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江一泉

带薪工作、学习、毕业于1982年首届福建电大电子专业,长期从事无线电、微波通讯研究工作,早期和北京空军某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等多家国家重要前沿科技部门进行较密切的配合过。工作中曾获市级科学进步奖,到过清华大学进修过。现在主要致力于基础物理学、数学、宇宙学、国学、哲学、心理学的长期学习和研究。
近年曾发表几篇论文在相关杂志上,目前,潜心致力于写作,已经出版《数学与物理的统一之哲学原理》(宇宙中心说)和《宇宙动力原理》两部著作,第三部著作《自然原理》基本完稿,出版修订之中。三部著作将总结以往学习、工作中的心得和发现,揭示现代自然科学存在的一些问题,使经典的动力学、相对论、量子力学、数学、哲学的内在联系得到融洽的统一。让目前物理学界所谓的“终极理论的梦想”在前进中的中国实现。

第二部著作的“卷首语”


               卷首语    

  

  人类文化的历史中,最高智慧必定是解释宇宙全部内涵的自然科学和自然哲学,没有什么能够比获得理解宇宙自然所有规律更值得激动人心的事件。

  虽然,人类很多科学文化、文学、艺术、宗教、哲学、信仰都是在引导着人们的心灵走向高尚和美好的生活,走向理解宇宙的内涵。但人类的宇宙观至今未能取得一致的认识。其主要的原因来自于二个方面:一是,仅仅对思维意识的依赖;其次是,仅...

Read more

金刚金读后感


金刚经读后感

在如理实见分第五中,须菩提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还指出一切佛法,皆非佛法。

既然如此,我此读后感也非读后感,仅仅是为了感谢读书班一路走来必须完成的任务之一,因此,该读后感必存虚妄。

从读金刚经的感受中,觉得与道德经有很多类似的思想,只是道德经表述的比较精炼,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而金刚经同样表述了这样的思想“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其实,如果理解了这个最高境界,不必要在阐述进一步的什么思想和内容及感受而达到“禅”态的“无”境。因为再谈的多,误会越多、虚妄越...

Read more

十二位中美校长联袂推荐的传记


十二位中美校长联袂推荐的传记

------别看我一时  且看我一生

还是和孩子的关系,我与这套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十二位中美校长联袂推荐的传记《别看我一时》  《且看我一生》的自传体书籍建立了良缘。这一套的传记是由七十多岁高龄的美籍华人黄天中行政校长、博导在今年刚出版的力作。

突然之间,与孩子可以有了书的反向交流,这一交流使我看到孩子在人生成长的路上的那里,就像我的当时。我也突然发现,我回不去,他也还来不了我这里。只能让这个自然的代沟存在吧。

不过,看了这套书,不知道流了多少次泪。在看到他与父亲的辞世、彷如听到《家在那边》的圣歌。刚刚送走98岁的外祖母,历历...

Read more

量纲的分析


3.1     量纲分析

用专业和微观的角度,“量纲分析”可以写出一部大著。而且量纲是为了对事物的量化而建立的一个“工具”。而量化则是表达相对性问题的“数据工具”。而在本节中,我不想让读者重新去学习物理量纲的发展史,也不用专业细致的方法去描述量纲的历史及来源,只用宏观的思路,把经典的一些量纲去对应于自然的三个元存在,即“动力空”与经典量纲的宏观关系。

着重理解量纲的意义和了解历史的建立方法是本节的一个要点。另一个要点是宏观地了解所有量纲是如何侧重地、...

Read more

超越“叔本华钟摆”?


对叔本华的了解还是要看完他的论文集!

我仍然喜欢用数学来表达哲学问题,相信哲学的数学是人类最强大的表达之一!我不敢说是全部,但至少可以说是一种用西方的数学量化来(假如认可数学是西方的专利)表达深邃东方对“天人合一”这4个字理解的系数。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但又极其深刻地包容人类世界观的“物质意识常数K”。

(在宇宙中心说书内K称为“生---物结构常数”即代表了生命意识和物质关系的基本常数)

物质意识常数(生—物结构静态常数)的定义:在生物与物体之间的距离和相对静态关系存在着生物对物质的...

Read more

5因素影响10月股市行情究竟是乐观还是悲观


5个因素不及一条政策的因素,这说明股市存在波动源于心理因数和投机理念仍然没有得到较好的矫正,当然5个因数的有限影响仅仅是微观波动的因素,股民的心态是最重要的,这一点大家都知道,但是,如何实现群体的提升有待时日,因此,从中国发展长线来看,有很多股票可以进场,不管10月行情是也.如高速板块等很多好股票,你买了就淡忘他,管他乐观还是悲观的10月,放它一年不算长.股民看远了,股市也会稳定,但有人还是希望不稳定才有差可赚,但这对一个国家经济不是件好事.

Read more

老子《道德经》“愚民”之我见


 

对阿晶关于道德经的“愚民”解读

 

因为阿晶曾经对我解读道德经有过评价,作为礼尚往来,我也在此给出一个探讨,当然,也因为我关注老子道德经中的“愚民”而生成的。

“愚民”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点,而且很难统一。其实,如何解读这两个字是很重要的。最不好的是把他理解为“愚弄”、“不让民生智慧”,这样的理解应该有悖于老子爱民、爱人的胸怀。

这两个字应该从对社会群体结构的分析来理解,按人类社会层次客观存在的分类来解读。最根本的是对人类最根本的本质在于...

Read more

动力共存原理被《中国知网》等三网全文收录


本文更重要的是指出了“动力共存”的自然现象,这个理念将为人类科学提供新的自然与科学观,为人类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提供最为自然本质的历史发现事件。 本文作为每年一论文被全文收录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地球自转的动力原...

Read more

美国《时代》十个问题--《我的回答》


美国《时代》周刊有个专栏叫十个问题(10  Questions),每期都用一页篇幅,请一位公众人物简短回答读者提出的10个问题。最近一期参与这个专栏的名人是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以下是霍金对十个问题的回答(转摘于http://science.kexue.com/2010/1119/11391.html)及我对这十个问题自己的观点(红色的文字是我的回答)。

  问题1:如果上帝不存在,为什么关于他存在的概念已经几乎被全世界接受了?

——瑞士读者

我:因为他(上帝)存在的概念是人类宗教文化有意识的流传。而如果把上帝定义为建立宇宙存在及...

Read more