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山水说石泉
——序《石泉游记卷》
如今是个包装的时代。
物要包装,人要包装,山水也需要包装。
“养在深闺人未识”,既然人们都不认识,那么就显示不出其价值来。“酒好不怕巷子深”,那是因为此酒已成为名牌,就不在乎远近了。
石泉的旅游开发这几年进行的轰轰烈烈,我颇有感触。
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初,我多次到过石泉。那时,从安康乘车过来,得颠簸上半天时间;从西安方向来,中途还得在宁陕住一晚。在我的印象中,石泉就是陕南山区的一个交通驿站,水旱码头,北上长安、南下金州、西去汉中,...
作者文章归档:陈长吟
一卷山水说石泉
——序《石泉游记卷》
如今是个包装的时代。
物要包装,人要包装,山水也需要包装。
“养在深闺人未识”,既然人们都不认识,那么就显示不出其价值来。“酒好不怕巷子深”,那是因为此酒已成为名牌,就不在乎远近了。
石泉的旅游开发这几年进行的轰轰烈烈,我颇有感触。
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初,我多次到过石泉。那时,从安康乘车过来,得颠簸上半天时间;从西安方向来,中途还得在宁陕住一晚。在我的印象中,石泉就是陕南山区的一个交通驿站,水旱码头,北上长安、南下金州、西去汉中,...
紫香槐与兰草花
——主编手记
前年夏天,那个草青果肥的季节,中国散文网与陕西省旬阳县人民政府联合在陕南举办了一次“太极城散文笔会”,来自北京、西安等地的20多位散文家到汉江边的蜀河古镇、旬阳太极城、西沟生态区采风观景,用绿色山水擦拭一下我们灰色的透着血丝的眼帘,用大自然带着甜味儿的空气清洗一下我们沉闷的感到压抑的肺腑。片刻的放松和休息,幻化成良好地回忆,最后,大家捧出了一篇篇美文,来说道那次活动。
记得从陕南返回西安的途中,火车要在秦岭山中运行数小时,我们的车厢里歌声不断,大家反复练唱着一首采风中听到的民歌,叫《兰草花》。单唱、合唱、齐唱,由活泼的女性带头...
一座大城
一座四四方方的大城,钉在西北黄土高原的边缘。
从高空看下去,城池像个棋盘,那些笔直的线条是街道,那些积木似的垒叠物是楼房,那些蚂蚁样的走虫是行人。
这个大城有千年的历史了,经过风霜雪雨的无数次侵洗,整体格局没有变化。变化的是目光短浅的人。人自以为是,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主人,可以改造一切。其实在历史和自然面前,人的生命多么短暂,多么无能为力。
每个人生存一世,都在划一个句号,并且极力想把这个句号划得很圆满。不过,有人划成了逗号,有人划成了分号,有人划成了问号,有人划成了省略号;当然也有人把自己划成了双引号,划成了惊叹号。
不管是什么模样的生命,在这座...
在乡下,每个村子里都有几口老井,供乡亲们饮用。每当夕阳西沉的时候,大伙儿挑着水桶去扯水,那刚从地下打上来的水清亮亮的,散发着一股甜爽味儿,让人忍不住蹲下去扳斜水桶先大喝几口,连喊痛快。
以后无论走到哪儿,不管饮用什么地方的水,都觉得不解渴,不过瘾,没有故乡的井水那么甘甜养人,那么清肺提神,于是就怀念那村子、那故土、那永不枯竭的深深的老井儿。
怀乡是人性使然,是情感所至,是大家与生俱来的胎病,更是艺术家们创作的源泉和动力。
高更在希瓦瓦岛上建起自己的茅舍,取名“欢娱之屋”,专心在那儿作画和写作;毕加索喜欢画乡村女人,老年时长居在山区的古堡里,呼吸着大自然的地气和野气;萧洛霍夫获...
