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陈枫

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战略管理咨询中心主任,注册管理咨询师。运用统筹学理论方法研究中国企业集团发展和集团战略,对现行集团理论的很多观点提出质疑,对集团发展理论的缺陷做出了补充。提出许多关于集团发展的新理论、新观点,在集团发展理论方法上有所突破。中国企业集团发展理论研究、企业战略理论研究专家。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从事工业经济研究;担任过国企大型企业总经理、党委书记;并在北京旅游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调查所、北京无形资产开发研究中心、国家经贸委股份制研究所运行机制室等单位任(兼)职主要领导;参加编写《中国工业经济结构》、《中国工业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辞典》、《工业经济管理》等专著;曾于1982年首先向中央负责人致信提出企业试行股份制建议;1986年协助有关负责人向中央和国务院建议实行四年承包制试点;1990年以来,曾在《经济日报》、《中国工业报》、《中华工商时报》、《中国证券报》、《中国企业报》、《经济参考报》、《中国旅游报》等多家刊物刊登数十篇关于企业战略管理文章、无形资产管理专栏文章等。

关于幸福的认识


论(181

2012-7-2

关于幸福的唯物论认识

 

       人生的问题很多,尤以幸福问题、审美问题、爱情问题等等问题最难以解读。这些问题解释之难,在于它们反映了人的自然和社会和生活和身心等多方面的相对和统一关系,集中反映了人的价值取向和心理诉求。

       对于幸福的认识和判断往往是从两个方面或两个角度进行,即客观环境方面或角度和主观感受方面或角度。有的观点偏重强调客观方面,如时下流行的崇拜金钱或物质条件的观点。有的观点偏...

Read more

关于社会动力学的研究


论(184

2012-6-24

关于研究社会动力学的思考

 

       任何社会的发展都必然依据其内在的动力。

任何社会发展的快慢都必然依据其内在动力的大小。

       因此研究社会内在动力是研究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社会的内在动力犹如水,不断汇集,对社会的发展及发展速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正确方向指导下社会内在动力会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使社会发展发生...

Read more

两个问题的思考


论(182

2012-6-18

 

 

       (一)近些年来有许多关于中国与世界接轨的说法。我不认同。

       如果你认真的看看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陈方著述的《继承与叛逆》一书,就可以知道,早在七八千年以前东方与西方就已经分野,并形成了两条轨道并行不交。

       事实也是这样。在唐宋时期中国古代发展的顶峰时期,大批西方人士来...

Read more

关于统筹学的一封信


张洋 等:
我想讲讲我对于统筹学的一点认识。供参考。
1)统筹学包括了统筹方法。但是它是统筹方法论的一个组成部分。过去说方法论是唯物辩证法。现在看来不够了。方法论在信息化的条件下也要发展。原来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还不够,还要加上统筹学,三者共同构成认识方法论。这是我从列宁的文章中和现在的理论文章中得出的结论。不一定对,但是要探索。
2)哲学要发展,要不断的回归他自己的核心。即认识论。原来的哲学包括很多的内容,逐渐的分离出去了。认识论首先是承认外在的客观的事物,人的认识仅仅是其反映。认识的方法要依据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和法则,即辩证法。认识的规律也是辩证的。所以辩证法属于认识论的一个...

Read more

关于改革的思考


论(167

2012-2-29

思考:当前最核心的改革

 

       中国的改革三十多年了,很多人都感到改革停滞了、或者又回去了。为什么?

       这一方面(从客观上讲)是中国的改革,确实出现了邓小平讲的,发展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的时候少。这些问题越积累越多,旧的问题没有解决,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很少有人科学的思考。

       虽然有不少人提...

Read more

历史研究方法


论(164

2012-2-8

 

近两天我集中看了看网络上有关中国问题和中国改革发展方面的帖子。有些收获和感想。希望和诸位交流。

第一、目前中国的问题很多,也亟待解决。但是所有的文章和讨论都未说明未来世界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在未来世界发展方向不明确和目标不清晰的情况下,能不能和如何判断中国的问题,能不能和如何正确的判断中国的问题,能不能和如何解决中国的问题。按照科学的发展原理,不仅是现在制约性决定未来,而且未来导向性决定现在。可以说,在不明确未来发展的方向的情况下,就无从判断现实的情况。现实和未来是相对的,互为条件的。没有任何可以脱离了...

Read more

关于历史研究方法的思考


论(162

2012-1-25

关于研究历史的方法的统筹思考

 

科学的历史研究对于中国的发展十分重要。在信息化条件下,以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研究历史更为重要。
(一)历史是一个客观的过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发展过程。历史是由自然环境

和社会生活和文化思想等等的统一形成的发展过程。在社会发展史的研究中,往往集中在社会结构、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活动的研究,对于自然环境的发展变化及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的研究较少。这主要是因为自然环境的变化周期较长,同时缺少科学的方法等所致。随着科学技术的研究发展,对于自然环境的变化对社会历史的作用的研究会逐渐跟上。如唐山...

Read more

如何科学的评价毛泽东


论(159

2011-12-15

如何科学和历史地评价毛泽东

 

       当前对于毛泽东的评价已经成为关系中国的稳定和发展的重要问题。科学的历史地评价毛泽东,是正确的认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以及认识毛泽东的重要方面。

       科学的历史地评价毛泽东,应该从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出发,看看毛泽东如何完成并完成的情况和程度。而不是从评价者主观的好恶出发,任意的做出判断。科学的理论方法标准认为“存在的不等于事实&rdquo...

Read more

关于美国的衰落的思考


论(157

2011-12-12

关于美国是否衰落的争论

 

       近些年来由于中国等国家的兴起,关于美国是否衰落的争论不绝于耳。西方对于美国衰落的意见非常反感,不少专家认为美国不仅没有衰落,而且还很强大。中国的一些专家和学人、文人把中国和美国作了各种比较,更认为美国之优秀远远不是中国可以超越的(这更是一种误解:超越与衰落不是一回事)。

认为美国永远不会衰落是不符合事物客观发展规律的主观的认识。衰落是事物发展的一种趋势,也是事物的客观规律。把美国的优势或先进要素作为美国发展趋势或没有衰落...

Read more

两种幼稚的认识方法


论(155

2011-11-30

两种幼稚的认识方法

 

       由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使得思想认识方法远远落后实际认识的实际需要和要求。这种不适应表现在很多的方面,有很多的表现。仅举两例。

       其一。近日《参考消息》上刊出了日本学者岩井克人发表在日本《中央公论》上的文章《与自由放任诀别》。文章是论述由于货币的无限自由,导致了世界经济不稳定。他提出要与这种货币的放任自由告别。岩井克人的观点并不新鲜,与许多经济学家...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