航客机被凌空炸毁,机上88人全部罹难,同日莫斯科一公共汽车站也发生了恐怖袭击;几天后,莫斯科地铁爆炸,伤亡逾百;地铁爆炸后的第二天,俄罗斯北奥塞梯共和国的别斯兰市爆发震惊全球的绑架事件,1100多人被劫持,最后酿成了包括大量儿童在内的330多人死亡的惨剧。
1991年苏联解体,分离主义加恐怖主义是从打开的潘多拉盒子里冲出的最为凶残的恶魔,十多年来它一直是俄罗斯的心腹大患。
...

Read more

产权改革舆论风波实质何在?


新京报/房宁


  有关公有制经济的产权改革的讨论和争论,在国内学术界已有10年。香港财务学教授郎咸平对几家内地知名企业改制个案的质疑,竟然引起一场轩然大波。一时之间,洛阳纸贵。20多年前,一场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把原本是哲学家讨论的学术问题,变成了广受关注的公众话题并进而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多年来,这种现象非常稀罕了。

  一个专业性、学术性很强的问题,转变为公众话题,其背后必有社会原因,必定以某种普遍化的社会情绪为依托。对一些公有制企业改制个案的公正性、规范性的质疑,能引发公众强烈关注,反映出了社会情绪。这一事实表明,广大民众对近年来在我国广泛推行的产权改革心存疑问。这就是目前这...

Read more

记者提出“脱美国化” 中国:应向美国学什么?


环球时报


■我们依然需要向美国学习,但不再是“追星族”式的学习,而是自主的学习,是中华民族主体意识复兴背景下的学习。这种学习意味着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既不丧失自我、又要取长补短


■作为一个民族,中国最应该向美国学习的,应该是美国的独立精神。亦步亦趋地跟在美国后面,是永远学不到美国的独立精神的。只有做到脱美国化,才能真正学到值得从美国身上学习的东西

许多传世的观念,最初都是出自新闻记者之手。如世界流行语“全球化”,在中国思想界人气渐旺的“新左派”,最先都是由记者说出来的。最近,人民日报记者丁刚先生发明了一个新词汇———脱美国化,这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新概念。

初见丁刚先生...

Read more

中国与西方,哪一种制度更民主?


房宁(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编辑同志:


  《中国青年报》应该为当代青年释疑解惑,我在与许多青年(包括高学历青年)的接触中,发现在对一些问题的认识上,他们存在着许多困惑,比如: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与西方的多党竞选的民主制度,哪一种更能代表民意,哪一种制度更民主?又比如,为什么中国不能搞西方的多党竞选?中国的腐败是怎么形成的?等等。


  这些都是青年们经常议论的话题,但很难在《中国青年报》上看到针对这些问题分析的文章。希望编辑邀请专家说说青年不明白的问题。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土默特右旗信用联社 于文秀


  编辑转来了于文秀的来信。信中提及有关我国民主政治的若干问题,我以为都值得认真...

Read more

房宁:不是官太多,而是官太忙了


如今中国的市场经济已初具规模,政府的角色也必然要随之变化。中国历史上,多欲多求和清净无为两种模式总是相互交替。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功能的二次转型势在必行。


  在《“中国官多论”的三个误区》(3月28日《新京报》)中,我谈到中国的官民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事实,同时也提到这与社会的普遍印象不符。其实,即使是再科学准确的计算,也无法消弭人们中国多官的印象。这是为什么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建设市场经济的新时期。向市场经济转型给中国社会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其中也包括对政府的管理职能、管理方式以及管理行为的深刻影响。中国的改革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但有趣的是,以市...

Read more

中国终于说不了


  虽是一介书生,但总关心国事。关心国事的结果,往往落得个心情郁闷。久而久之就变得害怕出事,怕出了事,国家蒙羞,自己也跟着难受。多年来,只要我们中国与西方大国发生摩擦、冲突,最后总是我们忍让,委曲求全、息事宁人。据说,这是“弱国无外交”的缘故。昨天,我路过朝外,看见气势雄伟的外交部大楼,不由想到:既然“弱国无外交”,要这个外交部干什么?里面衮衮诸公怎么不下岗呢?当然,这是气话。如果我们真能通过隐忍求得民族生存与发展空间,当然可以也应该忍耐。但这种委曲求全的理论与实践的结果怎样呢?大家还没有看清楚吗?!前年5月8日,美国炸了我驻海外的使馆,不到两年人家打上了你的家门口,下次会不会打到你院子...

Read more

以祖国的名义


  1999年5月8日,是每个中国人都不应忘记的日子,是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又一次被西方欺负而遭受奇耻大辱的日子。


  在20世纪的最后一年,由西方国家组成北约对中国人民所犯下的罪行,很容易让中国人联想起中国近现代史上西方老殖民主义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本世纪的第一年,1900年英、法、德、意、美、俄、日、奥等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烧、杀、抢、掠。在一般中国人都以“八”为吉利数字,其实“八”并不总是吉利的,八国联军的那个“八”就很不吉利。这次北约袭击我国驻南使馆的一天前,西方七国与俄罗斯达成原则上的一致,安排南斯拉夫这个小国的命运,完全重复了老殖民主义的典型作法。七加一等于八,上述八个国家中...

Read more

论“分权模式”的不稳定性


  分权模式在东欧原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中扮演过重要角色。它从理论上对改革实践进行了概括与阐释,成为指导改革的重要经济理论之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人们提出的理论模式不可避免地要经受时间的考验,由历史作出评判。分权模式提出迄今已有40年,在此期间, 东欧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终究归于失败。在历史告一段落的地方,人们终于可以冷静地回顾与思考。开端蕴涵结果,对于分权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有必要重新认识与思考。



  分权模式的实践背景是60年代南斯拉夫等东欧国家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波兰经济学家弗·布鲁斯从理论上对其进行探讨,提出了分权模式理论。布鲁斯以宏观经济决策、企业经...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