谭宗林是地道的关中人,但他长年生活工作在陕南山区安康一带,身上便浸弥了浓浓的山野之气。
这不是妄谈。首先,他对秦巴山间的熟悉程度,超过了许多土生土长的安康人。你要了解汉江沿岸的风土人情,就找他;你要去南宫山、神河源、千家坪踏青,他可以准确无误地带路;你要去山林中拍照、写生,他知道什么地方最迷眼神;你想去领略巴山男人的淳朴与汉水女儿的妩媚,他就是最好的线人;你想饱餐陕南特色的美食与野味,他可以如数家珍般罗列推荐出来。
我与宗林同行许多次,深深佩服他交友的能力。在花里新街头,在瀛湖小镇上,在安康老城中,无论是教师、医生、餐馆服务员、出租车司机,他都能很快与人家打成一片,相互留下手机...
水的无色无味、柔顺平和使人愿意亲近它。在传统文化的寓意中,水要占很大的成份。老子用“上善若水”来确立做人的品性与修为,孔子用“近山则诚,近水则灵”来形容事物的秉赋和风格,黑格尔也有“近山使人堵,近水使人通”的名言。在日常生活中,水更是我们须臾都不能离开的物质,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
墨碇浓黑坚硬,敲击有声,它是专为古人写字绘画而诞生的用品。制墨的手工繁复细致,首先在密不通风的室内,燃起桐油灯,上覆漏斗状的铁罩,使烧燃不完全的油烟,附集在铁罩上。再取下铁罩,用鹅毛扫烟...
陈长吟摄影的特点及意义
蒋书平
想说说陈长吟的摄影,是因他的摄影风格自成一家,有典型的代表性。
摄影人最喜欢跟风逐潮。尽管不少影友搜尽天下美景奇闻,拍下一大堆貌似艳乍的作品,但其中大部分作品却给人留不下深刻的印象和回味,究其原因,大部分人把极少部分人当成追逐的对象和标杆,作品只注重了点、线、面的构图技巧和光线视觉效果,画面雷同,缺乏个人独特的创造力,流于形式,流于商业化模式,更谈不上思想性和艺术性。对大部分摄影人来说,是打着艺术的旗帜,步入无意义的圈套,好比一台没有头脑的图片生产复制机器。
是否具有自...
从民间文化中吸收营养
(在西安市群众艺术馆通讯员会上的讲话)
民间文化源远流长
民间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智慧结晶,它的传播手段是群众自发的、用口头讲述的形式流传下来。
陕北民歌,是放羊汉子在山坡上编出来、唱出来的。所谓的“一天不唱喉咙痒,三天不唱心发慌”,唱民歌已经是生活的...
人这一辈子,要想做成点事儿,守心是非常重要的。
身之漂荡,可以停靠;心之漂散,难以归位。
静其心,凝其志,聚其神,集之力,是做事情的根本。
1
我曾在西安市区搬过七八次家。
那时,刚从陕南迁入古长安,单位没有宿舍楼,我就住在简陋的办公室里。后来,老婆孩子都来了,10多平方米的小小的办公室中有我工作的案头,有全家就寝的床铺;有老婆的化妆盒,有孩子的文具课本;是会客的场所,也是做饭的厨房……坚持了一段时间,觉得各项事情都受到影响,尤其是孩子的安心学习不能保证,就在附近的莲湖巷内租了一间房,将床铺灶具挪过去。老婆在城南上班以后,便开始在她们单位周边租房...
这几年收到不少文学界朋友赠送的新书,我都整整齐齐地排列在书架上。我有一个书柜,专门置放朋友们的签名本。有时站在书架前,看着作者的名字和他们别出心裁起的书名,就仿佛见到了朋友的音容笑貌。
一本书就是一个人。人是书的创作者,书是人内心世界的表现。风云社会变化太大了,很多东西转眼即逝,金钱、房屋、职务等等,都是社会流通的东西,你无法永久占有。但写着你的名字的著作,则属于你个人的财产,会永恒地存在下去,谁也拿不走。
所以,每次收到朋友们的新书,我都为他们高兴。尽管现在是商业社会,文学处于低潮时期,但我认为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永远值得尊敬。另外,我们也不需要将文学产品与其它商品放在一起来平衡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