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陈长吟

原名陈长群,陕西安康人。中共党员。1980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历任安康地区文艺创作研究室创作员、地区作家协会副主席,《汉江文学》杂志主编,西安市作家协会秘书长、副主席,《美文》杂志编辑室主任、副编审,副主编。陕西省作家协会理事。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山亲水亲》、《山韵水韵》、《那片裸土》、《行色匆匆》等。散文集《山梦水梦》获陕西省首届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这方乐土》获海内外首届中国散文旅游文学奖,散文《地质客》获全国散文大赛三等奖,小说集《风流半边街》获西安市第六届文学奖、陕西省人民政府首届炎黄文学优秀编辑奖,歌词《我有一方印花土布》获1988年全国歌词创作大赛优秀作品奖。

诗情画意散芳菲(下)


 

 

陈老师的《山河长吟》是他创作10多部文学作品之一。一本《山河长吟》充满着浓浓的诗情,也充满了灵性。长安的风度,青藏的风情,陕南的风韵,黄土的风物,心灵的风景,焕发出作家心灵的颤动,诗意的喷发,真情的体验。

陈老师行走在青山绿水中,那山那水的清秀,那遍地野花的灿烂,那青草的馨香,那鸟鸣的婉转……拥抱大自然,歌之咏之,尽在一瞬间底蕴的喷发,就散发出一篇篇优美的文字。透过这精美的文字,我们不难发现:文中所承载的形象和画面蕴含着作者丰富的审美向度与心灵撞击,寄情于山水,与自然对话。请读读《拉萨印象》吧。文中这样写“我”与拉萨:“看到一幅摄影:一群汉...

Read more

行者的足迹(上)


     

 

   行者的足迹

   ——访著名作家陈长吟

 

     本报记者 邓小敏

 

人物简介:

陈长吟,原名陈长群, 陕西安康人,1980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历任安康地区文艺创作研究室创作员、地区作家协会副主席,现为西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美文》杂志社副社长、编审,西北大学现代学院中国散文研究所所长、教授,兼任中国散文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散文网总编辑,陕西作协网络文学专业委员会主任等。1973年开始文学...

Read more

青山秀水陈长吟


                    青山秀水陈长吟

 

周养俊

 

19873月,我因采访第一次来到安康。

这是陕南最美的季节,金州山城四周漫山遍野铺满了油菜花耀眼的金黄, 省城的年轻人才刚刚开始学唱的流行歌曲“故乡的云”在这里响彻了大街小巷。也是在这个季节,我认识了青年作家陈长吟。

介绍我认识长吟的人叫杨建安,是安康市邮电局的一名普通投...

Read more

“紫香槐”博客散文丛书总序


    中国散文网的点击量每月能达到20万人次,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这个网站,毕竟才创办了一年多时间。它还在吐丝结网的发端。

    立意之始,不考虑轰动效应,不追求点击量,就是想在互联网上,为散文这个缪斯经营一块地盘,让她吸收高科技的营养素,在时代气息的陶染中出落得美丽大方。于是,坚持读者参与,坚持开放意识;坚持文学品位,坚持散文特质;乃是办网人的初衷。

    散文,不应该因循守旧,质地新鲜是她的语态;散文,不应该娇艳俗媚,素面朝天是她的本性。

 ...

Read more

爱是心灵的救药


    这是一个爱人与爱己、救人与被救的故事。

    杰伊是个青年音乐家,他的“苍蝇”乐队曾名声大噪,留下不少动听的乐曲给爱好者。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他的事业开始走下坡路,恋人离去,乐队解散,心情郁闷,便打算结束自己的生命,告别人世。

    这天晚上,就是他准备跳崖自尽的时候,一辆摩托车冲破栏杆从他身边翻下悬崖,骑车的年轻人跌晕在沙滩上,杰伊便积极抢救出事的女孩索非娅,并帮她看病治疗,帮她恢复失忆症,又充当男友带她去红松鼠镇渡假,后来,索非娅的丈夫寻找而来。男人们开始打斗,索非娅则骑着摩托车飞...

Read more

声音的方向


    长街上,有歌声飘来,抬头一看,对面走来一对卖唱的青年男女。那男的身材清瘦单薄,是个瞎子,他一只手扶着木推车,另一只手举着话筒,竟自歌唱着。他的声音有点儿沙哑,但苍劲动听,曲调也比较悠扬,带着民歌的风味。他身边的女子个头稍低,显得丰满健康,两只水汪汪的大眼睛扑闪扑闪,似会说话。她推着木制小推车,车板上放着扩音机和喇叭。车子缓缓前行,带着瞎子,带着歌声,带着一种祈望而来。

    我将一张纸币放在车板上,轻声问:“你们从哪儿来?”

    他们停下脚步。

    ...

Read more

木佛记


    楼下花园的角落,有一只硕大的竹筐,筐里铺着塑料袋,是回收废旧物品的地方。小区的人们,常将家里无用的东西扔在那儿。

    这天早上,我经过花园角落,看见了新扔的两根木棒子,一根是拖把棍儿,一根是半截树桩。已经走过去,但此刻心中一动,又折回来,拿起树根仔细观察了一下,决定拾回家去。

    进门,家人见我手中添了东西,说:你拣那烂棍子干啥?

    我说:这是个木佛。

    胡说,不像!

  &nb...

Read more

流浪狗缘缘


    巴教授明年就80岁了,但他一点儿也不显老,精气神很足。

    从年轻时他就养成了习惯,凡要上讲台,必然头发齐整,领带端正,衣装规范,皮鞋铮亮。他讲课条理清晰,表达准确,声音宏亮,手势有力,口齿和仪态十分谐调。尽管学生都喜欢听他的课,可走下讲台是人生的自然规律。

    虽然不上讲台了,但生活的面容并没改变,既就下楼散步,上街买菜,依然是着装整齐,一丝不苟。尤其是逛书店,还会往衣领上洒几滴香水,嘴中嚼个口香糖,他觉得这样才配得上书香。

    不过这些都是表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