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迟宇宙

迟宇宙,《中国经济周刊》副总编辑。作为商业史写作者,被认为确立了企业史写作的行业标准,以独特之风格开启了商业史写作的新方向,出版有:《海信史》《海信经验》《联想局》。

谁有资格扮演上帝?


    我有一个朋友是位“媒体大佬”,他因为远见和商业智慧而长期跟一个世界知名论坛组织保持着联系与合作。创始人对他颇为友善,对他们的合作也颇为看重,这不免使他产生了某种错觉。有一次他通过手下人委婉地提出想成为那个论坛的“青年领袖”,结果对方马上“NO!NO!”地反对个不停。起初他的手下还以为对方嫌他年纪太大,正准备将联合国对“青年”的定义搬出来作为反驳,结果还没等他发言,对方就给了他一个漂亮的答复:“你们老板太喜欢扮演上帝!”

  我从没听那位朋友说起此事,在他的记忆当中,这段往事似乎已经烙印上了羞愧和耻辱。事实上,我第一次听这个故事的时候也曾觉得那是个笑...

Read more

从三通到万通:冯伦野蛮生长


    冯伦这个人,什么事情差不多都干了。从别人手里拿过回扣,给官员塞过钱,帮跑路的朋友筹过资,还跟黑社会坐在一起觥筹交错过……一个“正派人”没干和没敢干的事情,他差不多干遍了。

但是在冯伦的那个叫做“企业家”的群体当中,没什么人指责他道德有问题;在与那个群体针锋相对的一个小小的意见群体中,没什么人以他为例来讨论“原罪”,或是要求他进行人情事务上的道德忏悔。

冯伦把事情做得很漂亮,把自己择得很干净,把未来看得很清楚,把命运悟得很透彻。他把回扣交给了公司,而不是塞进自己的腰包,兄弟们都服他;他和索贿的官员干过架,结果为公司的生意种下了恶果;他帮跑路的朋友筹...

Read more

要当银行家,不要当开发商


 报社在做一个专题,我让他们用了显克微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历史小说《你往何处去》的名字作为专题的名字。
然后与一个同事聊天,开玩笑说:你买了那么多银行股,再跌也要拿着。
问我:为什么呢?
我问:你是否相信中国会垮?
答:不相信。
我答:那么中国的金融系统就不会垮,因为一旦它们垮了,中国也就垮了。
问我:那么如果经济出现了危机,怎么办?
我答:经济出现了危机,放在外面的钱也是废纸,还不如放在资本市场,至少还是股权。对于我们这种自由经济体来说,最高的形态就是银行家。我们有了银行股,不就是银行家了吗?
同事哈哈大笑。
我想起了《你往何处去》中的那段文字,使徒彼得因为恐惧尼禄...

Read more

愿每个人都找到自己的天堂


 想写点东西,心情很乱。死生大事也,文章小术哉。 
5月12日,汶川的大地动,死了那么多人,那么多孩子,那么多希望,那么多对未来美好的期待,一下子,全被埋葬了,全被粉碎了,全被撕裂了。
死去的人已经告别了这个维度的生活,活下来的人将恒久地活在痛苦、内疚和不安当中。未来会是怎样,谁也说不清楚。一切都被一场大地动改变了,一切都变得模糊、遥远和不真实。失去了亲人的那些人将从此开始鳏夫、寡妇、孤儿、孤老的生活,以前亲人能给予他们的热爱和温暖,往后的日子他们从哪里汲取?政府会尽自己的力量,一些社会机构也会给予援助,但那毕竟不是自己的至亲。当时间推移流逝,大地动的故事被人渐...

Read more

中国人民的这段历史(全版)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些钟表永远地停止了。一些人永远地从我们的尘世中消失了。一些孩子变成了孤儿并在瞬间残酷地长大。一些美好的事物、珍贵的情感、激动和热爱,永远地变成了怀念……

一分钟,仅仅一分钟时间,整个世界都碎了。

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的恶果。挤压、撕裂、逆冲、右旋……巨大能量最终在中国四川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然后,大半个中国、大半个亚洲都在震动。

2008年变成了一个残酷的年头。5月变成了一个悲壮的月份。汶川的一分钟,变成了中国人民的一整部历史。

起初这一场地震撕裂了我们,埋葬了我们,接下来它又激动了我们,灼烧了我们,最终它重生了我们。

我们的国...

Read more

乌江鱼是团鱼吗?


西祠胡同的“记者的家”我已多年不上,原来有一个实名ID,后来也找不到了,就更加不去了。又因为一些老的朋友都渐渐地淡出了江湖,被岁月催得更加得老,就更没有了去逛的兴致。就像是电影里说的那样,这个江湖,已经不属于我们了。

今天早上有人打电话说,有条叫“乌江鱼”的在一个攻击南方周末的帖子里说你以前在南方周末时抄袭了别的媒体记者800字。我费了老半天劲儿终于找到了“乌江鱼”的帖子(http://www.xici.net/b6775/d71146704.htm),它是这么说的:“nanfangzhou从来没有贬低过自己,尽管从上个世纪开始就有人发现它的记者不是那么遵守职业操守.chiyuzho...

Read more

几天前关于媒体的一个访谈


迟宇宙:互联网让人们哭出来 现场记者应反思

    编者按:近日,《华夏时报》副总编辑迟宇宙做客搜狐《新媒体 新营销》,就包括互联网和电视在内的几大媒体在四川地震报道中的作用做了点评。迟宇宙谈到,地震对于中国新闻界来说是一次残忍的“新闻盛宴”。他认为,在这次新闻竞赛里面,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如果没有去现场的话可能终生遗憾。

    “但是从...

Read more

人总会他妈地无谓地感伤


住得很高,二十八楼

风吹得劲,透得过衣裳

突然之间人变得慵懒

还他妈的莫名感伤

原来是时间作祟

让你突然明白

当年的少年不复存在

剩下的是一具被时间

伤透了的骨骸

岁月如飞刀,刀刀催人老

真是一点不差

于是乱写了几句

秋天还没到的时候

先行来点儿伤秋

 

 

京都少年爱登楼,
学步邯郸赋新愁。
古道西风惊瘦马,
伤心最是落叶秋。

 

Read more

拿出你的勇气来(未删节版)


这是两年前写下的一段文字,在《中国记者》刊发的时候关于钱钢的一段被拿掉了。

贴下来,留作残酷十年的碎裂记忆和无限漫长的回望期许。

 

    1998年7月,我从北京大学毕业。我读的是中文系,在那里我花了4年时间,除了获得一张毕业证、一个文学学士学位和进行了最基本的写作训练外,在新闻方面可以称得上一无所获、一无所知。
    北大中文系曾被过分地渲染为文学爱好者的圣殿,真实的情形是这里既不培养作家也不培养记者;它所培养的是一种鉴赏和研究文学的技能以及像狗皮膏药一样糊在哪里都可以的能力。
  &...

Read more

浑源血案:又一桩定州血案


慷慨赴死的方志敏曾写过《可爱的中国》,难道这就是吗?

是民生工程还是非法采矿?
http://www.jjxww.com/show.aspx?id=106792&cid=167
[日期:2008-06-11]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赵卫民 李国鹏 [字体:大 中 小] 

--------------------------------------------------------------------------------

山西浑源“5·1”群体械斗事件背后
■本报记者  赵卫民  李国鹏
 &nbs...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