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陈长吟

原名陈长群,陕西安康人。中共党员。1980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历任安康地区文艺创作研究室创作员、地区作家协会副主席,《汉江文学》杂志主编,西安市作家协会秘书长、副主席,《美文》杂志编辑室主任、副编审,副主编。陕西省作家协会理事。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山亲水亲》、《山韵水韵》、《那片裸土》、《行色匆匆》等。散文集《山梦水梦》获陕西省首届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这方乐土》获海内外首届中国散文旅游文学奖,散文《地质客》获全国散文大赛三等奖,小说集《风流半边街》获西安市第六届文学奖、陕西省人民政府首届炎黄文学优秀编辑奖,歌词《我有一方印花土布》获1988年全国歌词创作大赛优秀作品奖。

越儿的身影


从报上看到消息,重庆女作家王英(笔名越儿)1125日中午跳楼身亡,我顿时睁大眼睛,美丽的越儿怎么会这样做呢?

我与越儿只见过一面,但印象很深。那是200510月,重庆市散文学会召开一个女作家散文研讨会,邀我去参加会议并谈谈西部散文创作的话题。

会议在江北区的一个山庄举行,清早,参会人员都在重庆市文联楼前的小广场上汇合。这地方是个小山岭,宛转着石板铺的台阶、环围着郁郁葱葱的绿树,山岗上典雅精致的小楼便是文联的办公地。

我看见越儿从树荫中走过来,《红岩》编辑部的一位老编辑介绍说:这是王英,笔名越儿,杂志社的编辑,跟你们《美文》有联系的。我们便相互伸出手,轻轻握了一下。越儿的手...

Read more

安康小城


    

 

它在秦岭之南,在巴山脚下,在汉江之滨,在青山绿水的呵护之中。

它很早以前就盛产沙金,所以古称金州。那些河道里埋藏的金粒,至今还淘洗不尽。

有名的《诗经》里边说:“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可见汉江女子的风韵,从先秦时就开始吸引人的眼球了。

唐朝有个高僧叫怀让,曾在小城外的山寺里出家受戒,后来去南方修行,成了禅宗大和尚,佛教公案里有他的记载。

唐代宰相李吉甫是个地理学家,在他的专著中称:“金州,秦头楚尾,为一都会。”点出了小城的重要。

近千年前,宋代有个大诗人陆游,曾到小城游历暂住,参加了朋友的...

Read more

(长吟自述)长镜行吟走天涯


    

     人在世上最大的幸福是什么?简单而又明了的两个字:快活。

     可是要快活起来并不容易,现实中让人感到压抑的东西太多了。你要快活,就得放下负担,排除苦闷,抛却顾虑,率性而为。然而国事家事,门里门外;个人前途,亲朋际遇;世俗如同一张网,你很难逃脱开去。

     要使自已快活起来的门路和招数不同,各有异趣。

     我说我喜欢读金庸、古龙的小说,喜欢看武侠电视...

Read more

茅盾文学奖与潜龙振飞


现今,中国文学的第一大奖,当属茅盾文学奖。

20081027日晚,第七届茅盾文学奖正式揭晓公布。获奖的作家和作品是:贾平凹的《秦腔》,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周大新的《湖光山色》,麦家的《暗算》。

我注意到几个有趣的现象和特征。

一是四位作家都属龙。贾平凹与周大新生于1952年,迟子建与麦家生于1964年,后两位比前两位整整小一轮,但都是龙年生人。今年似乎是属龙的作家的旺年。

二是他们都系沉静内敛的性格。贾平凹是我的上级,我很少看到他有夸夸其谈的时候,尤其是面对记者的镜头和在会场上讲话,更显得口拙。日常说笑话的时候,声音也不大,并喜欢伸手来遮嘴巴。周大新也是一位好老兄,那...

Read more

近水者清


我很羡慕住在水边的人们。

水是富有灵性的,它变化着眼前的风景,过滤着身边的空气,也清除着头脑里的杂念。

那天,在初秋的蓝空下,雨后的艳阳格外热烈,我们去安康水电厂社区参观。汽车驶出美丽的江城安康,沿着汉江边向西跑了10多分钟,在一块小高地上突然收住急驰的姿势,头一偏拐进了路旁的大院。

这是安康水电厂机关的办公区和生活区(土地名叫马坡岭),工会赵主席已迎候在门口,便带着我们在社区里走走看看。社区里的面积并不大,但随坡就势,因地建设,显得起伏有致,富于变化。这儿一个小广场,那边几台小花坛,步行道曲径通幽,绿荫里小景悦目。可以看出水电人爱厂、爱家、爱美、爱生活的热情。

到了社区的...

Read more

看水不急


陕南汉江的水碧绿清沏,舀起来就能喝。南水北调工程完成之后,首都北京的居民就要饮用汉江的甜水了。

瀛湖是汉江上游最大的人工湖泊与风景区,夏阳炎炎,那一湖的沁凉给人带来不少舒慰。

我们的小船在一个静静地湖湾靠岸。湖畔的树林中,有一户干净的农家。家中只有一个中年妇女在做针线活儿,她的丈夫撑船去江上跑运输,孩子去学校读书了。见有客人来,她立即端凳泡茶,热情而大方。

我们请她给做一顿中午饭,她爽快地答应了。

很快,几样可口的农家菜就摆上了桌面。有泡菜炒魔芋豆腐、西红柿土鸡蛋、笋子腊肉、干炸小黄鱼等,香喷喷的诱人。

我们吃饭,她坐在门前院坝的竹凳上,安静地看着江上的流水,不知想着什么。...

Read more

翠华意境


醉鱼草

 

盘山小路左拐右转,时而上坡,时而下沟,将行人任意调遣。凡爬山之人都贱,不喜平坦,不喜一览无余,偏爱这曲曲折折,倒觉趣味横生。

路旁的小景层出不穷,有些树皮颜色和纹理很好看,有些树枝相扭纠缠如交叉的人胳膊,有些石板上现着变形的图案,有些青苔野花灿烂的拥护在一起,我的照相机快门咔嚓咔嚓响个不停,幸好是数码,可以选摘取舍,不必像过去那样珍惜胶卷的浪费。

头顶,时不时有飞鸟掠过,惊人举目,找它时已无踪影。脚下,差点儿踩在了一只癞蛤蟆的身上,它的皮肤颜色与花草接近,斑斓丰富,但形态难看,望去生厌,如有些品质恶劣的人一样。

近处的山坡上,长着一片一片蓬蓬勃勃的直状植物,它们...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