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陈枫

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战略管理咨询中心主任,注册管理咨询师。运用统筹学理论方法研究中国企业集团发展和集团战略,对现行集团理论的很多观点提出质疑,对集团发展理论的缺陷做出了补充。提出许多关于集团发展的新理论、新观点,在集团发展理论方法上有所突破。中国企业集团发展理论研究、企业战略理论研究专家。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从事工业经济研究;担任过国企大型企业总经理、党委书记;并在北京旅游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调查所、北京无形资产开发研究中心、国家经贸委股份制研究所运行机制室等单位任(兼)职主要领导;参加编写《中国工业经济结构》、《中国工业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辞典》、《工业经济管理》等专著;曾于1982年首先向中央负责人致信提出企业试行股份制建议;1986年协助有关负责人向中央和国务院建议实行四年承包制试点;1990年以来,曾在《经济日报》、《中国工业报》、《中华工商时报》、《中国证券报》、《中国企业报》、《经济参考报》、《中国旅游报》等多家刊物刊登数十篇关于企业战略管理文章、无形资产管理专栏文章等。

关于暴力


论(194

2012-11-1

中国革命是人民革命,不是暴力革命

 

       中国的革命是人民革命,不是暴力革命。

       近年来,为了达到推翻中国共产党的目的,某种势力不断地编造关于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谎言,混淆视听,欺骗舆论,欺骗民众和一些知识分子(中国的知识分子常常缺少实际生活经验,很容易被欺骗)。现在又编造出所谓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是暴力革命。这种说法很得到一些知识分子的轻信。甚至有的知识分子因而感到自己生命的几十年...

Read more

对于战略的一些认识的思考


战略统筹研究之五

对于战略研究中一些认识的思考

2012-10-27

 

       战略理论研究是长期不衰的课题,也是长期难以形成统一成果的课题。这种情况是由于战略自身的特殊性造成的。战略的特殊性使得战略理论研究产生一些模糊认识甚至误解。对于这些认识和误解做一些探讨很有必要。

第一、   战略与战略学的关系。

战略与战略学有直接的关系,但不是同一的。战略是一种实践活动,是筹划、指导、组

织各种战力(不是兵力)的活动,是最高统帅的实践活动。

战略学是研究战略理论的科学学科,是研究战...

Read more

军事战略家


战略统筹研究之四

第九章  战略组织体系

第二节  军事战略家

军事战略家是在复杂的战争形式中产生的,对于战争的发展和胜利发挥着独有的特殊的作用,不同于军事指挥员的作用。在战略组织体系中战略家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发挥着核心作用。

(一)   战略家是战略组织体系的核心。

1)军事战略家的科学的战略思想是扭转战局、推动战争发展的根本指导。

       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的进程比中央军委原来预计的要提前了两年多。早在1947年毛泽东就讲过战争可能还要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因为当时战场...

Read more

寻求历史的谜底


论(186

2012-7-22

《寻求历史的谜底》

 

       《寻求历史的谜底》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杨天石先生的大作。很值得拜读。

       在《寻求历史的谜底》一书中,杨先生向我们揭示了在中国抗日战争中,蒋介石和宋美龄与日本侵略者代表之间的媾和会商的史实。

       在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为了一己的利益,蒋介石和宋美龄等人与日本鬼子进行了长...

Read more

一个事实两个真理


论(187

2012-9-28

一个事实  两个真理

      

二十多年来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史料和史实越来越多面世,使人们更全面和深刻的了解那一段历史。同时“多则惑”,很多事实让人质疑过去对于中国抗战的宣传是否正确,并提出应该如何科学的、正确的认识那一段历史。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质疑,不仅是由于过去的宣传有偏误,更是由于中国抗日战争的复杂性。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由两个政党领导的。这两个政党尖锐对立,进行了多年的你死我活的战争,直到抗日战争爆发时仍没有结束,并且在抗战中还...

Read more

读《战略论》有感


《战 论》有

2012-8-28

 

       英国战略学者利德尔。哈特撰写的《战略论》一书在中国是1981年由战士出版社首先出版的。我曾经读过。近期我又重读该书,获得了一些新的思想和观点。

       利德尔。哈特先生在战略学的研究和探索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利德尔先生用了几十年的精力研究战略,这种精神值得敬佩。但总的看来,成果有限。远没有达到他自己所说的成功。

    &...

Read more

关怀与教育和学习的思考


记(192

2012-8-26

 

教育和学习是人生的大事情,也是社会的大事情,也是历史的大事情。对于它们每个时代、每个社会和每个人都有相应的、自己的、充满差异(或矛盾)的认识和理解。决不会统一。由“钱学森问题”引发的关于中国教育问题的反思和讨论,仅仅是一百年来中国追求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反映。这个反映是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发展的时候出现的。北京大学的张维迎先生等很多人把“钱学森问题”仅仅归结为教育问题或教育领导体制问题,缺少历史的思想。

可以回想上世纪初中国社会关于教育问题的...

Read more

可供参考的观点


论(190

2012-8-1

 

       (这是根据给朋友们的回信摘出的部分观点。仅供参考)

昨天收到了你的来件,使我想了一些问题。

(一)一个国家的发展以及发展形式是由生产方式和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统一及条件决定的。国家的发展不是任意的、主观的。(关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关系以后再谈)。中国人的思想方式较多的受到自然经济和小农意识的制约和影响,主要表现在缺少历史感和历史意识,看问题走极端,非黑即白,没有过渡和转化。这对于科学的正确的认识改革三十多年历史以及建...

Read more

中国的现代化和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论(188

2012-7-24

中国的现代化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对于中国的“现代化”有很多解释或定义。说到底就是“民主与科学的统一过程”。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教育和科研等。但是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更为直接的决定现代化的发展。

       人的生活方式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取得方式,生活物质资料的分配和使用,人的社会交往形式和范围,维持生命时间和自我发展时间的比重等等的统一。各个国...

Read more

从战略研究看千里跃进大别山


从战略统筹理论看“千里跃进大别山”

2012-7-7

 

       这篇文章是以“千里跃进大别山”为案例来研究战略统筹理论。仅仅是作为学术研究,不具有其他任何意图。

       “千里跃进大别山”是中国解放战争中的一件大事。194786日由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跨越沙河、汝河、淮河等,克服各种艰难险阻,直下大别山,开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此事件成为毛泽东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